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簡單的往往愈見其不凡,在極簡主義的堅持原則之下,澄澈的心靈直白地表述已不需要過多的遮飾,透白的設計也透露對空間的呼吸節奏,擾亂的心緒,在亮澄澄的陽光灑落之下,逐步蒸散。
在極簡的國度裡,無色彩成為心靈淨土的內心對話,高度極簡精神下,對我們生命定義之基礎狀態,留下自我獨白與無限的想像空間,當對應光影時,形成光影與稱之為無色彩的白色、灰色,演繹出一套留白與光影的劇本。

或許有人說,極簡看起來單調,不如說其實留白所要表現的就是一種單調,不夠單調,或許就沒有資格稱為極簡主義了,因為太多的外加而裝飾出來的設計,過多的華麗與陳設,就像一場已經告訴你結局的劇本,但極簡卻留下了很多屬於人的思考空間,留白是一種開放式的劇情,可以隨之我們的心靈,任意的幻想,它的高度在於我們內在希望給予它多高,它就能多高,因為白是一種留白式的思想,我們可以在白裡留下空格或加註更多的白色思考。

極簡主義 (Minimalism) 與稱之為簡約的設計更有所不同,是於第二次世界大後之後的 60 年代所興起的一種藝術派系,它的影響在於視覺藝術的建築、繪畫、雕塑、裝置或設計外之音樂及文學等表現手法不斷的衝擊,我們則統稱為「Minimal Art」,它是一種「抽象式」思考,極簡並不想給予人性太多的心靈式負擔,並不希望以侵入式的主觀,告訴人它的好與壞,它希望觀者能參與了解,進而組構與解構、分解與重組,極簡的思考觀。

原生材是極簡的重要視覺觀,且在簡化、理性、直線、幾合與對稱上採用材質表裡原來質感,不多做過多的加強語彙,透過最為自然且能與光影與環境融合,所交錯出來的視覺語彙,而從空間視覺裡轉換元素於音樂思考上,極簡表現出重複性音節及單調的變化,長時間沉靜曲風與固定性質的雜音,或者近似的音調轉化,而極簡主義的空間或家具設計,與極簡風格音樂的對應,再與光影元素所碰撞出來的是我們的極簡思想,而極簡思想中與東方思維的禪學相呼應,自然的表現在文學思維基礎上,而文學上的極簡自然非常著重文字節約性,並以平鋪簡敘如視覺直線與幾合等對稱方式,少了華麗的詞藻,讓讀者無形中進入內容,轉化成故事角色,就如視覺極簡觀點上的入侵性一般,避免作者的主觀性讓讀者解讀時出現的沉重與壓迫,所以極簡文學是輕鬆不具特別架構文體,如生活形態或短篇散文,甚至箴言及單句等抽象形式表現出留白的文學特質。

往往我們對極簡主義最大的差異認知在於,以為它單調且不具人性,誤解莫過於它是生冷到毫無情感的,極簡來自於人內心最深層的渴望,它所代表的並不是表面所呈現出來的簡單,我們在於極簡主義中必須不斷的自省著我們對生命的純粹,極簡主義不是單調而是一種沉靜,用原生的概念與光影不斷的對話,我們必須去思考在時間與空間裡、視覺與靈性之間,尋求自我的一種展現,甚至與社會經濟、人文思考、心靈與脈動的多元結合,卻運用著最純粹的元素來展現,我們甚至可直接說,極簡主義正透過無色彩與光影,讓我們未來、未知的靈魂共鳴,它不再與過去歐洲列強下的帝國華麗文化上做結合,相反的它極力跳脫出複雜的結構及繁瑣的思維基礎,運用最簡單、最純粹、最對稱的反差式作為,讓我們獲得自省與檢討,讓我們的心靈得以進化。

曙光如同生命的方向與生機,極簡與光影跳脫了我們複雜的數理運算架構,以簡單的有機形體,創造人性思維空間的最大寬容,極簡要你返璞歸真,要你跳脫身份、無需設定階級觀點,讓人與物體存於自然環境中,當然包括你的想法、及情緒的沉澱,讓我們的一切從原點出發,無論以何種形體的展現,極簡是留白了,它白的讓你能提昇自我、不去做設定,亦是表現自我的多樣貌,及對於未來生命觀點的正向思維,從無色彩的光與影中去找到自我提昇的價值,所以極簡主義的情感是相當豐富,也不是單調的、更非生冷的毫無意義,它比起華麗主義的虛幻飄渺,未來主義的遙不可及,更值得我們去親近,甚至更值得我們去接受。

極簡它的不奢求,它的平實、它的低調,似乎越在我們這個需要平靜的年代,更表現出他的力量與震撼力,另外它的開放性,更容易去構思我們的未來及在自我架構中找到答案。

而極簡主義從不脫離黃金比例,甚至結合了光影的日照黃金比例,更呼應了我們心靈的內在黃金比,極簡在看似無設計裡,努力的去展現我們靈魂的對稱性,看似具象的實體,卻表現出抽象的思想,進一步的深入我們的內在心靈,當然的,你可想像極簡它不一定是家具或設計,它是一種極簡觀點,它可以是生活上、態度上或人際上的一種脈絡,也可以是我們的志業,更是一種銘印,或是一種宗教觀的基礎。

有那麼一天的午后,當我們看見陽光灑落在大地,光影輝映在一塊岩石上,我們的心境如同岩石邊的河流,那種最接近我們心靈的頻率,毫無過度吵雜與不確定的慌恐,我們的思維是自由的,且隨自我的意願去架構,我們稱之為極簡的靈魂高度。
極簡風格
源自 Mies van der Rohe 的名言—Less is More,一語道破以簡馭繁的設計智慧。本週專題欲探討極簡與簡約風格之間的實驗性質與實用表現異同,以及其大量留白的文化高度,進一步思索人文精神的個別詮釋。透過多位於建築與設計等相關背景的學者專家觀察之下,期待預見現代家具的未來趨勢,以及後現代設計的人性尺度。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