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狂飆的旋風,中國電影也颳起大片風潮。小成本獨立電影在夾縫中求生存,電影中的底層生活更難見天日。曾幾何時,這些描繪底層生活的電影在社會主義的旗幟下引吭高歌,如今已瘖啞失聲。今年入圍金馬獎的《鋼的琴》重新為底層故事發聲,以小成本關注底層社會的作法在中國引起不小討論。這個以懷舊和黑色幽默形繪底層人物的電影,不僅帶出舊時代的集體記憶,也帶出當前中國社會所面臨的議題。   
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開啟了中國電影的大片現象。資金的湧入、人才的聚集打造了亮麗的中國電影景象,甚至連續七年打敗好萊塢電影於中國的票房。發展至今,大片現象的發展卻出現弔詭的現象:電影不約而同地以歷史題材為背景,鮮少碰觸現實;而以現實為題材電影,則又以展示中上階層生活之姿出現。長期以來,以底層人民生活為背景的寫實主義,是中國電影電視劇的重要表現手法;然而,底層故事卻逐漸在資本堆積的大片風潮中退位。
 
從底層說起
 
從法國盧米埃兄弟的紀錄短片《工人離廠》開始,底層人民的生活在電影中成為重要的題材。放在中國的脈絡下來看,改革開放後社會變遷下的底層生活,更成為導演們關注的焦點;如1989年謝飛的《本命年》中無所事事的青年、1990年吳文光的紀錄片《流浪北京》中的北漂、1990年張暖忻的《北京,你早》中的公車司機、2001年寧瀛的《夏日暖洋洋》中的計程車司機等,都帶出了不同的社會底層敘事。
 
在目前大片風潮當中,《鋼的琴》的出現顯得難能可貴。故事敘述1990年代中期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之後,下崗開始成為時代的關鍵詞,東北某工廠職工因此散落在社會底層生活,或以詐賭維生,或以配鎖為業,或圈地挖鋼鐵掙錢。主角以婚喪喜慶的樂隊演奏兼主持人維生,妻子與做假藥致富的「成功人士」外遇,衣著光鮮亮麗,已非昔日的基層職工。電影的焦點在於兩人協議離婚爭奪小孩撫養權的過程。他們的小孩喜愛鋼琴,也表明誰能給她鋼琴就跟誰。為此,處在社會底層的父親與昔日的工廠同事,重回廢棄的工廠,開始製作鋼琴以爭取撫養女兒。
 
如果從張藝謀引燃大片風潮算起,以社會底層為題材的電影大抵包括賈樟柯的《任逍遙》(2002)、《世界》(2004)、《三峽好人》(2006)、《瘋狂的石頭》(2006)等,紀錄片則有長達九個小時的《鐵西區》(2003)。這幾部電影分別觸及到中國不同地區的底層社會故事,《任逍遙》中的山西大同、《世界》裡的北京、《三峽好人》因三峽工程建設而拆遷的古鎮乃至《瘋狂的石頭》當中的重慶。其中,《鐵西區》與《鋼的琴》有相互呼應之處,兩者同樣以東北為背景,而鐵西區特別是社會主義時期重工業發展的核心區域。工廠、煙囪、火車、管道等都是東北工業重鎮最重要的裝置。此外,東北工業重鎮的打造過程中,蘇聯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蘇聯的援助、中國留蘇學生的派遣,乃至蘇聯工業生產模式的建立等,都是東北工業重鎮的另一道風景,也是影像中的背景。
 
工人的集體記憶
 
如果說《鐵西區》以社會史詩的手法記錄鐵西區的變化,那麼《鋼的琴》便是以劇情片的方式呈現如此景況下底層人物的生活。在這裡,《鋼的琴》與其他幾部電影相互呼應,而這些呼應也正帶出當下中國社會所面臨的議題:在經濟發展為總體目標的情況下,大量的城鄉移工、殘酷的國有企業改革、既有的生活社群,在開發的名義下被摧毀,以致金錢成為整個社會的標準等問題。在《瘋狂的石頭》那裡,故事起源於國有企業經營不善,廠長只好以展覽寶石自謀生路。廠長想保住的工廠其實就是家園,就像《鋼的琴》中留學俄羅斯的退休工程師想保住工廠的煙囪一樣。如同這位工程師號召保留煙囪時的慷慨陳詞:「對有些人來說,它是成長的記憶;但對有些人來說,它僅是煙囪,應隨時代的變革拆除。在現代化的亮麗口號下,記憶甚至家園如何維繫成為根本的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主義中國底下的工廠,並非僅是一座工廠,包括職工的分房與其他福利措施等,工廠都一手包辦。工廠就像一個大社區,是一群人的集體記憶,而這樣的記憶與生存方式,在國有企業改革的步伐下逐一被拆解。拆解之後,懷舊與黑色幽默的語言成為底層小人物的出路。《鋼的琴》中最精彩之處,是昔日工廠職工們決定重回廢棄工廠製作鋼琴齊聚KTV這一幕。在這個場景裡,流傳於1960年代的經典歌曲〈懷念戰友〉又被唱起。只是讓這些人再次聚合的,不再是為了工廠的生產指標;讓這些人激昂的,是現實中無處找尋的昔日工廠工人們的團結感。更重要的是,再次唱起這首歌的空間也僅剩下KTV。
 
《鋼的琴》以小成本關注底層社會的作法,在中國引起不小討論。當大片有意無意與官方意識形態巧妙扣合,並成為巨星與資本打造的華麗演出時,人們眼花撩亂地沈醉其中。不過,幾年下來,觀眾已感疲乏。大片銀幕裡的中國與小成本電影中的中國相較,到底那一個才是真實的?電影不只是一樁生意,也應該是現實生活的再現。 

編輯/龍傑娣
▌《鋼的琴》
| 2010 | 中國 | 35mm | Color | 105min | 導演、編劇 張猛 | 演員 王千源、秦海璐、張申英、田雨

▌張猛
1975 年生於中國東北,1999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電影作品有《耳朵大有福》(2007)、《鋼的琴》。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