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鶴岡文化會館還未完工前,就已經在 SANAA 的特展上看過這件作品的模型好幾次,像是翅膀一般飛躍的屋頂,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8年完工發表後,一直心繫著這棟建築,總是想盡辦法,將旅程塞進假期,但由於鶴岡位於日本西北邊的山形縣,從東京出發需要花費不短的車程與不少的精力,每次總在起身前猶豫不決,遲遲無法決定。終於在2019年的尾聲,和朋友相約橫跨了飛驒山脈,搭上快車經由日本海沿岸來到這個小鎮。
 


鶴岡文化會館的 LOGO 也呼應了建築獨特的屋頂。(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鶴岡文化會館作為地區的文化藝術活動交流據點,除了各種音樂與舞台的公演之外,也提供練習室與會議空間的借用服務。前方廣場旁,還有著鶴岡的歷史建築「庄內藩校致道館」。為了呼應這座斜屋頂的歷史建築、並不破壞小鎮的風景,鶴岡文化會館有別於一般龐然大物的文化會館,在屋頂的設計上下了不少苦心:從中心向外分散的多片弧形屋頂優雅地隨機穿插配置,高度從中心緩緩地降低,靠近廣場與道路旁的屋簷高度,盡量與周邊的住宅高度接近,降低建築物的壓迫感,試著融入這個純樸的小鎮裡。


鶴岡文化會館的室內(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銀白色優美弧形屋頂散逸堆疊,三度曲線的屋簷沿著建築彎曲變化,進到室內後,光滑的灰色混凝土地板映著白色圓柱與杉木格柵的天花,沿著寬廣的大廳向後走,弧形的玻璃窗外是致道館的庭院風景。廊道左邊高聳的混凝土牆面懸掛著白色的樓梯與走廊,裡邊就是那可以容納一千多人的表演廳吧!


白色樓梯通往表演廳(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盡可能地將表演廳深度縮減,讓客席與表演者可以更加親近,經過特殊設計的天花板讓聲音的迴響效果達到最佳。」是建築師對於表演廳的用心,可惜這次沒有機會進到表演廳裡參觀,僅能在提供給市民日常使用的迴廊來回的感受空間。

但比起報章雜誌的介紹,現場更是令我感動與震撼。原本以為粗糙的施工品質會令人失望,但現場似乎不太感受得到,反而發現了許多細節與巧思:為了表現更流暢的弧形屋頂,在構造上使用了好塑型的綱承板,與鋼骨之間則是崁入了小型的梯形構件確保強度;地面崁入式的插座盒同時還有著電線收納的功能;室內樓梯扶手與劃分空間的屏隔使用白色的鐵網,輕巧不厚重,保有空間通透感,特別設計的波浪造型更替空間添加了有趣的氛圍。

 
波浪狀的白色鐵網屏隔(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光線從分節的屋頂間打進室內,照在玻璃帷幕旁的彩色座椅上。散落在休憩空間的花瓣椅,也一樣都換上了日本和菓子顏色的外衣,讓灰白的空間多了些可愛的色彩。儘管建築體上還是有些不那麼細膩的收邊,但整座建築的構成與室內的空間感,都是一個新的嘗試與體驗。


各色的花瓣椅為室內增添了幾分色彩。(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這一天的天氣灰濛濛的,剛好與建築化為同一色調,舞動的屋頂間產生的陰影,成為不同深度的灰墨,與天上的烏雲渲染成一幅現代建築的水墨,淡逸風雅。


(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鶴岡市文化會館(荘銀タクト鶴岡)
地址:山形県鶴岡市馬場町11-61
網址:
https://tact-tsuruoka.jp/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