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總是在落成的年代展現它最優美的姿態,卻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脆弱。如同於1990年代與台北北美館、台中國美館,並稱台灣三大美術館的「高雄市立美術館」,近年來除了建材老舊而有屋頂漏水問題,隨著都市地景、居民生活習慣的改變,高美館也開始思考,如何在城市中找到新的定位。
 
面對改變,高美館自 2017 年轉型為行政法人以來,逐步改善館內的軟硬體空間,今年更以「蛻變與新生Transformation & Rebirth」的概念出發,在國內外多組參與競圖的團隊中,選出由美國「Oyler Wu Collaborative」與台灣「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共同合作的方案,期待迎向新型態美術館。
 
除了基礎修繕,設計團隊更著墨於重塑高美館的形象,從難以親近的藝術殿堂,轉變為串連周遭居民的生活場所!快來看看這兩個原本就是同窗好友的團隊,如何運用各自的優勢設計建築!
有別於傳統美術館的規劃思維,21世紀的美術館強調公共性,以「人」為重點,美術館不再只是神聖的殿堂,而是融入日常生活,從純粹的審美進展到複合式的串聯。擔任此次評選委員,日本森美術館榮譽館長南條史生特別指出「困難點主要來自於改造的兩個需求:其中之一是要加強老舊的屋頂,另一則是要透過外觀設計賦予美術館一個嶄新的形象」。
 
Oyler Wu Collaborative 擅長以細膩的建築線條配合周遭地景,打造充滿手工感與科技感的裝置藝術和建築設計;而「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則向來常運用台灣各地特色建材,將在地語彙融入新設計之中。此次合作尤其突破過去台灣與國外建築事務所合作,時常衍伸出不夠了解在地環境的問題。建築師賴人碩與吳建志,在過程中與 Oyler Wu Collaborative 兩位主理人Dwayne Oyler、吳嘉華(Jenny Wu)密切討論,結合兩個團隊的優勢,讓新空間具有在地特色,並且更親近周遭居民。

建築迷們還記得 Oyler Wu Collaborative 去年才剛在忠泰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對話》嗎?(MOT TIMES之前也為他們做過一篇專訪報導喔!)
他們在台灣的作品包括外型獨特的高層住宅忠泰M、裝置藝術「海葵」、「琉璃雲」,在美國則有串連綠帶的洛杉磯河岸計畫(LA River Greenway)、呼應建築大師 Eero Saarinen 建築的公共空間裝置「The Exchange」...等。(Photo Credit:Oyler Wu Collaborative)
 
修繕高美館屋頂,並以溫柔輕盈的設計與老建築共存
 
「高雄市立美術館」於1994年由台灣知名建築師陳柏森、盧友義設計,結合周遭「內惟埤」獨有的濕地環境,設計人工湖水域、濕地沼澤區、步道、人工島、植栽...,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加上美術館的人文藝術,是南臺灣相當重要的地景。
 
設計團隊在不直接更動美術館建築本體的基礎上,做屋頂與牆面結構補強、添加固態防水層等防水措施。並在戶外動線規劃上,運用外型相對輕盈的金屬結構延伸,白色的線條不僅降低厚重感,頂棚中穿透出柔和的光影,讓老建築與新設計和諧共存。


建築團隊重新整理美術館入口空間,設計了一組獨立結構的頂棚,串連美術館與前方廣場。(Photo Credit:高雄市立美術館)

頂棚下也設計向下延伸動線的樓梯。(Photo Credit:高雄市立美術館)
 
將台灣「騎樓」的概念融入廣場:提供舒適戶外空間、創造明晰的動線規劃
 
建築師吳建志說明,這些由美術館向外延伸的金屬頂棚結構,其實類似台灣「騎樓」功能,是生活感濃厚的建築元素。在騎樓下,使用者可能發生各種不同的活動,美術館未來也可以善用此室外空間,將展覽與活動擴張至戶外寬闊的廣場。

除此之外,頂棚更是巧妙的動線設計,在夏日炙熱的高雄作為重要的遮陽設施,除了為市民提供舒適的戶外空間,人們也會自然的被引導進入美術館大廳。
 

(Photo Credit:高雄市立美術館)
將台灣建築中常見的「騎樓」融入設計之中。(Photo Credit:高雄市立美術館)
 
明確指標設計為參觀民眾提供清楚的活動動線
 
若從高處俯瞰高美館,會發現其實美術館建築被包覆在園區的深處,加上過去美術東二路上通往美術館的路口僅有40公尺寬,時常讓人不小心就錯過路口。館長李玉玲認為,這其實與過去高美館建造時的環境背景有關,當時附近工廠密佈,美術館自然希望能處於更幽靜的環境,加上馬卡道路段是火車行駛路線,在鐵路地下化前其實分割了城市兩端。但近年來附近已發展成高雄市的蛋黃區,美術館卻仍與街區相隔甚遠。

為了讓鄰里居民更親近美術館,高美館在前幾期工程中已設置多路徑入館動線。而本次設計團隊在先前基礎上,將加強設計更明確的視覺指標,讓參觀民眾來到偌大的園區時,更容易抵達美術館。

除此之外,雖然不在本期工程範圍內,設計團隊也對未來美術館的規劃提出動線優化的想像,建議在美術東二路建造可供舉辦農夫市集的頂棚,以及於連結到馬卡道路段內惟社區處,設置跨過人工湖的人行道,使周遭居民有更多親近美術館的管道,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入口處增加清晰明顯的館名「KMFA」視覺呈現。(Photo Credit:高雄市立美術館)

上下起伏的波浪外型,使得架構看起來更加輕盈活潑,夜間亮起燈亦有不同的氛圍。(Photo Credit:高雄市立美術館)
 
在此次外觀改造計畫中,高美館相當重視與高雄在地的連結,除了在徵件開始之際便邀請負責原始規劃設計的陳柏森、盧友義建築師,及當時倡議建館的南部藝術家洪根深、陳水財老師,一同回顧高美館的過往、看向新生未來之外,更要求外觀改造的提案均須與原建築物及其周邊景觀、環境地景、都市涵構,維繫友善、對話的關係。
 
「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與「Oyler Wu Collaborative」的提案設計,除了在建築本體上加入全新的辨識與認同之外,也希望能將其藝術內涵更加向外推展,融合藝術與建築設計,與充滿活力的高雄城市生活互相對話,為民眾提供全新的體驗,進而思考整體環境脈絡的未來發展可能。(外觀改造計畫預計於明年完成規劃設計並開工,後續資訊敬請密切注意高美館官方網站Facebook 粉絲專頁。)


左起為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建築師賴人碩和合夥建築師吳建志,遠端連線Dwayne Oyler和Jenny Wu於記者會現場合影留念。(Photo Credit:高雄市立美術館)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