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火紅的動畫短片《東西的故事》製作人Annie Leonard曾經說過:「我們的問題不只是消費東西,而是我們用的東西已經遠比我們應得的東西還多。...當資源變成商品之後,我們卻沒有付出真正的代價。」
 
當我們都在大呼「環保」、「永續」口號時,你是否曾想過自己的消費與生活周遭環境的關係?是否了解每天丟棄的商品,像是塑膠袋、紙箱、衣服、紙張等,這些東西背後的故事究竟是什麼?而這些思考可能都牽動著我們未來的城市生活。
今年C-LAB年度大展「城市震盪」將原空總基地模擬為一個都會中的微型城市,分為污痕、複式與循環三大子題,其中扣合物質流循環議題的動態展演計畫,由德國柏林建築師及各類跨領域專家所組成的raumlaborberlin團隊,與超「野」策展團隊「草字頭」共同執行。

受到汙染的泳池化身為大學生們的聚會場所?無人敢靠近的廢棄地鐵站變身為臨時性音樂廳?這些充滿創意狂想、又兼具社區意識的作品,都是由raumlaborberlin所設計!這個總是勇於挑戰傳統建築思維的實驗性團隊,在建築界中相當獨樹一格!他們關注當代建築學和城市議題,但呈現手法不僅限於建築、裝置,更透過各種研討會、工作坊、社會介入演出等方式,批判主流建築的生產模式。曾經於2009、2011年入圍建築界大獎「密斯‧凡德羅歐洲當代建築獎」(Mies van der Rohe Award),並於2018年,拿下全球永續建築大獎(Global Award for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這次raumlaborberlin與草字頭經過在地調研,體驗台灣各種質流的軌跡與變遷,挑選出台灣三個地點「基隆漁港」、「桃園埤塘」、「雲林淺海養殖場」,聚焦在資源、價值、需求的流向(Flows),並將他們的田調結果轉化為具表演性的空間裝置「循流劇場」。
 
循流劇場安排了三段不同的旅程,並隨機安排參加者的路線。與其說是劇場,其實更像是一場跑酷!

在團隊引領下,觀眾猶如參與闖關遊戲,藉由親身體驗彷彿置身地方現場,認識並了解當今環境中的原料與消耗品的流向,透過劇場練習觀察、傾聽、連結、提問與反思該如何面對被我們破壞的生態、以及因為過度消費而產生的龐大垃圾量。


由德國柏林建築師及各類跨領域專家所組成的raumlaborberlin團隊,與超「野」策展團隊「草字頭」共同執行的「循流劇場」。(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李玲玲)
 
路線一:雲林台西鄉被視為黃昏產業的養蚵苗產業所在地,產量卻是世界第六大?!
 
夜市裡的「蚵仔煎」是許多人愛吃的一道料理,但大家可曾想過,幾十塊就可以買到的傳統美食,背後卻是用許多人的心血所換來的?
 
走進劇場前,得先站在建築物外,閉上眼睛傾聽城市的聲音,就像是一種心靈淨化般,清空思緒。在黑暗的小房間裡,耳機傳來描述雲林台西養蚵人家的工作日常,用聽覺進入養蚵現場,最後一道光就像是明燈,將耳中的畫面透過視覺的真實照片映入眼前。
 
空間裝置就像是任意門,帶領民眾進入了養蚵產地的源頭,看見蚵仔如何滲入地方常民的生活,但也看見因為工業的開發,讓土地染上了其他的顏色,限縮了養蚵產業的發展。團隊也特別安排了剝蚵的體驗,邀請我們在親手剝蚵的過程中感受鮮蚵的得來不易;剝好的鮮蚵在現場被製作成一道道的蚵仔煎,用珍惜的心吃下肚,吃得不再只是單純的蚵仔煎,還有更多土地的味道。


團隊也特別安排了剝蚵的體驗,民眾在親手剝蚵的過程中感受蚵仔的得來不易。(Photo Credit:C-LAB)


空間裝置就像是任意門,帶領民眾進入了養蚵產地的源頭。(Photo Credit:C-LAB)


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蚵仔的得來不易。(Photo Credit:C-LAB)


雲林口湖鄉成龍溼地原是地層下陷區的農地,逐漸轉變成濕地後,擁有豐富生態資源。(Photo Credit:C-LAB)
 
路線二:桃園 「千埤之鄉」竟然可以變成超大淨水池?
 
有「千埤之鄉」之稱的桃園,最多曾有將近一萬口的埤塘,負擔著台地農業蓄水灌溉的重責大任,但在隨著都市化過程中逐漸銳減,如今只剩下2,851口埤塘,團隊用育苗盆作為埤塘意象,並提問如果串起這些埤塘,能不能成為一座超大淨水系統?
 
這不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透過現場的田調影像,可以發現在桃園其實已經有專家在嘗試這個生態計畫,例如透過種植天然鳳眼蓮(布袋蓮)吸收重金屬,改善埤塘水質;或是透過鋪滿卵石,過濾水中雜質,重新復育埤塘生態。透過這樣的生態計畫,提供民眾重新思考廢棄埤塘在現今社會中,可以如何被重新自然利用並永續發展。

 
團隊用育苗盆作為埤塘意象,並提問如果串起桃園的埤塘,能不能成為一座超大淨水系統?(Photo Credit:C-LAB)


桃園最多曾有將近一萬口的埤塘,如今只剩下2,851口埤塘,目前已有專家嘗試重新利用埤塘並永續發展。(Photography by benjamin foerster-baldenius)
 
路線三:基隆 不可回收的漁網,如何一步步造就海洋浩劫?
 
你曾想過我們平常吃的魚,是如何捕撈上岸的嗎?你又知道每次漁夫收網時,有多少垃圾在其中嗎?

根據一位基隆漁民的說法:「海上捕魚時,捕上岸有1/3有機廢材、1/3塑膠廢材以及1/3的魚。」

海洋垃圾到底是怎麼流入大海的?塑膠牙刷、原子筆、尖叫雞玩具...這些都曾出現在海洋垃圾之中,團隊引導民眾思考,藉由參與民眾彼此來回不斷提問,思考這些物品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認識東西背後的故事,也是一種改變的契機。

  
穿過紅色漁網編織的籠洞,這一刻民眾彷彿成了魚兒般,從漁網中流進下一個空間。(Photo Credit:C-LAB)
 
走入地上佈滿漁網的空間,眼前影片正敘說著漁網的一生,呈現從製作、應用,到被使用後的命運,同時更點出廢棄漁網難以處理的困境!透過影片,可以看見老師傅用布線、尼龍親手編織漁網;漁民出海捕魚後,修剪帶回來的漁網,分類成「可回收」及「不可回收」。

其中,不可回收的漁網,大多是為了增強堅韌度、而防腐再加工的漁網。草字頭創辦人Frank(黃偉倫)分享田調過程中的觀察:「尼龍漁網可被回收再利用,但那些被加工的魚網,目前找不到回收業者可以處理,而這些廢棄的漁網只能被堆放在廢棄區域,至今依然無解。」人類的慾望,在無形中重重傷害了我們的地球,而如今正是必須重新省思的時刻。


在佈滿漁網的空間裝置裡,看見各式各類的漁網在漁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李玲玲)

 
廢棄的加工漁網難以回收處理,只能擺放在廢棄區域中。(Photo Credit:C-LAB)


棄置場的廢棄物,當中也包含了加工漁網。(Photo Credit:C-LAB)


閉上眼睛傾聽城市的聲音,就像是一種心靈淨化般,清空思緒。(Photo Credit:C-LAB)

「循流劇場」展演雖然已告一段落,但這些空間裝置被保留下來成為靜態展演,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以後,不妨可以趁展覽期間,親自前往去體驗、感受一番,一起思考未來的生活、未來的城市。

▌「城市震盪 City Flip-Flop」 
展期:10月5日至12月8日,週二至週日 11:00-18: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免費入場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展區:服務中心、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圖書館展演空間、A棟宿舍、舊辦公大樓、戰情大樓、中正堂展演空間、崗哨、部分戶外區域


延伸閱讀|
藝術家的城市狂想!空總 C-LAB 主題大展「城市震盪」開幕

編輯/李玲玲、彭永翔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