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澳洲藝術家榮‧穆克(Ron Mueck)獲邀參展第 49 屆威尼斯雙年展,在現場他製作、展出了一件超大尺寸的男孩雕像《無題》,男孩蹲著擠身在天花板與地面之間,細膩逼真的超大雕塑讓人強烈感受到一股內在與空間的壓迫,無疑是雙年展中最令人驚豔的作品,這位備受英國收藏家薩奇(Charles Saatchi)推崇的藝術家,月前於卡地亞當代藝術中心(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推出了歐洲首個大型展覽,想知道榮・穆克如何創作出這一件件讓人摒住呼吸、充滿視覺震撼的作品嗎?請看以下這則報導。 

澳洲藝術家榮‧穆克(Ron Mueck)的作品正於巴黎的卡地亞當代藝術中心展出,9 件極其逼真寫實的雕塑,以異常的尺寸大小挑戰這座玻璃建築空間,更以作品中情感的細膩掌握感動了觀眾,同時配合展出所拍攝的記錄片,也讓大家看到榮·穆克在製作作品過程中,所投注的龐大時間和精力。

榮·穆克創作的過程


 
在攝影師德布隆得(Gautier Deblonde)為這次榮‧穆克巴黎展出所拍的記錄片中,我們隨著鏡頭深入榮‧穆克倫敦的工作室,觀看藝術家每日的工作情景。將近一小時的記錄片中,幾乎沒有一句話語,只有鏡頭外、收音機傳來的消息偶爾讓他抬起頭來。寡言的榮‧穆克和他兩個助手,專注地用謹慎的手勢和精確的工具處理作品細節,我們不清楚究竟多少時光流過,日、夜,四季輪替,窗外一樣是倫敦陰雨的天氣,遠方消防車呼嘯而過,似乎都與工作室裡寂靜漫長的時光無干,只有牆上掛著頭像模型突然出現的一頂聖誕帽,提醒和現實世界的時間連結。


榮‧穆克 2008 年的作品《抱柴的女人》描繪出像是神話般的場景。(Photo credit: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
 
本片拍攝了這次特別為展覽創作的 3 件新作之製作過程,我們看到榮‧穆克先用模土塑型,過程中很少對照相片,卻常在處理關節皺摺時舉起自己的手或腳觀察,他反覆地拿海綿、毛筆抹拭修飾表面,或者戴著放大鏡頭罩,拉近工作燈照亮細節,拿著工具的榮·穆克幾乎像個醫生在小心翼翼地處理傷口。這階段完成後,用合成樹脂和矽膠翻模做出成品,調整膚色,頭髮需一根根植入,連眼珠的血管和虹膜顏色,無不小心處理,細膩的工作有如無止無休。

 
要走進榮‧穆克的工作室可能要有很大的膽量,裡面到處都是像是蠟像般逼真的人體。(Photo credit: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

這樣用大量時間換取的驚人、逼真細節,可以說讓時間也成為了榮‧穆克作品中重要的元素,我們很容易地會聯想到中世紀抄書僧人,會做這樣的聯想不是偶然,比起其他當代雕塑家如維雍(Xavier Veilhan)、村上隆借助電腦科技和工作團隊,榮‧穆克純粹依賴著傳統技法和自己的手眼創作,多了抄書僧人那般的虔誠態度,在資本社會甚至是當代藝術界中,求產量、求速度的潮流下,是十分少見的。

也因為如此,這位澳洲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以來,只創作了不到 40 件作品。所以這次在巴黎展出的 9 件作品,包括 3 件新作,對法國觀眾來說是個難得見到這位藝術家作品的機會。
 
1958 年在澳洲墨爾本出生的榮‧穆克從來沒有接受過正統的藝術教育,完全自學的他曾經有 20 年的時間幫電視節目和廣告製作人偶模型,一直到被著名收藏家薩奇(Charles Saatchi)發掘,並邀請他參加 1997 年的年輕英國藝術家聯展「Sensation」,他展出縮小逼真的《長眠的父親》(Dead Dad)獲得好評,才正式進入藝術界。榮‧穆克對於使用媒材和技巧的掌握,當然是他作品吸引人之處,但不只於此。


創作中的榮·穆克細細雕琢作品的各個細節,包括皮膚、皺褶、毛髮和血管,就像是醫生在手術台上一樣地專注工作。(Photo credit: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

第一眼見到榮·穆克的雕塑作品,除了驚人的逼真程度,尺寸的變化也是在心理上產生衝突感的重要原因。比真人大或小上許多的雕塑,改變了觀看的距離,以及在空間裡的關係。當我們看到放在地上的巨大手掌,像隨時可以活動起來,又或者栩栩如生的迷你人物,像是有體溫心跳,很容易湧現一股熟悉又怪異的感覺,而這些人物的逼真,更容易讓人對作品情境產生認同感。
 
所以雖然榮‧穆克的作品和美國超寫實主義雕塑家韓森(Duan Hanson)很相似,帶著普普藝術精神,把日常生活場景放入藝術中;但不同的是,榮‧穆克在看似極為平凡的人物對象中,抓到充滿戲劇的張力的一刻,而這樣的張力也只有觀者在細看下才能產生,像是電影停格的一刻,充滿敘事和想像空間,顯見藝術家不僅捕捉外觀,更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有非常細膩的觀察。例如《年輕情侶》(Young couple,如左下圖),看似普通的一對相依情侶,直到走到兩人背後,才發現他們牽手的方式很特殊,男生緊抓著女生下臂,而女生手掌緊握扭曲,像是兩人正起著衝突。而《購物的女人》(Woman with shopping,如右下圖),雙手提滿沉重購物袋,滿臉被日常瑣事壓垮的疲倦,但大衣中裹著的嬰兒望著母親的稚嫩臉龐,卻充滿新生的希望,把母親的疲憊轉為甜蜜的負擔。

 
榮‧穆克作品的主題圍繞在人自身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透過寫實人物所表達出的情感常直指人心。(Photo credit: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
 
榮‧穆克的雕塑和古典人體雕塑幾乎完全背道而馳,他不再追求完美的比例或理想化的臉孔,而是刻畫充滿缺陷的普通人物。《陽傘下的夫婦》(Couple under an umbrella)這對沙灘上的老夫妻(如下圖),他們肌膚上的皺紋、黑斑,下垂鬆弛的肌肉,灰白的頭髮,無不真實呈現。
 
另一部分榮·穆克的作品,一樣寫實卻脫離現實的情景,以接近夢境的方式象徵人性虛弱、孤獨的一面。像是《船中的男人》(Man in a boat),一個縮小比例的隻身裸男,環抱雙手,神色充滿疑惑,原尺寸的船讓男子相對看起來渺小,而赤裸蒼白的他更加顯得脆弱;又或是《面具 2》(Mask II)榮‧穆克以自己沉睡的臉孔為藍本,做成超過 1 公尺的雕塑,尺寸的龐大卻和這個脆弱的時刻形成對比,皺著的眉頭又隱隱露出焦慮不安。




 榮‧穆克以自己沉睡時的臉孔創作了這件誇張比例的《面具2》。(Photo credit: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

當然也有一些作品很容易看到藝術史的引用,像是《飄浮》(Drift)那個穿沙灘短褲、戴墨鏡的男子,雙手平攤在充氣床墊上曬太陽。這件雕塑懸掛在一片如泳池池水的藍色牆壁上,觀者需要微仰著頭欣賞;奇妙的是這個平凡男子的姿勢和觀看情境,卻讓人難以避免的想起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又或者《年輕人》(Youth),一個年輕黑人男孩驚訝地掀起衣角,觀看自己胸腔下方的傷口,榮‧穆克說,他的靈感其實是來自於巴洛克畫家卡拉瓦喬的《聖托馬的懷疑》。

 
左圖:2009 年創作的《飄浮》將人形雕塑懸掛在一如池水的藍色牆上,不由得讓人想起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
右圖:發想自卡拉瓦喬《聖托馬的懷疑》的作品《年輕人》。

 
且不論藝術史典故是否能讓作品更深一層意義,或只是對明眼人的一種示意,在榮‧穆克作品中,最重要的、以及他最吸引大眾的,除了高超的寫實技巧,還有對人性和情感的細膩揣摩,所以即使嚴格來說並沒有觀念上的創新,但回歸到人類最初始的提問和藝術技巧,在當代藝術中卻仍然有其獨特的魅力。

編輯/洪佩君

Ron Mueck特展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 9 月 29 日
展覽地點:法國卡地亞當代藝術中心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