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前一篇「解讀日本代謝派的誕生」和代謝派未來都市展策展人八束はじめ教授的專訪後,大家應該更清楚了解代謝派的起源和生成背景了吧,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參與代謝派運動的建築師們創造了哪些知名的建築作品,第一位是日本代謝派運動的領導人物丹下健三,大家一定想不到,原來在台灣北部還能發現丹下大師的蹤跡喔。
從微型空間裝置、高層建築到大規模都市規劃,在新陳代謝論(Metabolism)繁花盛放的1960、70年代裡,代謝派建築家們透過各類型的空間操作熱切地提出建構理想都市的創意,而領導著整個代謝派運動的啟蒙者和領導人物,正是設計了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國立代代木競技館(Yoyogi National Gymnasium)和富士電視台大樓等重要作品的日本戰後建築家丹下健三(Kenzo Tange)。

 
 
丹下健三 45 歲時設計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位於日本東京涉谷區代代木公園內,是為了 1964 年於東京舉辦的奧運所興建的游泳、籃球運動場館,可說是代謝派運動展開後且日本經濟達到頂峰時期的作品,採用雙重鋼懸吊鋼屋頂構造,由兩根混凝土大柱所懸吊的銅纜,再鋪上由鋼纜連結鋼筋混凝土之水平穹孤,造成整面覆蓋的大屋頂,第一與第二體育館加起來可容納約 1 萬 6 千人,目前大多做為室內運動或演唱會的場地,更曾獲得世界奧運協會體育建築大獎。

 
丹下在台灣也留下了設計案例,1965 年他為「聖心女子大學」所設計的校舍(現為八里聖心女中的修道院),校園全區配置包括教室、圖書館、教堂、宿舍、講堂等,但因後來大學辦學日漸嚴苛,建校計畫受挫,實際上蓋出來的只有餐廳、橋廊、行政與宿舍三棟,大概只有原計畫的三分之一左右,所留下來的現做為學校靈修中心修道院的建築,被聖心人暱稱為「船屋」,建築主體以圓弧型為主,修道院與宿舍的外觀由洗石子材質構成,至今仍吸引不少國內外建築迷到訪參觀。

丹下健三│靜岡新聞‧靜岡放送東京支社

丹下健三曾於1967年在台灣完成了聖心女中(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當時原預定設立聖心女子大學)的校舍設計案,而和這座校舍建築同時期落成的作品,則是位於日本東京的靜岡新聞‧靜岡放送東京支社大樓(如右圖),這件大樓作品可視為丹下健三1960年代初期提出的巨型城市系統規劃構想「東京計畫1960」中辦公建築的局部微縮版,大樓主體佇立於高架道路旁的街廓尖角基地上,並以代謝論設計手法裡常用的巨型核心構造,支撐起向外懸挑的方形建築量體,使建築對都市土地形成較小的覆蓋面積,當然這座建築也令人聯想及丹下健三的學生磯崎新(Arata Isozaki)於1960年所提出「空中都市─新宿計畫」的建築型態風格。

而同樣於1960年代受丹下健三影響的另一位代謝派建築家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他在2007年過世前不久完成於日本的東京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有著彷如柔軟披風般的外牆,建築外觀通透明亮、俐落簡約的連續曲面玻璃帷幕,也令人聯想起1970年代他以「新陳代謝論」思維,提出那些在天空不斷增殖繁衍的建築作品,這些作品彼此間在建築型態上的天壤之別,也似乎能讀出黑川紀章隨年紀增長所反映在創作上的轉變。



 
佔地 3 萬平方公尺的的國立新美術館是黑川紀章 2007 年完成的設計大作,這個位於東京六本木區的美術館,以波動起伏造型的玻璃帷幕構成壯麗建築外觀,正面玻璃窗為建築內部帶入充足的光線,不帶能省電也能創造內部多重的光影變化,在設計上,黑川紀章使用了慣用的圓錐元素,像是入口的圓盤連接三角錐,以及在大廳為空間帶來壯闊感受的兩座倒圓錐體(如右下圖),在倒圓錐的頂部更分別設置了咖啡廳與米其林三星餐廳。 
 
黑川紀章│東芝IHI館、中銀膠囊大樓
 
在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上,黑川紀章發表了3件落實代謝論觀點的空間作品,其中東芝IHI館(Toshiba IHI Pavilion)採用了約1400個的三角形立體構件單元,架起一座向四周蔓延生長的大型結構體,結構體中央懸吊起一座橘紅色的劇場空間,代謝論強調有機生長的美學型態在這件作品裡表露無遺,而他另一件以代謝論為基礎所發展的實體建築,是位在日本東京銀座、完成於1972年的著名作品──中銀膠囊大樓,對應經濟高度發展,致使都會區謀生的外來人口增加,及都市上班族生活模式的轉變,黑川紀章在這件作品中一反家庭成員共同生活的住宅模式,而是以長方體的預鑄模具構成提供個人或單身人士使用的基本生活空間,整座大樓提供約140戶居住單位,並以吊掛、插接方式進行施工組裝,形成垂直的都市群落,這些艙體(膠囊)圍繞的中央區則是樓梯、電梯等垂直動線空間,每一個居住單元內所需的睡眠、盥洗、烹飪、工作等功能之設備一應俱全,空間領域的個別性、隱私性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黑川紀章代謝論的具體展現──「中銀膠囊大樓」基地面積只有 400 平方公尺左右,地上分別為 11 層和 13 層,地下有 1 層,建築以 140 個方塊體的艙體著附在鋼筋混凝土建構核心筒之上,每一個方塊體都是一個居住單元,甚至都是可以整個拆下來修理的,膠囊的尺寸只有寬 2.68 公尺、深 4.18 公尺,卻廚房衛浴設備、儲藏空間及單人床一應俱全。
 
菊竹清訓│博覽會塔
 
菊竹清訓(Kiyonori Kikutake)也是代謝派成員裡熱衷於具體實現代謝論的建築家,1960~70年代前後,他曾研究並發表了一系列海上都市的居住構想,除此之外,如何將建築往空中發展也是菊竹清訓關注的議題,他完成於1958年的自宅作品──天屋(Sky House)即是以四片厚實的混凝土牆作為主體結構系統,支撐起懸浮空中的居所空間,而另一件在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所設計的博覽會塔(Expo Tower,如右圖),從高聳的核心鋼結構體增殖出供遊人遠眺博覽會場的囊狀細胞空間,著實以建築型態揭示了代謝論所強調的生物繁衍特質,某一程度也反映了他於1958年所提出「塔形社區」(Tower-Shaped Community)等都市垂直群落的插接空間構想。

樹木的生長型態也是菊竹清訓構思垂直群落的靈感來源,他曾於1968年提出「樹狀居所」(Tree-shaped Community)的都市住宅概念,「樹狀居所」是以建築中央之主結構體為核心,向外生長出數個由梯田型態所組成的居住群落,每5個樓層形成一個基本群落生活單位,中央結構體內部則配置了提供每個居住群落使用的公園空間,形成一種綠地立體化,甚至是垂直森林的空間樣貌,而此般高空綠化的觀念,在當代的建築裡已成為常見的設計手法,菊竹清訓在1994年完成的作品「東京索菲特飯店」(Hotel Sofitel Tokyo),在建築外觀上也採用了近似於「樹狀居所」的型態概念。

 
磯崎新│空中都市─新宿計畫

黑川紀章、菊竹清訓兩位建築家至1970年代初期,仍將代謝論思維具體反映在建築設計型態上,而另一位曾參與代謝派建築活動的磯崎新,雖然並非是1960年日本東京世界設計大會(World Design Conference)上出席的代謝派主要成員,但也曾參與了丹下健三的「東京計畫1960」,並在1960年代積極的提出如「空中都市─新宿計畫」、「空中都市─涉谷計畫」等回應東京建築高度限制的巨型城市規劃作品,然而在進入1970年代後,磯崎新在實體建築作品裡則鮮少出現代謝論的風格,例如1974年完成的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北九州市立中央圖書館等作品,則是運用幾何形體的配置,強調空間的水平延伸關係,他在70年代似乎已走向另一條獨立的創作路線。
 
1960 年磯崎新提出《空中都市─新宿計畫》是在既存的城市(東京西新宿)上空建造城市,使新城和舊城共存的構想,磯崎新藉用樹的造型隱喻,以橋樑般的柱狀主體結構架起城市空間,因此脫離土地的空中之城下方將產生大量的挑空區域,減少建築物對土地面積的使用。 

 
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位於高崎市的群馬之森公園內,造型十分簡約,磯崎新運用虛實的幾何形體,讓建築均衡地像是由一個個相同大小的立方體堆疊而成,光線可穿透而過的大片方格玻璃窗,為龐大的建築整體增加了些輕盈感。

而1970年代中後期的黑川紀章,也逐漸從探討生物學特質、並仰賴工業技術來實踐的代謝派建築,走向空間的「共生」、「共存」思維,這也或許和他年輕時受過佛學教育有關,如他在1975年完成的福岡銀行總行與1978年左右完成的東京大同人壽大廈等量體厚實、形式簡約並創造大尺度半戶外中介空間的建築作品,這些強調空間內、外領域分界模糊的場域,已看不出代謝論時期的空間更替、個別繁衍的形式特質,晚年的黑川紀章更是熱衷於參與政治事務,在2007年以「共生新黨」黨主席的身分參加東京都知事選舉落敗後,也於該年因病離世。


       
黑川紀章 1970 年代之後的兩件作品,左圖為 1975 年福岡銀行總部辦公大樓,右圖為 1978 年大同人壽大廈。

編輯/洪佩君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