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尋常的事物抽離原本的生活空間,也能帶來新創意!本月MOT/TIMES推出的「生活變變變!」特輯,要帶您一窺這些在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物品,如何透過設計師和藝術家的巧思,變成令人大為稱奇的藝術創作。〉〉
 
「如果我是半張廢紙,讓我化蝶,如果我是個空罐子,為你鐵了心……」陳奕迅的〈垃圾〉深情唱出「拉基」長留戀於你家的百態,不管是不請自來、或是長年擺放的垃圾,看起來無聊無用的它們,其實在經過創意與巧手打造後也可以 recycle,變成再生家具、環保衣料,不信?!現在你就可以動動手,自己做個酒瓶回收的花瓶嚕,但除了這些生活妙用之外,垃圾還有什麼大學問可以討論呢?
 
●  垃圾的普通用法
1.  做成沙包,與玩伴回憶童年。(手工沙包好好玩)
2.  社會人類學大調查,觀察當地人吃什麼買什麼用什麼。
3.  比賽投籃,練習跟林書豪一樣精準的三分球。
4.  天冷了,當柴燒!(學老人家,木材、樹葉什麼都拿來燒,但記得要戴口罩喔)
不見容於光明卻隨處可見隨時製造的垃圾,其實總默默地串連起著每個人生活線索的軌跡線。偵探小說裡總有藉由垃圾線索的分析推理;檢視每日垃圾,總能幫助回想一整天不小心就被遺忘的短暫回憶;垃圾也是旅人沿路行走路徑所留給下一個旅人的路標記號;是精通梅花易卦高人信手捻來起卦的元素之一;大量的回收寶特瓶完成了台北花博受人矚目的流行館,亦為近年來環保概念興起後,回收再利用的最佳示範。


 
●  垃圾的非普通用法


 
上個月甫自台北誠品書店 Art Studio 結束展覽的蔣晟「垃圾計畫」,以搜羅兩岸三地的垃圾放入透明展示盒為其行為藝術的呈現,藉由垃圾的視角反思現今消費過剩的社會,喚醒那些消費過後旋即被慣性遺忘的回憶。而這項計畫,則是源自藝術家一趟西藏羊卓雍錯湖之旅,因著聖湖之名,每年皆吸引大量的遊客前往。在聖湖岸邊則有許多藏民祈福之用的瑪尼堆,一落落刻畫著經文與佛像的石堆,現今則經常見著垃圾散布四周,甚至參雜在瑪尼堆之中,於是他拾起四周的垃圾,用垃圾的堆疊來摹仿瑪尼堆之形,希望路過的旅人也能同樣摹仿,是為此藝術計畫的源由。於是這個計畫延伸至蔣晟所到之處,開始進行垃圾抽樣調查並將之分類整理過後,將最具當地代表性的垃圾一一展示,做為認識當地另一種直白的呈現面向。

編輯/洪佩君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