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能獲得普立茲克的青睞,我其實並沒有做出什麼值得一提的事。」──弗雷‧奧托(Frei Otto,1925.5.31~2015.3.9)
 
非常罕見地,今年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打破傳統、提前 2 週公布了 2015 年之得獎者──來自德國的輕型建築大師弗雷‧奧托(Frei Otto)。
 
令人惋惜的是,這位高齡 89 歲的建築大師,正巧於得知獲獎不久後辭世;而普立茲克獎單位便在他 3 月 9 日與世長辭後的隔天,旋即正式宣布這項得獎消息。這也是史上第一次,將以追綬形式來頒發此項建築界之最高榮譽。
 
1925 年出生於德國凱姆尼茲(Chemnitz)的弗雷‧奧托,是一名集建築、結構工程、土木、教師與環保主義者等技術專才於一身的創意大師,尤以「自然現象」為靈感來源的他,時常透過植物細胞、肥皂泡泡或蜘蛛網等有機型態,衍生出一個個輕型建築結構的另類觀點。就連同是普立茲克得主、身為今年評委之一的 Richard Rogers 都稱讚其結構概念帶領發展的無遠弗屆。


如果說,1967 年的蒙特婁世博是 20 世紀最成功的世博會,那麼弗雷‧奧托所設計的西德館頂亦絕對是功不可沒!由德國建築師 Rolf Gutbrod 統籌、奧托負責屋頂結構的西德館,是世博有史以來頭一遭以「帳篷」形式搭建起的國家館。其獨創的輕型結構工程,僅利用鋼絲固定、帆船用的桅杆支撐、最後再覆蓋上半透明塑料布材。而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整體搭建只花 6 個星期!(Photo credit:Atelier Frei Otto Warmbronn)

其實今年評委會選中奧托的理由,的確不完全在於他作品多寡或設計的精湛;事實上,奧托生涯的建築設計作品並不多,且心力是幾乎著重在結構力學的探討上,並利用模型來定義和測試物件構造中複雜的張力與形狀──因為奧托認為,站在環境維護的立場,勢必得開發出以最少的材料及資源,創造出建築最大的效益和價值。而此番理念,在至今大部分的建築過程中,佔有絕對重要的相關性。


弗雷‧奧托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經典設計,莫過於 1972 年的慕尼黑奧運體育場頂。由建築師 Günther Behnisch 及其團隊統籌策劃,並再次由奧托為建築屋頂進行設計。以透明壓克力打造的圓錐形篷頂,結合型態與結構強度上的創新,帶領建築界邁向一個全新里程碑。(Photo credit:Atelier Frei Otto Warmbronn)

或許是受到去年普立茲克得主坂茂的緣故,致使更多人逐漸重視建築對於環境的影響力,而讓同為 2000 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日本館設計者的奧托,其傑出的輕型結構功力,以及富有遠見的概念與思維,再度受到世人的矚目重視。


讀者們一定不陌生的 2000 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日本館,是奧托晚年最廣為人知的設計參與──他最擅長的屋頂輕型結構設計,絕對還是坂茂在建構館型時的一大功臣。(Photo credit:Atelier Frei Otto Warmbronn)


1979 年由弗雷‧奧托設計的慕尼黑動物園鳥類園區之大型篷頂,運用極細的不鏽鋼網材,為動物們創造出一個無壓迫、幾近自由的輕盈空間。(Photo credit:Atelier Frei Otto Warmbronn)

如同奧托一開始得知獲獎時的謙遜回應,他接著說:「獲獎向來不是我生活的目標,我只是盡力為了那些因災難而貧困的地方與人們,並投注我所有時間與力量來給予幫助。總之,這會使你非常快樂。」
 
今年普立茲克建築獎正巧將會在 5 月奧托生日前夕,於法蘭克‧蓋瑞打造的邁阿密新世界中心(New World Center)舉行綬獎儀式。也讓我們藉此機會,一同緬懷這位現代建築巨擘的身影吧。

編輯/黃心筠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