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到音樂,往往不加思索地歸類至「藝術」範疇,然而,翻開一部部人類音樂史,自古以來,因為讚頌天地、禮敬神明而開口歌唱乃是各民族音樂裡的共通本質。舉凡中國古代皇帝時代的「雲門」將歌、舞、樂合一表達對圖騰的崇拜;又或是歐洲中古世紀的教會經文音樂「葛雷果聖歌」(Gregorian Chant),成為西方音樂的重要起點,都可以看出人類與萬物之母和宗教信仰之間無法割捨的關係。今年 4 月中,來自尼泊爾的藏族比丘尼阿妮‧瓊英‧卓瑪 (Ani Choying Dolma) 將首次在台公開演出,用空靈卻也極具溫度的歌聲唱頌她自幼長年侍奉的佛曲。在忙碌混沌的現實生活裡,沉靜淳實的吟唱足以跨越國籍、語言、宗教、性別,振動你我靈魂深處,還原最根本的生命能量。 
 
瓊英‧卓瑪 13 歲時進入蘭吉貢巴寺 (Nagi Gompa),在知名禪修大師烏金仁波切身邊學習、歌唱及修行。她在全球音樂界頗負盛名,曾發行過十餘張藏語與梵語冥想音樂專輯,也經常受邀到歐洲、亞洲及美國演唱。此次來台可以說是個因緣巧合:2012 年初上苑文化執行長顏雅婷在故宮北海偶然聽到瓊英‧卓瑪的音樂,當下深受感動撫慰,回台後,一次與友人的閒聊下意外牽成,倉促卻也順利地邀請到瓊英‧卓瑪來台公演。而4月13日在台北中山堂的呈現,將會與等閑琴館的幾位音樂家合作,以古琴及洞蕭配樂,營造另一種樂曲風格。

編輯/林宛縈

1994年,美國知名吉他手 Steve Tibbetts 偶然拜訪了位於帕平 (Pharping) 的寺院,當時蘭吉貢巴寺的一些比丘尼正此學習並唱誦儀軌, Steve 被神祕平和的歌聲所吸引。隔年再次造訪並進行錄音,回美後便出版了首張專輯「CHO」。自此,瓊英‧卓瑪純淨的歌聲迅速風靡了全世界。在台灣,2009 年開始透過風潮唱片為瓊英‧卓瑪發行的兩張專輯「寧靜心」及「祈請」,廣受好評,也累積了許多喜愛她歌聲的樂迷。瓊英‧卓瑪在世界上唱片版稅及演唱的收入,全數直接捐入她成立的尼泊爾比丘尼福利基金會 (the Nuns Welfare Foundation)。並於 2000 年開辦了聖救度母學校 (Arya Tara School),教授 11-20 歲初進修行之門的比丘尼佛學、藏語、英語、數學、科學、電腦、醫療及護理技能等。目前約有 70 名比丘尼就讀,其中收容許多從小被遺棄的孤兒,或是來自鄰近的印度與西藏地區的女孩,其中有幾位比丘尼今年將前往印度就讀大學,希望藉由基金會與學校,給予年輕修道者、弱勢婦女與兒童指導與照顧。這次來台行程中,於尼泊爾當地籌備醫院建設的瓊英‧卓瑪也有感於台灣慈濟在人道及環保工作在國際上做的有聲有色,將拜訪慈濟相關單位,以學習更多幫助世人的方式。
 
展演時間:2012.4.13
展演地點: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