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學識不談,也不需深入探討,簡單按字面上的詮釋,每個人就各有見解,生活風格如此多態,單純地作出歸類也有些侷限。「簡約」到「極簡」帶來裝飾究竟是否罪惡的爭議,不過無論學問,真正生活其中的空間使用者還是該有面對居家問題的解決能力,爾後選擇符合自己眼中的美學。
設計在這十年來的確受到一般民眾重視,我記得小時候看到房地產廣告充其量就是看板及竹鷹架,然後就住了人。不似現在那麼多的建案,從國內建築師到國外大師都出現在看板上來做主角,可見得大家對美學的概念從只是原來只是審美概念,現在則是進入到運用在實際生活的環境上。

「燕瘦環肥」,美學與設計本來就是見人見智的一件事情,要如何客觀則是靠後代來評價。但形狀千百萬種,方的、長的、圓的、不規則狀的,每個人的喜好本來就不一樣,有人喜歡古典歐式,金碧輝煌,線條繁複的表現方式,有的人則是喜歡簡單低調,或是色彩鮮艷,設計在許多的專業及媒體報導下,在有形無形中,要將一個空間的視覺想像與呈現轉化成文字,讓一般讀者能夠易於了解,於是許多對於空間設計的名詞或形容詞陸續地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極簡」與「簡約」,這兩個詞,說來可能也才出現於近十幾年才成為一種流行,就像小時候沒聽過哈日族這一個詞一樣,曾幾何時原本存在於空間的設計方式一下子也流行了起來。其實我對於「極簡」與「簡約」也曾經困擾了好一陣子,兩者有什麼不一樣呢?就讓我們好好地來聊一聊。

我一向不以設計師自居地將一個設計下一個很固定的定義或是批評。我於是趁這一次也向許多朋友詢問他們對於「極簡」與「簡約」的認知為何。很有趣的是我一個同事說:「簡約就是穿比基尼,極簡就是什麼都不穿」,這個形容還真是滿貼切的,很容易想像也很容易懂。基本上來說極簡就是能少則少,極為簡單,沒有花俏沒有裝飾,是一個以線條為平衡的美感,個人覺得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先生的設計就是這樣的一個表現方式。而簡約則是用簡單的方式約制一下設計不要過於變化或繁複,這就比較難舉例來說明了,這個界限很模糊,假如我個人說是近來在台灣很知名的建築大師隈研吾先生,簡單的變化帶來一種美的感受。不像安藤先生那麼的酷,其中帶著一些些的溫馨。

我又問了另外一位朋友,他是空間雜誌的編輯,他的回答則是:「這兩者很模糊,但從文字的感受上,極簡是一種形式,而簡約則比較是一種風格」。這也是一種解釋,要多簡單才可以被稱為是「極簡」?我相信每個設計師心中各有一把尺,這很像現代藝術一樣,一整面大牆都是白的,可以稱為極簡,四面清水模的水泥牆也是極簡,假如在白牆跟水泥牆上放上一個一字型的長書架,或是掛上一台電視跟幾台機器或音響,這算是簡約還是極簡?

但不可否認的從無到有的確可以是從一種形式漸漸成為一種風格。或許在過去,大家為了顯示所謂的品味,都是以歐美型態來表彰,畢竟過去歐美是一種強勢文化,設計概念及生活美學已經溶入在現代生活當中,東方人在一種莫名的自卑裡,漠視了自己所擁有的美學概念,大量地直接接受西方的生活美感。於是過去的設計都是以繁複為主,舉個簡單的,也是大家較有印象的說法就是「瓊瑤三廳式電影」裡的風格。華麗的吊燈,大型的沙發,大紅大紫的布絨,深色的咖啡櫥櫃…,這些都很容易喚起我們的空間想像。

直到近十幾年來,歐美開始注意到了東方文化的神秘,於是歐美的設計師們反過來開始簡化他們習慣的華麗花俏,用的是一種文化精神,尤其是日本風格,那種安靜那種神秘,也算是一種經濟強國帶給歐美的一種衝擊,於是「禪風」開始風行於歐美設計表現方式,那是極簡的前哨,人要從繁複回到簡單是如何困難的一件事,就跟「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的道理一樣,等同於要將身邊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捨去,回到一種原始的情境,光是想到東西要往哪裡擺就讓人覺得很頭疼了吧!或許是歐美人士開始發現他們過於重視工業的發展後的一種反思,但這就是一種文化下的產品,而且這還是逆輸入的一種產品。

台灣在近幾年來也開始了這樣的變化,經濟的發展到了一種程度,大家開始厭煩於過度的包裝,接觸歐美設計也較多的管道,加上大家對設計開始有了重新的定位及重視,也漸漸地想讓生活由繁複回到一種簡單的方式,開始在設計上講究某種的精神層面,再也不僅僅是一種包裝,而是生活美學的追求。

不管是從「極簡」到「簡約」,或是從「簡約」到「極簡」,除了是設計的一種形式及風格之外,這更是一種生活主張的表現。而且要到這樣的境地,其實我們都是從某種程度的繁複環境及生活中,以一種漸漸捨去的方式再度走回一種原始的精神層面。從設計影響到生活,從生活回歸到精神,不管你是要極簡或是簡約,但看你對生活的要求是到哪一種程度,老實說,對我來講簡約較為簡單,但極簡就要成仙了!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