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人機混擬而成的一種嶄新生命形態,不再是科幻電影裡的超現實場景,而漸趨於現實。近期於國美館展出的「成為賽柏格」,集結國內外6 位藝術家,以新媒體藝術呈現賽柏格(Cyberg) 跨越了生命/非生命、人類/非人類、真實/想像等種種邊界。毫無疑問地,賽柏格身體是科技文化介入主體的一個重要象徵,混種、資訊化、機械化的身體狀態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都成為當代主體必須直面的課題。
科學越來越發達,人類社會所可能面臨到的困境,人口爆炸、空間有限、自然資源減少等問題,從機器人的想像,與未來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演變,這些模擬所建構的未來世界,是人與機器人共處的社會。當人與機器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人類要如何面對自己的價值。國美館數位藝術方舟計畫正展出「成為賽伯格」,為策展人謝慧青老師邀請國內外共6位藝術家,作品以新媒體藝術為主,呈現方式包括:感應機械裝置、錄像藝術、數位輸出、網路藝術。

展覽作品山口典子《手機女孩》、黃贊倫《廢棄物,PD030小木馬,小朋友》作品中討論了機器與自然身體的混種;黃世傑《EP-2》、葉廷皓《I Wanna Be Your Psy-Porg》呈現身體的資訊化的狀態;黃懿珊《空中自體動力宣言》、陳文祺《Face 非思2》則是呈現了被機械化的身體狀態。藝術家們藉由實踐人體與機械結合的作品,提出一個預言:科技時代中人類的身體已經漸漸轉變為一種賽柏格。從人機複合體的賽伯格,與科技入侵所形成的賽柏格社會對人類的生活的意義,透過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人的身體如何被科技與機器應用,用創作表現與呈現時代的意義可窺見藝術家的提問。
 
機器與自然身體的混種

「後人類(posthuman) 」一詞出現,起源於斯特寧於 1985 年的小說《 Shismatrix 》,以「後人類」一詞描繪基因工程和電腦科技發展的影響,意味著在人類基因組計畫、複製技術等生物科技,及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電腦科技的發展下,思考「人到底是什麼」的問題,是對人類重新定義的一種反省。

科技幫助人類感知的延伸, 1996 年代實驗室的科學發明進入人類的生活,甚至直接進入身體,例如義肢、人造耳與心臟的支架。山口典子的作品《手機女孩》即為後人類的一種典型,反映了手機與現代人類生活的緊密結合。黃贊倫《小朋友》作品呈現人體與機械世界結合度的緊密。

科技的進步與網路發達的匯流,人際關係也透過這些技術取得連結,而人們在生活中越發地對科技產生依賴。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已不再是物品而是黏在人類身上的必備用品。當人與機器的關係越來越密切,逐漸異化的科技與人類混種,人類反而成了機械的寵物。透過機器傳達的感情、不斷的交換,人們的情感也不斷第被塑造。

「後人類」時期假設了人類腦部可以數位化、將記憶與思維的「原始碼」可放置於電腦裡運轉之外,肉身也可以儲存備份,當本體生命的延續產生問題時,腦部的原始碼可轉移到新的生命體上。人類為了擴大生物功能的上限,持續對自己機械化,用自己的力量在自然裡爭取進化中的勝利。人類的腦部原始碼可以透過拷貝,在不同的地方同時做不同的事,人體成了備用的狀態,人類「長生不死」的夢想,在後人類時期得以實現。

但對於人類未來的發展,各界的看法卻產生了分歧。悲觀者認為,科技會擴張進而控制人類的生活與社會,人類漸漸喪失主權的自主意識而漸漸被控制,並且擔心著優生學與基因工程的介入,使得社會的倫理、法律面對更加混亂或複雜的局面;樂觀者則認為因著科技的進步與突破,延長了生命並且有助於生活的進步。無論悲觀或樂觀,科技革命都衝擊著我們生存的社會,這是一股無法阻擋的趨勢。

身體的資訊化

對於科技資訊化的態度,人類的身體成了被操作的一環,在科技的資訊中翻滾。當社交與網路中的身份被虛擬化,透過通訊網路相互傳遞資料,本體的消失,通訊網路連到腦子裡的晶片透過下載、儲存與心電感應,成為符號與訊息。

黃世傑以《 EP-2 》討論了人的意識、記憶可以上載到機器中,逐漸與機器更加融入。器官、意識、靈魂可能未來被抽離身體,生物的身體與機械逐漸對等,可以相互轉換。當我們一切思考、模仿與被環境的再造主權都交給機械時,人是否為初始的狀態與本質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葉廷皓則透過《 I Wanna Be Your Psy-Porg 》表述人體被解購為點線面,卻可以帶來無限的變化。當人們大量的使用數位檔案,資料與資訊也在身體的延伸,身體是否仍是理性並存有主觀意識,是一個未知的問題。而情感的傳遞方式因著漸漸資訊化的生活對科技的依賴,在科技製造的智慧環境中,也許只是樓上與樓下,或是房間與房間的距離,卻是使用著網路聯繫,人體似乎不存在,而是成了網路的載體。數位文化在過去是一種另類,隨著科技的進步已成為一種媒介。面對面的溝通漸漸被科技文化取代,使用著 Skype 或 MSN 回應彼此的生活。

試想,如果人類生活抽離了科技與資訊化的生活,我們的軀體是否能維持生命?人的基因改造突破人體的界限,當科技與數位提供運算時,生命的道德感的位置脫離界限,也挑戰了人的本位。

被機械化的身體狀態

人類的身體與生活,有了機械的介入,科幻小說的描述大多是持負面的態度,但人類確實也是藉由機械的使用,改善了生活,增強且延展了個人的行動力。黃懿珊《空中自體動力宣言》提出了人工智慧是製造的,而且仿效人類的思想,並且模仿人類的個性,網路的數碼被編寫成一株生長中的大樹,當我們習以為常的網路生活寫下記憶,人們成了樹上的枝與葉,好比根莖生機蓬勃的成長。模擬的版畫、偽科學,像超現實主意者,再加上電腦病毒的發生,混合實際與虛構的知識,成為了偽資訊。

陳文祺則以《 Face 非思2 》指涉科技文化下詩意象徵表現機械化的身體狀態,借由影像工具透過機械的運作 15 秒定時在定點位置開始人體蠕動。我們使用著身體操作機械,身體的資訊化、虛擬化,卻也成為機械的一部份,當科技與流行文化駕馭了我們的生活時,人類的價值觀也隨之波動。

由此可見,現代生物科技的重大威脅在於改變自然演化的人性。自從1997年,人類成功地製造了複製羊桃麗(Dolly) 之後,複製動物,甚至複製人的可能性與可能衍生的種種問題,受到廣泛的討論。「賽伯格」被發展成一門學科Cyborglogy ,這門學科關切人類未來的人機結合情形,以及由科技入侵所形成的賽柏格社會(Cyborg society) 。人類的生活,越來越多機械的介入,從增強生活功能的輔助器材、電腦、3C產品、機器的代勞,而人類社會也漸漸涵納這樣的科技。

當代社會科技日漸成熟與發展,將人類對待身體的方式推到一個嶄新的文化。人類感受到身體新經驗,也帶來能力的延伸。科技不只是工具,也成為了生活的夥伴。科技與藝術多元整合帶來跨領域的學習,也提供藝術家更多元的媒材工具。電腦互動技術的融入、科技技術的應用與發達,讓創作者對作品有更多表現方式。

此些以科技的高度美學化正引出一種學習與創作的力量,巧妙的人機互動,結合數位影音與實體媒材所呈現共存共生的情境。從藝術、服裝、照明、甚至是建築,慢慢擴散於人類的生活中,並且結合了光、影、音等高科技的技術,科技的應用與藝術的合作有了進一步的結合。

然而,我們也必須更進一步地指出,當人體下載這個時代的訊息,情感也被製造與包裝。藝術不是跟隨者,而是思想實驗提出合理質疑者。「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能否取得人類社會的信任,對於社會的影響力、醫學的倫理、人與科技的相處,在數位科技時代中如何保有一種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免於受日常慣性認知和數位媒體文化所宰制、扭曲的命運。藝術家無法提供結論,而是透過作品提出疑問與議題。

編輯/張慧慧
賽伯格(cyberg)  
此概念可追溯至1960年,當時美國NASA航太總署的科學家Nanfred Clynes與臨床心理學家Nathan S. Kline將cybernetic(制動機械)及organism(生物有機體)兩個字組合,主要是指採用輔助的機械器具,例如植入晶片、裝義肢、假牙,來增強人類克服環境的能力。現今的「賽伯格」被引用地甚為廣泛,因此「賽伯格」的中譯名詞就更加豐富,如:「生化機器人」、「機械有機體」。Donna Haraway在1985年提出了「賽伯格宣言(A Cyborg Manifesto)」,認為我們都是「賽伯格」,她自己也寧可成為「賽伯格」。「賽伯格宣言」打破了僵界,關注在人與機器混種、生物改造與基因工程、虛擬的身體。

數位方舟計畫「成為賽伯格」
展覽時間:2011.10.22~2012.2.5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