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泰美術館與德國建築博物館合作的重磅年度大展《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7/4將正式開展!不僅只是梳理過往粗獷主義脈絡,更希望能從不同向度思索這個對於現代建築影響深遠的運動。
 
20世紀中,「粗獷主義」因搶眼「形式」而流行全球,從倫敦市中心至偏遠的新幾內亞,都蔓延著粗獷主義建築。然而除了建築外觀外,它的精神究竟是什麼?與各地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策展人王俊雄談及,我們所說的粗獷主義只是非常『模糊而空洞』的名稱,粗獷主義淪為美學與形式的外殼,可正因它玩弄『形式』,才能流行於全世界,這其實是對人類的一種諷刺。他認為思考粗獷主義建築應不僅是從美學上,更該去從建築與文化等不同向度,思索這波運動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反省!如今,這些建築面臨著被拆除的危機,若不保存,五十年後就缺少了這段建築史。「但若不想僅只是空洞的保存,就必須讓下一代人知道粗獷主義是什麼」。
 
本展覽曾巡迴至維也納、波琴及阿倫等城市,台灣作為亞洲首站,不僅展出超過百件粗獷主義案例,更特別新增 6 項台灣在地案例研究,而且這次還有超大件模型呈現建築細部結構,讓你一次飽覽這些「混凝土巨獸」在世界的脈絡,與到台灣後如何轉譯「粗獷」的建築語彙!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2017 年首度於德國建築博物館(DAM)展出,是有史以來首次針對 1950 至 1970 年代粗獷主義建築的全球性調查,同時也以「#SOSBrutalism」 對此時代的建築展開搶救倡議運動。
 
王俊雄老師說:「粗獷主義剛開始有崇高的目標,但最後卻淪為美學與形式的外殼,可正因為它玩弄『形式』,所以才可以在全世界流行,這其實是對人類的一種諷刺。」
 
「形式」讓粗獷主義的特徵易於言表,然而卻也使人時常淪落至僅記得它的外觀,而未深入探究建築的本質。今年 DAM 與忠泰美術館合作,由原展策展人 Oliver Elser 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主任 王俊雄老師共同策劃,從全球十三個地區、五項主題(Le Corbusier 的拉圖雷特修道院、# SOS Brutalism 運動、粗獷主義女性建築師、混凝土教堂、混凝土)出發,展出超過百件粗獷主義案例,如耶魯大學藝術與建築大樓、波士頓市政廳等經典建築,藉此探索彼此的關聯與變化。
 

沿著地上的彩色線條,即可發現世界13個地區與該地粗獷主義建築模型。(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策展人 Oliver Elser 、王俊雄。(Photo Credit:Kirsten Bucher、忠泰美術館)
 
亮點1:粗獷主義是什麼?24 件水泥模型、8座大模型呈現最「粗獷」的建築語彙
 
粗獷主義(Brutalism)源自法文術語「béton brut」(清水模),最初興起於1950年代的英國建築界,在二戰後百廢待興、社會動蕩不安,卻富有實驗精神時興起,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即是此風格的先驅之一。
 
此次展覽特別以 24 件水泥灌漿模型、3座3D列印模型,以及 8 座與台灣 6 所大學建築系合作製作的大型模型,透過放大其未經修飾的狂放外觀及裸露的結構體,展現極富表現力的風格特徵。


此次展出 24 件水泥灌漿模型,展現世界各地粗獷主義建築結構比例與其運用的幾何元素。(Photo Credit: 忠泰美術館
美國建築師 Paul Rudolph「耶魯大學藝術與建築大樓」模型。(Photo Credit: 忠泰美術館)
日本建築師渡邊洋治「龍之砦」模型。 (Photo Credit: 忠泰美術館)

João Baptista Vilanova Artigas 、Carlos Cascaldi 設計的「聖保羅大學建築與都市規劃學院」模型 。(Photo Credit: 忠泰美術館)

Kallmann McKinnell & Wood、Campbell, Aldrich& Nulty 設計的「波士頓市政廳」模型。 (Photo Credit: 忠泰美術館)

亮點 2:在材料與工法限制中,長出台灣地域主義的粗獷建築

粗獷主義因強調「形式」,在二戰後全球化腳步下幾乎覆蓋全球,在不同地區因應當地需求而各有詮釋手法。此次展出對於全球 12 的地區的粗獷主義建築研究,並新增第 13 個地區「台灣」的在地觀點。
 
策展人王俊雄說,台灣以非常獨特的方式回應粗獷主義。一是因為戰後資源不足,建築師調整西方慣用的建築結構、就地取材設計,如瑞士建築師達興登於台東建造的「公東高工」,因當地只有較細的小號鋼筋,而未採用傳統樑柱支撐,改以台灣相當少見的「板構造」承重,在資源不足的偏鄉,構出與世界粗獷主義接軌的前衛建築。


公東高工現況與歷史照片。(Photo Credit:黃冠智、國立臺灣博物館)
由丹下健三設計的聖心女中,因當時台灣建築技術未臻成熟,以洗石子代替日本常用的清水混凝土。建築師對於洗石子材料運用上,特別揀選較大顆、帶有尖角的石頭,在光影下呈現出粗獷主義粗礪的質感。(Photo Credit: 忠泰美術館
 
亮點 3:融入國族主義的台灣粗獷建築

此外,西方的粗獷主義透過形隨機能表達「現代感」,在台灣政治大環境下,融入了「國族主義」,將現代主義與傳統中國建築結合。如王昭藩建築師設計的「高雄市文化中心」,雖以平屋頂取代傳統斜屋頂樣式,但仍以懸挑的「深出簷」配合飛升斜樑作為表徵。

高雄市文化中心現況照片。(Photo Credit:吳耀庭)
 

亮點 4. 兩大台灣經典粗獷主義建築作品「波浪大樓」、「原中研院美國研究中心」 
 
1. 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
 
陳仁和建築師設計的波浪大樓,為四層樓高的長方形量體。波浪大樓建造的年代,台灣還處於民風壓抑、資源貧乏狀態,設計上雖無法做太大的變化,卻仍設計出西側懸挑起伏、宛如波浪般的走廊!密集的 T 字樑使得樓板得以輕薄,以僅有 8 公分厚的鋼筋混凝土支撐;波浪狀的地板則使得教室講台位於低處,桌椅位在高處,提供學生較好的上課視線。在既有的框架下,陳仁和先生巧妙地融合日本現代建築與粗獷主義的特質,轉化爲台灣戰後建築特色。

建築起伏的樓地板無論於1960年代,甚至是今日都相當罕見,經歷多年使用,其結構亟須保存。帶領學生製作模型的中國科大建築系孫啟榕老師,也因此呼籲大家關注這棟珍貴的建築,讓校方開始維護保存行動。


波浪大樓於1964 年建成,照片中間提供建築服務核的大樓,設計東方斜屋頂及裝飾,不盡符合西方粗獷主義的特質,表現出陳仁和建築師受到日本傳統建築的影響。圖為1965攝影照片。(Photo Credit: 國立臺灣博物館)

(左)圖為波浪大樓 1/20 的大型模型,另外亦展出 1/50 尺度的模型,細看建築還能發現當年陳仁和建築師特別為教室訂製的桌椅。(右)波浪大樓現況,可看出除了波形的樓地板,圍欄處同時灌漿為座椅使用。(Photo Credit: 忠泰美術館、吳耀庭
 
2. 原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
 
王秋華是戰後相當重要的建築師,曾為台灣設計多所現代化圖書館而被譽為「台灣圖書館之母」,去年更獲得第21屆國家文藝獎,是首位獲國藝獎女建築師。
 
「美國研究中心」是她於臺灣的第一個建築設計案。受到現代主義與形隨機能理念的影響,作品中展露對於柯比意(Le Corbusier)形式語彙的演繹,將建築底層挑空,使得風得以流動,回應台灣較為潮濕的氣候;材料上選用鋼筋混凝土與台灣慣用的紅磚為材,毫不掩飾的表露材質,保留粗獷主義特質,同時呼應台灣的地域環境;內部圖書館、演講廳的空間高度,更因應使用需求調整,反映出建築師對於人本、尺度感的重視,是1970 年代最優異作品之一。
 
特別有趣的是,帶領製作此模型的北科大林靜娟老師提到,當時學生們向台博館索取的設計圖是建築師在美國建築事務所繪製的,圖與現況完全不同,反映出因應台灣氣候而大改設計,而沒有了設計圖,學生們只好從就地測量重新開始,重新如實建立這座建築的資料,也讓學生對粗獷主義有更深的認識。
 
而此建築最大的特色之一大演講廳,如今因二樓圖書空間不敷使用,院方將相當具特色的斜地板鋪平,作為新的藏書空間。反映出許多粗獷主義建築,正面臨著被拆除或抹去建築巧思的危機,林靜娟老師也為此疾呼 SOS!


(左)「原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現為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雖被認為似呼應著柯比意建築新五點中「底層挑空」的元素,在林靜娟老師眼中卻更似東方「高腳樓」的特質。(左)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的大演講廳歷史照片。(Photo Credit: 吳耀庭、國立臺灣博物館)
 
北科大建築系老師分享了製作過程中有趣的小故事:在「原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模型選材上,學生們以通常作為「草模」的「灰紙板」製作,視覺質感與混凝土相似。然而灰紙板材料較脆弱,在製作過程中因建築本身跨距大,必須置入鐵條支撐,因而造成邊角磨損,學生們最初選擇以磨砂收邊、粉刷,但最後卻因如此修飾違反粗獷主義精神,而被策展人王俊雄老師下令重做!(所以這是學生們嘔心瀝血的第二版本呀!)(Photo Credit: 忠泰美術館

柯比意的拉圖雷特修道院被視為粗獷主義的起點,此次亦展出粗獷主義相關書籍。(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是忠泰美術館繼《代謝派未來都市展》後,以完整時代脈絡建築思潮的展覽,兩場建築展皆是二戰後相當重要前衛建築運動,今日時代更迭下,粗獷主義與代謝派建築皆面臨著拆除危機。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表示:「這兩個展的意義不僅是建築史的回顧而已,而是企圖透過引介影響全球的前衛建築思潮運動,從主流之外思考多樣性,並聚焦建築與社會、時代不可分割的關係。在疫情嚴峻的現在,期盼透過城市發展的對照,反思全球化發展至今的影響,並回望歷史,重新思考突圍而出的未來策略。」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