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將走入歷史的老宅,因為一場泰戈爾的詩文串起的水墨與建築聯展,再次發光。
 
國內知名建築家簡學義,近期和畫家李安成於淡水共同舉辦名為「默墨」的藝術展,這兩位大師,一個是以藝術創作為終身志業,如隱者般隱身於自然的畫家;另一個則是以實體建築詮釋無形精神的建築詩人。展覽展出李安成作品約 20 餘件,皆是此空間原屋主的收藏,而走上 3 樓更可以看到簡學義建築師的作品,以及他為展覽特別製作的家具設計,在改建前,一起走進李安成舊居來看看吧!
淡水紅樹林一帶的李安成畫室,是一棟屋齡已數十年的老別墅,過去畫家李安成曾受屋主資助,在此空間居住了將近十年。
 
在房子即將改建前,威毅建築團隊將老宅整修成藝廊,規劃了一場李安成與建築師簡學義的聯展「默墨」,現場除了展出多幅李安成的水墨作品之外,簡學義的建築設計也是展覽的另一焦點。


「默墨|李安成 簡學義」展出現場,約有李安成作品 20 件,皆是原屋主的收藏,3 樓則展出簡學義建築師過去作品的記錄、家具設計,以及未來將落腳此處的住宅大樓藍圖。 

自 1990 年代成立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至今,簡學義完成了國內許多重要作品,像是「陽明山簡宅」、「鶯歌陶瓷博物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行政大樓」、「宜蘭二二八紀念物─歷史之澄鏡」、「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等,作品也曾獲得台灣建築獎、遠東建築獎等殊榮。


 

李安成的作品以暈染為主,畫筆下的黑山黑水如自然美景般,簡單構圖下藏著複雜細膩的筆觸,畫中雖無繽紛色彩,但黑白間、筆墨濃淡間的卻蘊含豐富轉折。

在這次的雙人聯展中,威毅建築團隊讓整個展區呈現從水墨畫境到空間意境的觀覽歷程。
 
在 3 樓的展區內,簡學義以生鐵製作展示裝置,並播放過去建築作品的錄像記錄,而展場牆面上,也加註了如短詩般,描寫著關於人與自然、時間、空間與心靈的深刻字句。

簡學義同時展出以木料、生鐵為主材料的家具作品,其中一座躺椅形式的裝置,其線條概念來自於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於 1928 年設計的《LC4躺椅》,是柯比意致敬的作品。




改建後,此基地將誕生一棟由簡學義設計的 9 層樓高集合住宅,這次也特別展出建築的設計圖。




簡學義特別為這次展出所完成的家具設計,主要都以生鐵和木料為材質,包含線條簡潔俐落的桌椅,以及活動式書架。

簡學義曾於畫家李德畫室學習繪畫近 5 年,這段經驗可說是他在藝術領域上最早的啟蒙原點,而家中從事營建業的背景,也讓他承襲了父親在建築工藝上的嚴謹素養。
 
簡學義善於思索、描繪空間帶給人們在心靈上的感知及哲思,在「宜蘭二二八紀念物─歷史之澄鏡」(如下圖)這件作品中,他透過地面上如明鏡般的平靜水景,傳達深沉的心靈撫慰,而地面下則以水流、洞窟等空間語言來隱喻難以被深掘的傷痛歷史。

 
 
另外在鶯歌陶瓷博物館的設計中,他塑造適度與環境區隔、圍蔽式的內我場域,讓人們透過空間行走來感知寂靜純粹的精神氛圍,而近期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如下圖),他以建築形態反應台灣古老地景與人文歷史觀,這些作品都傳達出簡學義習於透過建築,來探索難以言喻的空間哲思。


 
多年前,簡學義曾提及關乎空間思維的一段闡述,他說:「設計是究極心靈的事,只有到達了才算真的完成,人們喜歡喋然訴說途中的景象,用盡了詞藻和所有的語彙,然而真正的感動,卻總是讓我們啞口無言。」這段話語至今看來依然耐人尋味。
 
未來,在這個老宅的基地上,簡學義將打造一棟擁有 270 度環狀景致的住宅大樓,新的建築如何延續過往空間裡的故事?繼續滿足空間裡人們對家和居住的想望?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采的內容都在簡學義專訪中,文章近期即將登場,敬請期待。

編輯/洪佩君

「默墨|李安成 簡學義」
展覽時間:~2014.04.20
展覽地點:新北市八勢一街 31 巷 2 弄 2 號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