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演員在如河流般安靜空闊的舞台,踩在巴哈的十二平均律的音符上,行走、獨白、對答,錯落有致。這是「2012新點子劇展」中柏優座的《變奏巴哈—末日再生》,由楊景翔執導,經典重現1985年賴聲川的作品,以音樂為主要線條,分為三個樂章,串織回憶、當下、未來,人生的所有境況全被精彩地收攏在時光的悠悠長河裡。本戲將在本週五(12/7)起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連演三天。
「所謂戲劇,就是『這裡與現在』。」

正如法國重要導演亞莉安‧莫虛金(Ariane Mnouchkine)將戲劇視為一種當下的藝術,穿透光陰餘燼,不斷尋覓與觀者的深層連結,本屆新點子劇展由學者于善祿策畫,回望從We到Wii世代,過往30年的台灣現代戲劇,挑選1980、1990、2000不同年代別具意義作品,交由新生代導演重新詮釋,探尋經典作品與當代社會的撞擊火花。首檔演出,由近期備受矚目的劇場創作者楊景翔,將1985年導演賴聲川帶領戲劇學院學生的集體即興創作《變奏巴哈》,以嶄新面貌,再次帶回觀眾眼前。

 
1985年由賴聲川規劃、領導的即興創作《變奏巴哈》在國立藝術學院演出,當時由羅北安、梁志民、鴻鴻等人挑梁演出。(Photo credits:表演工作坊)


近年以懷舊題材《寶島一村》掀起兩岸熱潮的賴聲川導演,20多年前即以大膽前衛的《變奏巴哈》震撼劇壇。援引巴哈十二平均律音樂結構入戲,由24位演員衍生出40多個角色,交織出一幅幅走馬燈般的人世即景,彷彿賦格曲式,讓不同旋律彼此模仿、追逐、問答,從而拼湊出殷殷相望的眾生樣貌。嘗如賴聲川的創作自述:「在那些幾何性的樂句中,彷彿呈現了千變萬化的複雜人生,而複雜的人生卻又化成那簡單的幾何性音符。巴哈的音樂是沒有情節的,甚至於情感都不容易捉摸得到,但到最後,似乎一切能說的,全在那精簡的音樂中說完了。」

「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所形塑出的都市生活,幾乎跟現下社會如出一轍。」導演楊景翔在回看《變奏巴哈》劇本時說道:「來到一定年紀所需面對的家庭與情感負累、對生命感到困惑轉而求助玄學命理、期盼藉由電話聯繫彼此卻又頻頻錯過,觀眾能在劇中不斷找到與自身共鳴的片刻,甚至自己就參與其中。」趁今年7月短暫假期走訪印度,景翔望見安靜而悠緩的恆河,默默含藏所有生死,讓他恍惚想起那條切穿台北盆地的河流,印象畫作般,日夜收攏兩岸的喜怒哀樂與人事更迭,激發他以「河流」概念重新切入《變奏巴哈》。  


(Photo credit:表演工作坊)

因此,不同於舊作以幾何球體方塊來營造視覺張力(上圖),《變奏巴哈—末日再生》延續河流概念的舞台發想,讓兩旁觀眾凝望中央長型簡約舞台。當12名演員齊步行走,或遲或緩、或疾走向前、或思索停頓,身影錯落間,娓娓道出話語,襯托舞台兩端壓克力鏡面,閃現出波光粼粼的水紋意象,更讓這輪番講述的私密故事,如一段段開展不輟的浮世繪卷。

 

重製《變奏巴哈》,楊景翔坦言最困難之處在於劇本初始性質。集體即興而成的文字結晶,往往都與演員自己有著難以分割的貼近血肉,一旦時移事往,當新一代演員重新面對眼前文字,難免疏離陌生。為此,導演與工作夥伴進行了大量探索與發展,試圖勾勒出潛藏在角色面貌下,隱隱留存的生命譜系。然而這樣浩大工程,端賴彼此熟悉信任,方可坦誠交流。楊景翔試舉演員陳婉婷為例,多次合作建立的情誼與熟悉度,讓他可安心分配麻豆地方出身的婉婷,以台語唸出劇中人寫給自己逝亡阿爸的信,於舞台上再一次投射出動人的情感肌理。

故事匱乏的年代,新生代導演們往往需要身段更加靈活,出入不同創作領域,從中延續並尋覓自己的創作道路。是故從創作社《拉提琴》引人發噱的山寨版豪斯醫生、2012客家電視台「阿戇妹」金鐘最佳編劇入圍名單,到甫落幕「日本演劇人協會」所舉辦的「亞洲導演競賽」,觀眾都可窺探到導演楊景翔的不俗成績。然而走了這麼一大圈,在被問及劇場最吸引人之處為何時,景翔笑笑說道:「和演員們窩在一起磨戲,深入認識人的本質,雖然你知道鐵定賠錢,但那真是浪漫到不行!」

編輯/張慧慧

2012新點子劇展《變奏巴哈—末日再生》
演出時間:2012.12.07~12.09
演出地點:兩廳院 實驗劇場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