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資本主義逐漸滲透地球的每一寸肌理,我們習慣有大眾運輸乘載的生活,習慣積水從水溝默默消失,人們聚集到城市,城市不斷的擴張。一切看起來理所當然,但在蒙古,城市卻不是生活品質的保證。

近年隨著當地遊牧民族大量移入蒙古首都烏蘭巴托,不僅核心區域不堪負荷,位在城市邊陲的「蒙古包區(Ger district)」更飽受空屋、基本建設不足之苦。在這裡,人們缺乏鄉村社區意識,又無法享受城市便利。多數人將此地視為貧民窟,然而這個區域卻佔據了城市中 60% 的人口,且正以每年增加 3 萬人的速度持續成長。
 
曾參加201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城村架構(Rural Urban Framework ,RUF)」為了解決問題,近期於當地建造了「Ger Innovation Hub」,希望藉由建築,形成一個當地社區交流、討論未來發展的空間。
「城村架構」結合生活紋理與設計,發現鄉村的可能性
 
「城村架構」是香港大學建築學院轄下的設計及研究組織,長期關注中國、蒙古農村發展問題,在兩地參與設計多個社區建築項目,包括學校、社區中心、醫療院所、農村住宅、橋樑等,協助農村居民提升環境條件。
 
他們與各地的非營利組織合作,順著當地環境特色設計建築,也曾多次參與多個國際型展覽,探討城鄉發展議題。如2016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他們曾以「settling the nomads」為題,討論遊牧民族與都市化交織的關係。


2016年威尼斯雙年展的「settling the nomads」,1990年代蒙古實施經濟改革後,大量遊牧民族湧入城市,環境與居住問題隨之而來。(Photo Credit:Rural Urban Framework)
 
城市的未竟之路「蒙古包區」

其實「城鄉架構」很早就開始關注「蒙古包區」。位在城市邊界,這裡一直以來都缺乏基礎建設,牧民豎起了自己的蒙古包,開始定居選擇在此,希望讓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取得工作機會。但事實上,卻過著與原本差別不大的生活:這裡每個家戶都缺乏基礎設施,不僅必須到戶外取水、於茅坑如廁,且由於冬季氣溫驟降至-20度,缺乏供暖設備的居民多以燒煤取暖,也造成該區嚴重的空污問題。
 
在建造「Ger Innovation Hub」前,他們曾於2017年設計「Ger Plug-in」。「Ger Plug-in」設有化糞池、取水設施,是一個可將蒙古包「Plug in(嵌入)」空間的一建築原型,希望這項設計可以作為基礎建設匱乏情況下,協助蒙古包做漸進式改善。現在他們進一步希望透過空間,培養居民的社區意識。


Ger Plug-in 側邊可包覆蒙古包。(Photo Credit:Rural Urban Framework)


(Credit:Rural Urban Framework)

Ger Innovation Hub 以建築空間培養社區意識
 
在生活機能嚴重匱乏的地區,基礎設施的確是迫切需要解決問題,但除此之外,城鄉架構也發現了當地社區關係的問題。這裡的居民即使住在同一個區域,卻仍因遊牧民族的風俗習慣,而缺乏共同營造社區的意識。

但過去牧民們們隨季節遷徙,如今生活在一起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身旁的人,居民的社區意識也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關鍵。
 

「Ger Innovation Hub」設計靈感來自蒙古包以木頭為架構、外層包覆毛氈的空間。
(Photo Credit:Rural Urban Framework)

因此「城鄉架構」與非政府組織、地方政府、居民、學術機構多方合作,建造「Ger Innovation Hub」,由社會企業「GerHub」經營管理,將作為兒童課後俱樂部、職業訓練中心,及各種社區活動、討論的空間,也提供居民除了家以外的活動場所,希望利用這個空間凝聚居民社區意識。


(Photo Credit:Rural Urban Framework)
 

Ger Innovation Hub 建築內部以泥磚建,利用其吸收熱能的特性,保持室內溫暖。(Photo Credit:Rural Urban Framework)
 

因應當地氣候,Ger Innovation Hub 以「屋中屋」概念設計。建築外的PC陽光板(聚碳酸酯)牆面,在夏季時可以掀起散熱;冬季時,則讓陽光充分進入室內,讓「屋中屋」最內層的空間保持溫暖。圖中兩牆面間的空間,溫度較最內層空間低,適合讓孩子們穿著大衣奔跑玩耍。(Photo Credit:Rural Urban Framework)

若冬季戶外溫度為-30°C,室內溫度則因泥磚的保溫效果而可以上升至20°C,圖中的「inner layer」以空氣為緩衝,使溫度漸進地向外降低而可從事不同的活動。(Photo Credit:Rural Urban Framework)
 

(Photo Credit:Rural Urban Framework)
 
目前建築已建造完成,但「城鄉架構」的工作尚未結束,他們仍持續追蹤、評估當地居民的使用狀況,檢視以建築空間組織社區的可能性。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