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尼‧克雷格(Tony Cragg)是英國當代極具分量的雕塑家,他重新定義了雕塑作品可能的發展形式,於1988年獲得英國當代藝術指標泰納獎的肯定,也是首位在羅浮宮舉辦個展的在世藝術家,更被讚譽為亨利‧摩爾(Henry Moore)接班人,因此,他在當代藝術的重要性從這些頭銜、獎項便不難推之。

而東尼‧克雷格的雕塑作品,從早期以現成物排列、堆疊,到後期的扭曲、旋轉,抽象的外觀中又藏有具象的細節,讓觀者可隨著那造型獨特的雕塑作品或停或走、或前進或後退,注入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感受,並從中編織出屬於自身想像力的奇妙世界,而這正是東尼‧克雷格作品的無限魅力。而今這位聞名國際的雕塑家大型個展「東尼‧克雷格:雕塑與繪畫展」,正於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中。
當代英國新雕塑大師——東尼克雷格
 
時空倒退回半個世紀以前,1960年末期,一位擁有機械、科學背景的青年,正滿懷雄心壯志的轉向藝術的道路,大步前行。那時候的歐洲動盪不安,法國、捷克、波蘭等地相繼發起革命與抗爭,英國國力大不如前,疲態盡露的周旋在香港的改革、北愛爾蘭的叛亂與工業經濟衰退之間。信仰遭受動搖的藝術家們,紛紛對既有的政府、產業、文化體系,甚至是藝術的個人表達發出質疑之聲。而此時,貧窮藝術在義大利崛起,鼓吹著藝術革命、解放傳統的口號;1971年,杜象帶著他的小便斗雕塑出現在眾人眼前,霎時間驚愕喧嘩聲四起,從此藝術的發展開始無可限量。
 
1980年,一批鼓吹雕塑新精神的「新英國雕塑」生力軍誕生,青年東尼‧克雷格便是其中的成員之一。他們利用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材料、材質做為創作的根本,重新思考定義物件、雕塑及藝術的本質,發展出多元豐富的雕塑新風貌。而這股潮流,更深刻反映了英國當時發展過剩的都會環境,以及消費性文化導致的庸俗浪費。團體中的成員今日幾乎都成了炙手可熱的當紅藝術家,包括也同樣拿過泰納獎的卡普爾(Anish Kapoor)、歐彼(Julian Opie)、狄肯(Richard Deacon)、葛姆雷(Anthony Gormley)等人,而其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就屬幾乎可與英國人心中的國民英雄亨利‧摩爾(Henry Moore)齊名的東尼‧克雷格。

    
左圖:操控 青銅 2010 215 x 240 x 190 cm 
右圖:赤緯 青銅 2004 240 x 231 x 360 cm

 年少的轉向,毅然走上藝術之路
 
擁有機械、科學背景(父親是航太電子工程師,克雷格高中就擔任橡膠生產實驗室的研究助理,也在沖壓鑄造廠上夜班)的克雷格,在1970年秋天進入溫布頓藝術學院就讀,雖然他選讀的科系是平面繪畫,但在一開始他的創作就散發了濃厚的雕塑與材質語彙。此次「東尼‧克雷格:雕塑與繪畫展」中展出的最早作品是同年的創作《馬鈴薯頭像》,克雷格利用簡單的塑膠製五官,在馬鈴薯上組合拍下一系列的攝影照片,童趣質樸的手法,其實也透露了克雷格的創作核心:用不同的角度觀看物件,活絡填充在物質與人類之間的空間。
 
克雷格早期的作品大多都是以攝影的形式所記錄下來的行為創作,例如將在海邊撿拾到的物件在沙灘上排列組合,便是這時期的嘗試創作。克雷格與同期的理查德.朗(Richard Long)是同窗兼好友,兩人對自然與人類存在之間的探索同樣著迷,不同的是,朗繼續走入更浪漫遼闊的大自然,成為地景與環境藝術家,而實驗心旺盛的克雷格則拆解了自然與人造的疆界,埋首於各式各樣的物質與不同形式的表達,一步一步築起理性與感性交織的天與地。

    
左圖:馬鈴薯頭像 Photographs 1970 213 x 183 cm
右圖:不確定性原理 木頭 1991 160 x 115 x 85 cm (Photograph by Michael Richter and Mario Gastinger)


自然物質的收藏家
 
早期的克雷格是木料、磚塊、土壤與陶瓷等自然物質的拾荒者與收藏家,他的創作始終反映著切身所處的環境與狀態。1977年克雷格搬到德國之後,轉而大量使用從萊茵河畔拾得的塑膠廢棄物創作,因為對物質的熱愛,他對這個極其普通且氾濫的材料也深深珍惜著,鮮明的《光譜》就此展開了塑膠系列的燦爛一頁,一如塑膠的可塑可變性,這些各形各狀、功能各異的塑膠碎片,鋪成一道繽紛的地上虹橋。

  
左圖:光譜 塑膠 1979 250 x 500 cm
右圖:光譜 塑膠 1985 30 x 220 x 195 cm
 
因著一股煞有其事的崇拜而生的《光譜》圖騰,克雷格彷彿替這個工業化世界的產物,導演了一場古石器或是青銅時代的神祕儀式。1984年的《非洲文化神話》(右圖)以深藍色塑膠材料在牆上拼貼成原始人的圖像,將作品標題具體的呈現在現代人的眼前,克雷格以此作品直截了當的宣告:「沒有歷史的籓籬,更無意拘泥於材質之間的差異。」他除了在創作裡納入更具象的元素之外,也漸漸脫離了地上排列的形式,彷彿演化般攀爬至牆面,再進展到更後期的直立(Free Standing)雕塑。
 
克雷格曾說過:「雕塑是很達爾文式的。」他長達40多年的創作生涯,各時期的作品之間有著相連的血脈。藉由創作過程中的觸摸與即興感受,克雷格讓物質帶領著自己的雙手,塑造出作品自身的模樣。因此在展覽中雖然各式各樣的作品共處一室,也不會有令人困惑的不搭嘎感覺,反而覺得這樣的群聚產生無比的盎然生機。
 
從1987年開始發展的《早期形式》(下兩圖),可以算是最長久的鑄模系列,這系列的作品常從一個可識別的容器洞口開始,另一個容器做結,兩容器之間像是細胞或是動物般,無特定軌道的扭轉變形,拉出一條彎曲的縫洞。飽滿膨脹的形體與內部受限的視野空間,形成內與外奇特的觀看(偷窺)體驗,兩片形似生殖器官之孔內,蘊含流轉著一股無名能量,每個人都想知道眼前這一物從何而來,如何而來,卻像面對生命之謎般,只能繞著周圍打轉,終不得其門而入。

    
左圖:早期形式 青銅 1993 60 x 65 x 60 cm(Photograph by Charles Duprat)
右圖:早期形式—聖加倫 青銅 1997 85 x 105 x 265 cm(Photograph by Charles Duprat)
 
國際獎項光環加身
 
1988年對克雷格而言,是極重要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中他不僅獲得英國當代藝術指標泰納獎的殊榮,也代表了英國前進威尼斯雙年展出。《大教堂》就是曾在泰納獎展覽展出的作品之一,堆砌起鋼製圓盤,僅僅仰賴地心引力組合起一座座哥德式尖塔,這是克雷格以現成物堆疊出另一個物件的樣貌的典型創作手法。深受義大利貧窮藝術啟發的克雷格,對現成物的運用不僅顛覆了雕塑的傳統,更以此消除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隔閡,藝術不再高高在上,而就在生活的俯拾之間。而他突破創新的雕塑語彙與觀點,也為英國藝術史寫下亮眼的一頁。
 
彷彿人類的發展越穩定一致,克雷格的創作就越發豐富多樣,表面滿佈著骰子的《分泌物》,奇特形體中極醒目的陽具形狀,詼諧地點出機會在生殖中扮演的角色;1990年的作品,如像是蜷曲著的《康康舞》,以及《有孔蟲門》的皮膚孔洞,皆帶有更強大的生物性指涉……。
 
我們的生活、居住的房子、飲食、使用的器具、電腦,還有正在觀看的文字,都是經過多麼周延的計算與規格化,但是克雷格還想帶人們看看更豐富浩瀚的世界,頑強抗拒著已經氾濫成災的簡化公約數,在他的手中一件又一件的新物種誕生。他就像是一位實驗科學家,以雕塑創造出多元而充滿想像意念的新物種,可別忘了,他正是因為熱愛畫畫藝術大過於做實驗,進而踏上了這條無所限制、變幻無窮的藝術之路。

    左圖:起居室(局部) 蝕刻版畫 2000 41 x 50 cm 
中圖:操控 蝕刻版畫 2006 32 x 40 cm 
右圖:面朝森林的房間 石版畫 2011 40.5 x 50.6 cm

編輯/劉宏怡

緊接著,下一篇文章〈東尼‧克雷格(Tony Cragg)讓思想舞動在形體之上(下)〉將帶領讀者認識克雷格最受大眾喜愛的系列作品「理性的存在」,並透過文字瞭解這位英國當代雕塑大師在材質上的嘗試,如何讓看似單調沉悶的工業材料,透過藝術家之手,變成極有詩意的雕塑作品。

▌東尼‧克雷格:雕塑與繪畫展
展覽時間:2013.1.12~3.24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

▌延伸閱讀
東尼‧克雷格(Tony Cragg) 讓思想舞動在形體之上(下)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