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迷久等囉!上回【普立茲克大師與他的家具們】單元和大家介紹了高科技派建築大師 Norman Foster,看完了剛強的表現,這次來點柔軟的吧!第八回要和大家介紹的正是擅長打造「軟建築」的日本當代建築大師伊東豊雄!你能想像嗎? 繼丹下健三、槙文彥、安藤忠雄、妹島和世與西沢立衛後,在 2013 年第 6 位獲得「普立茲克獎」的伊東豊雄,也曾因強烈挫折,將情緒轉化為對社會制度的批判,甚至一度將自己閉鎖在小宇宙中,一味地描繪出美麗而內向的世界嗎?

雖然他總謙稱自己害羞內向,但其實有時內向的人在釋放藝術能量時反而格外驚人,伊東無疑將這個特點得淋漓盡致。不只在建築設計上屢屢探索出新的高度,在家具設計表現上也同樣可圈可點!家具延續建築的仿生語彙,強烈的律動感與生命力,總是讓人過目難忘。

不愧是雙子座,伊東一生都極盡在不斷求新求變,追尋不同的建築論述視角。從早年受到現代主義思潮奉行「少即是多」、體現純粹造型美感的建築觀,經過多番的理念轉變,至後期開始思索「代謝派」(Metabolism)的有機概念,探索空間的流動性,創造出一幢幢具有生命特性並與環境共舞的仿生建築。伊東一生都不斷嘗試衝破既定建築框架的疆界,也難怪會被當代建築名家哈庫斯 ( Rem Koolhaas) 稱作是「新世紀建築新典範的領航員。」
 
從過去伊東的作品如「仙台媒體館」、「倫敦蛇形藝廊」等中,可看見其致力推翻過去建築固定僵化結構的新巧思,如「新多米諾系統」、「幾何演算法皮層」和「延展性架構」等創新手法。在伊東的作品中常見令人目眩情迷的空間張力、變化萬千,總是讓人不斷讚嘆這位建築大師對於典範的不斷超越。其中贏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的作品「仙台媒體館」當年更是壓倒性的革命存在,對世界建築界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仙台媒體館」當年打破了框架結構建築的均質性,大膽走出了新建築的樣貌。不僅展現了世界建築大師一流的批判思考能力,也讓我們在其中窺見伊東如何在建築石化的宿命中,不斷奮力對抗,追逐空間流動性與自由度的純粹理想。

究竟為什麼「仙台媒體館」會被如此推崇呢?你仔細看看,在建築體中我們幾乎看不到「壁牆」的存在,空間是以「管」之間擺上家具變成立,於是不管在哪都可以確保視野遼闊的空間連續性。不同管徑與形狀交織出的夾縫空間,創造出宛如森林一般交織的歇心場域。從建築設計出發,也暗示了人們公共空間的高度自由,這樣打破梁柱結構、與不規則配置方式在當時無非都是對於過去建築理念如密斯所提出的「通用空間」(universal space)、科比意所提出的「多米諾系統」(Domino System)等的一大挑釁。
 





從建築設計本身出發,也暗示了人們公共空間的高度自由,因此可以在「仙台媒體館」中使用行動電話、大啖速食、甚至躺著閱讀似乎也不是什麼稀奇的光景。(Photo Credit:Toyo Ito & Associates, Architects)

提到伊東後期的作品,去年甫落成的「台中國家歌劇院」則可被視為是挑戰流動式建築的新代表作,其將堅硬無機質的空間轉換為柔性有機的空間之轉換系統,透過大小不同的網格做概念性的延伸,層層堆疊出寬闊如洞穴般的劇院空間,形成「無接縫建築」具流動延伸性的構造系統。因建築造形表現上完全的自由,形成了如同生物構造體那種不規則的曲線美感,讓人們在欣賞歌劇同時,還能感受流動、呼吸、光、影、個人與空間的親密關係。




伊東豐雄認為「台中國家歌劇院」並不只是一座名為歌劇院的建築,而是整座建築就是一場歌劇。(Photo Credit:台中國家歌劇院)
 
或許因為伊東建築方面的極致成就,讓許多人可能遺忘了他也同時是一位優秀的家具設計師。他曾說過:「我總是將建築上的概念,或圖像的主題,來發展我所設計的任何家具和產品。」因此不難發現,家具中總是注入了他對建築與自然的深厚關懷。

尤如他的建築傳世經典,家具也大多以限量方式生產,讓人爭相收藏。讓我們從他的四件設計家具中,一窺他如何將建築理念具體實踐在生活中吧!

為書香時光注入海洋習氣
 
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呢?伊東豊雄替義大利家具商 HORM 設計的《仙台書架》( Sendai Bookshelf ),與「仙台媒體館」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由不規則的如水草般飄動的立柱支撐起水平橫板,搖曳生姿,彷彿正邀請的屋宅裡的人們一同翩翩起舞。




誰說一定要站得中規中矩呢?輕盈、透明,伊東跳脫了大家對於書架的既定印象,利用不規則的線條,解放了它的靈魂。(Photo Credit:HORM)
 
坐臥間,漾出溫柔漣漪
 
一眼就認出!《漣漪長凳》上一圈圈如水滴落湖面的漣漪意象之美,正是伊東豊雄常用的標誌圖像。利用壓模夾板技術,由胡桃木、桃花心木、櫻桃木、橡木、山毛櫸等五種木料構成。不同的木質隨著不同時間年份,不同的木批,有著獨特的紋理,挖空深陷,宛如年輪般地呈現出木質永恆不朽的生命力,除了洋溢自然原生質地,也揭示著人與自然美麗共生的哲學。



《漣漪長凳》的設計上,取樣五種不同的木心材質,加工堆疊,輔以細膩的工法,挖空,刨雕,加入人體工學考量,美麗又不失機能。 (Photo Credit:Toyo Ito & Associates, Architects)

不斷蔓生的植物系餐具
 
MU 在日文中代表六邊形的「六」,伊東替居家用品品牌 Alessi 所設計的《 MU 系列餐具》,以日本傳統的筷子作為靈感發想,包含刀、叉與湯匙等一系列西式餐具,從細微之處,透露高端餐廚美學,讓人好想擁有!仔細觀察每個物件,可見其鋒利,但仍有敏銳而優雅的觸感;線性造型,但卻有著植物的有機形態,伊東大師對美學的堅持在家具上也絲毫不懈怠。


這次「MU」系列特別選用高級餐具材質「18 / 10」不鏽鋼,不僅耐酸鹼也抗腐蝕,俯拾間,輝映出優雅光澤。(Photo Credit:Alessi)


一朵浮雲投映在餐桌

把建築端上餐桌!2007 日本岐阜縣產業設計中心為了振興當地傳統產業,曾經邀請 12 位日本當代指標性建築師,將建築觀點融入美濃燒陶瓷杯設計中,伊東大師當然也沒有缺席!沒有複雜的綴飾,如輕柔浮雲般的幾何造型,搭配略大的杯盤與寬敞茶碟,將日本傳統器皿的典雅美學表露無疑。




杯緣有三個不規則凸起,除了能防止滑落,更是別於一般杯子的把手設計,帶來趣味的設計表情。(Photo Credit:仁秀)
 
伊東的設計橫跨理論與實務,前衛、浪漫的美學形式,無論在建築與家具中都顯而易見。從早年對於流動性、皮膜、場等主題的傾力關注,至後期對社會互動、公眾議題的熱烈關心,你感受到伊東豐雄內心對設計,從內向到活潑的心境轉折了嗎?
 

編輯撰文 /黃品嘉

▌ 關於 伊東豊雄
伊東豊雄出生於 1941 年的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府,在 1971 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原先稱為「URBOT」,在 1979 年正式改名為「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早期作品帶有現代主義理性的線條,到後期大量的玻璃穿透效果。2001 年,伊東豊雄以「仙台媒體館」讓自己大鳴大放,獲得2002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終身成就金獅獎,於2013 年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的殊榮,為日本當代建築大師。

 ▌商品資訊
-《桌上的建築:12 位日本當代建築師杯碟組》、《仙台書架
 
▌購買資訊
 - 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 2 號 B1(明日聚落台北館)
 - 台中市台灣大道二段 573 號 B1(明日聚落台中館)
 
▌延伸閱讀
-【普立茲克大師與他的家具們】功能 VS 務實!高科技派建築大師 Norman Foster 的實用美學
-【普立茲克大師與他的家具們】迷戀材料的無限可能,瑞士建築團隊Herzog & de Meuron翻玩結構
-【普立茲克大師與他的家具們】穿透生活的靜謐風景ーSANAA 沒有說出口的溫柔告白
-【普立茲克大師與他的家具們】雪梨歌劇院是一生無解的設計夢,家具也能帶著「海派」詩意的 Jørn Utzon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