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文明之始,人類一直致力於與環境搏鬥,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試圖改變環境、讓它更符合我們理想的生活樣貌,從農業社會到今日的資本/科技社會, 我們從未放棄改善自身生活、從未放棄追尋更「好」的環境;然而,這永恆向前的步伐,如今看來卻正踏上生態毀滅之路。
 
台北雙年展今年來到第十一屆,本屆策展人由台灣藝術家兼策展人吳瑪悧與來自義大利的范切斯科.馬納克達 (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擔任,他們希望這次雙年展能積極回應當前的生態議題,本次主題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就是希望跳脫人類本位主義,以更普遍、更全面的路線,將整個星球視為一個各種生態系統相互依存的整體。


2018 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吳瑪悧、范切斯科.馬納克達 (Francesco Manacorda)及北美館館長林平。(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奠基於成員之間的共生、互利與合作,本屆雙年展期望師法自然來面對當前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顯然個別領域的單打獨鬥無法解決問題,因此,《後自然》主張不同學科之間的開放合作,據此得來的生產力可以促進創新的思維,並且打造不同於以往的解決方案。


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 在入口大廳的作品《顛倒的樹(映射)》 。(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歷屆雙年展中,入口大廳的作品總是以別出心裁的方式吸引人踏入展場,今年也不例外。 《後自然》 以一棵 《顛倒的樹(映射)》 在大廳迎接大家,這是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的作品。 這棵樹極不自然地被倒掛著,被物化成為一件雕塑;它的樹枝在樹冠上方和下方的鏡子中無盡反射,因為它不僅只是它自身,它代表了所有的樹、並明示了人類對大自然的剝削。


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展出以電子垃圾為材料的《變質岩》系列作品。(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進入展廳後則會看到另一種「後自然」: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的《變質岩》乍看下屬於自然,事實上卻完全是人造的,是電子垃圾熔化後的產物。 藝術家發現每一支 iPhone 手機都含有稀土礦物,於是他決定以「 數位時代的地質學」方式探討人類近利短視的行為 ,每一件 《變質岩》 都彷彿自然博物館裡的地質標本。
 
台灣藝術家張碩尹的《溪山清遠》回應每個人都有感的空汙問題,作品蒐集了台北不同地方的空氣,再將空氣中的懸浮微粒製成墨汁,同時以影像紀錄呈現蒐集過程。 《溪山清遠》的創作過程展現了多層的轉換:空氣汙染→墨水→人體→畫作,藝術家認為這樣從物質到身體到精神的過程,就像水墨繪畫裡的留白,既是「空」,也是「空氣」、「空汙」,具有多重的隱喻。作品因此借用南宋畫家夏圭的《溪山清遠》作品名,將空汙與氤氳繚繞的水墨意境相比擬。
 
張碩尹也邀請氣喘患者參與六週的工作坊,在藝術治療師帶領下,以此墨汁進行繪畫性表達。作品呈現空汙對社會、家庭與個人所產生的影響,同時希望透過病患共同製作的繪畫,作為一項社會提案。


張碩尹的《溪山清遠》以空汙化為墨水、創作水墨畫,展覽初期的屏風上是南宋畫家的山水景觀;隨著開展後工作坊的進行,作品則替換成參與者的作品,會不斷發生變化。(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菌絲網絡社會(MNS)是一項藝術家集體計畫。菌絲體是真菌細胞線狀網絡的總稱,負責分享和處理訊息,菌絲網絡社會專門研究其獨特能力,這次為雙年展製作了一個大型菌絲網絡模型,展示其傳遞訊息的能力和與其他根類、植物共生的行為。作品以真菌產生的棒麴黴素(Patulin)分子結構為原型,由 17 個長有靈芝菌絲體的透明壓克力原子和特製的感應器、發射器、接收器所組成。這些電子設備偵測到活體菌絲原子內的物質變化後,透過無線電頻率傳輸訊息;訊息被空間化並轉化為可在裝置中體驗的聲音,靈芝看起來就像和無線電菌絲體進行交叉孢子萌發般,變出一個想像的科技有機網絡。


英果.古騰(Ingo GÜNTHER)的《世界處理器》將各種資料數據轉為地球儀上的視覺呈現。(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英果.古騰(Ingo GÜNTHER)的《世界處理器》在展間裡開闢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藝術家在 1988 年意識到他可以藉地球儀這個被忽視的媒材,來整合地球總體狀態的資訊。《世界處理器》多方試探如何在球體上映射地球的數據,例如國家健康統計資料、生育率、國防預算、毒品販運路線、遷移模式、貿易趨勢、海底光纖網路、媒體自由等,將這些資訊轉化為可親的視覺,希望改善我們在知識面與情感面的遊歷世界經驗。


前輩畫家郭雪湖的作品《圓山附近》影響范欽慧的創作,並在這次雙年展中展出。(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范欽慧的《圓山附近:傾聽基隆河畔的寂靜與喧囂》。(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灣藝術家范欽慧的《圓山附近:傾聽基隆河畔的寂靜與喧囂》聚焦在北美館的生態系,以前輩畫家郭雪湖 1928 年的作品《圓山附近》為出發點,當我們看著 1928 年靜謐溫暖的圓山田園,是否會好奇郭雪湖的視角呈現的究竟是附近哪裡?

范欽慧爬上劍潭山步道尋找 90 年前的痕跡,然而,畫中的明治鐵橋已成為交通繁忙的中山橋,溪流聲被車潮聲掩蓋,畫中悠然的寂靜在時代變遷中走向一片喧囂,唯獨聽見的,是那風動樹搖的瞬間所遺留下的聲音線索。於是, 范欽慧試圖以同海拔生態物種的環境特色來模擬 90 年前《圓山附近》的音景,包括可能的自然、地理聲場和季節感,以及來自人的活動聲響,藉由「聲音地標」來塑造地方感的再現。 此外,她也規劃了多場圓山徒步導聆,讓參與者循著郭雪湖的寫生路徑,穿梭於不同的聲景中。


張懷文+MAS 微建築研究室的《北美雲》與氣象數據互動,照片中白色的風帆會隨空氣品質而變色。(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建築迷們在這次雙年展不可錯過的則是張懷文+MAS 微建築研究室的《北美雲》,位於二樓的《北美雲》由館外與館內皆可見,作品與設置於美術館屋頂的氣象站互動,將美術館的微氣候視覺化,是一件為期兩年呈現、記錄北美館微氣候的創作計畫。
 
《北美雲》由曲線鋼架和風帆狀的膜構造組成,風帆呈現風的動態,環繞的水霧與照明系統和設置於氣象站數據與遠端的空氣品質指標 AQI 互動:氣溫高時作品將釋放北美館雨水蒐集系統製成的水霧,呈現出雲朵千變萬化的樣態,同時對美術館周邊施以降溫的效果。夜間,其照明系統將反應遠端區域性大氣環境監測系統所偵測到的空氣品質,呈現出相對應的色彩。

MAS 微建築研究室也在這次雙年展中呈現「微型建築展」。(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更邀請基隆河守護聯盟、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等環保團體參展,除了展覽、論壇和藝術家工作坊之外,還規劃有多場不同主題的「生態實驗室」,以開放討論的角度重新觀照自然與生態議題,與美術館場域展開對話。北美館裡的精彩生態系,期待著你也來參與!

編輯/王若堯

▌2018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時間:2018.11.17 至 2019.3.1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關於台北雙年展
台北雙年展是臺北市立美術館最具指標性的展覽之一,自1998年創辦以來每兩年舉辦一次,致力於臺灣當代藝術發展,增加國際能見度,透過多元文化觀點參與亞洲乃至全球當代藝術的網絡,成為促進國際文化對話的驅動力。台北雙年展積極地從深度、廣度兩方面與全球共創當代藝術的趨勢與潮流,試圖建立一個聯結本地和國際社群的互動平臺。台北雙年展在過去二十年中快速發展、累積能量,創造臺灣與世界雙向溝通的重要對話機制。 

▌延伸閱讀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