「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建築也不是幾天的光景就能聳立於眼前。建築就像是種子,在它孕育、發芽、茁壯之前,沒有人能預測它未來的樣貌。發想、構圖、規劃結構與外觀…直到整地動工,已是一段長久的時序,更遑論到量體完工的那天。你可以說建築是不變的,但其實它必須是可以預測時代、且能勇於面對瞬息萬變的挑戰。誰在當時能知道,101 的世界最高寶座只坐了 5 年又 4 天?
或許有人會問:「我該不該出去看看這個世界?」或是「究竟我能不能做得到?」我想我會回答:只有出去看過,你才能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只有做了,你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也唯有如此,才能體會那「旅程的力量」,特別是對於各種演變皆非常漫長的建築領域而言。

作者有幸於日本從事結構設計工作,當時事務所承接了上海世博會其中一個展覽館,也因此得以結構設計師與專案負責人的身分在上海待了一整年。在這段時間當中,除了對於過去在日本所學再加以充分思索與檢討外,也看到世界各國的設計師是如何在建築設計上,透過一己之力不斷努力,最終呈現了 2010 年的世界博覽會。而在去年年底擔任 AND Taiwan 來台特展的導覽,更是讓人體會到:一個建築從設計、開工,到真正的落成,本身就代表著某種歷程的變遷。

建築的內涵是空間,而空間的定義除了三維座標系之外,如果加入「時間」這要素的話,就會形成四維座標。從立體的三維座標軸上可以體會到空間的觀念,然而一旦加上時間的因素,行為與空間就會因時間軸的變化而形成不同的改變。任何建築設計的過程只有透過時間一點一滴不斷累積,才能感受其力量的存在,也才能逐步的得到驗證,真正認清自己的屬性。

上天賜與每個設計者不同的角色與性格,也讓每個設計者遭遇不同的問題與挫折,進而看清問題、認識自己、勇敢面對,成為努力追尋並突破自我的過程。建築設計特別關注設計的過程,以及那建物未完成的狀態。在這段與作品反覆對話與修改的過程,或許可說是屬於設計師自我生命中的旅程力量吧!

2011 年 11 月,日本建築學會帶著 Archi-Neering Design (AND) 特展來到台灣,這是一個以結構工學為名的展覽,結合以時間為橫軸、結構工學為縱軸,帶出建築結構在歷史中的脈絡與發展。其展覽主軸在於,建築結構在歷史的旅程上所帶給世界的力量,並以未來技術、環境、空間等元素與結構交錯,再以工學為名,策劃出用建築結構模型所編織而成的八個主題。在這展覽當中,精準且生動地描述了建築結構工學的創意以及其與環境、空間、技術的完美結合,利用解剖的手法一一將建築結構模型分析出來,為的就是將建築演進的過程與那未完成的狀態藉由模型表述。

如果把時間場景倒回 2009 年的上海,當時所有工地正緊鑼密鼓的啟動,都是為了 2010 年的上海世博會而努力著;而世界萬國博覽會也同時昭告了全世界,新的建築時代即將來臨。面對未來,發展中的中國只有往前而沒有向後看的權利,它使盡了一切的努力,試圖在先進的建築國家中佔起一席之地。雖然在建築的細節與精緻仍顯不足,但卻能完全反應當地建築圈面對未來的態度。

即便在整體建築技術與知識皆不如其他先進國家時,這些建築團隊仍然堅定理想、貫徹自己的目標,為當時的世博會寫下新的一頁。事實上,在 2009 年一整年中,每一日每一個小時、甚至每一分每一秒,現場數百個建築工地無時無刻不斷改變。而這空間在歷經了多次變革後,不僅是對建築或結構設計上作出變更,甚至直接改變了施工的方法與方案的計畫。

整個過程就像是將全世界先進的建築設計師,齊聚於一個永無止盡、隨時在改變的工廠,為了達到最終目標而不斷令其設計產生進化。或許這就是建築師的宿命,面對設計往往無法向他人妥協,專注細節始終如一。對建築師而言真正重要的往往不是建築的結果,而是整個過程。建築設計的旅程像是苦行僧的生活,它不若其他產業能夠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果,必須不斷在設計的旅程上與時間競爭,不時檢視每一道線條、每一個紋理、結構,以及材料。其所考量的層面廣而深,繁瑣卻發人深省,因此往往設計者會陷入其中無法自拔。設計的本質就是一種分析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分析,將「人與物、物與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於其中找尋新的相互秩序與邏輯,並賦予其新的意義。

日本結構大師渡邊邦夫先生曾提到一段使人印象深刻的設計歷程:「無論怎樣的設計都可以回歸到設計本質來思考,就連建築、結構設計也不例外。好比一隻鋼筆的設計,除了最重要的能寫出字的功能性之外,流出墨水的系統與筆尖的關係,粗細、角度、穩定性,以及落筆刹那與紙張的融合感、握筆當時與人接觸的觸感,和鋼筆於結構工學下所形成之力學架構等,都是考量因素。再加上生產、製作、銷售、營運,這一切的設計過程說明了物與物、物與人、以及人與人間的相互關係。」

所有的設計,不論它是何種領域,皆可回歸到這樣的設計本質上來思考。也因為如此,雖然不同國家與環境必定帶來不同的視野與感受,但當我們閉上眼睛,努力回歸本質,找到自己的初衷,就能永不放棄的追尋下去。這或許是在踏上旅程時,才能感受到的力量吧。

編輯/陳秉松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