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 TIMES 今年的【包浩斯一百】系列來到第二篇!上回我們聚焦包浩斯學院的起源地德國以及德國人特別成立的「包浩斯 2019 協會」(the Bauhaus Association 2019 ),雖說包浩斯的影響力無遠弗屆,花費最多心力來紀念包浩斯一百週年的,還是要屬德國官方了。


包浩斯創校校長葛洛培(Walter Gropius)與米羅(Joan Miro)壁畫,攝於 1952 年哈佛大學 Graduate Center。(Photo Credit:Hans Namuth Estate / Center for Creative Photography, University of Arizona)

不過,創立於 1919 年的包浩斯在 1933 年就因納粹政府封殺而被迫關門,實際存在的時間只有短短 14 年;在 1933 年之後,「包浩斯」這名字為何在歷史的洪流中依然挺立、未被遺忘?因為,故事並未在此畫下句點,只是舞台轉移到了美國,創校校長葛洛培(Walter Gropius)和最後一任校長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等重要推手紛紛赴美任教,葛洛培更是哈佛大學建築系的主任。

正是因為這些淵源,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s)是德國之外包浩斯館藏最豐富的所在,他們也在二月初推出「包浩斯與哈佛」(The Bauhaus and Harvard)特展,其中有許多年代久遠的明信片、文宣品都好有味道!

 
左:Paul Klee 繪製。右:康丁斯基繪製。(Photo Credit:Harvard Art Museums/Busch-Reisinger Museum)

1923 年,年輕的包浩斯學院舉辦了第一次展覽會(Bauhaus Ausstellung),著名藝術家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和 Paul Klee 都為這次展覽會繪製了充滿個人風格的明信片,匈牙利出身的藝術家 Laszlo Moholy-Nagy、還有我們先前介紹過的奧斯卡(Oskar Schlemmer)的作品也很精采。(不要懷疑,他們都曾在包浩斯任教,陣容就是有這麼強大!)

   
左:Oskar Schlemmer 繪製。右:Laszlo Moholy-Nagy 繪製。(Photo Credit:Harvard Art Museums/Busch-Reisinger Museum)

當然,也別忘了 Herbert Bayer,他可說是包浩斯御用的字型設計師!他所設計的「包浩斯字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於德紹(Dessau)的包浩斯學院外牆上那幾個字了,說是包浩斯的門面也不為過。

 
左:Herbert Bayer 也為 1923 年的展覽會繪製了明信片。(Photo Credit:Harvard Art Museums/Busch-Reisinger Museum)
右:1926 年完工、由創校校長葛洛培設計的「包浩斯學院」校舍外牆上,招牌的「BAUHAUS」字樣的字型,就是由 Herbert Bayer 設計。(Photography by Tadashi Okochi)


特別加映:包浩斯大師們的經典設計椅,當初是如何進入工業化生產的呢?當時,Thonet 就是這些創新設計家具的主要生產商,Thonet 最近也特別公開當時的傳單,果然連傳單也很有包浩斯的設計感呢!


約 1930 年代時,包浩斯代表性的家具很多都是由 Thonet 所產製,例如這份古早傳單中的鋼管椅。(Photo Credit:Thonet)

編輯/王若堯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