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的嚴選菁英與「OFF」的多元激昂看似對立,但其實是互相刺激、彼此不可或缺的養分。兩者並駕齊驅滋長,豐富且正面的競爭互惠了藝術的多向風貌。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絕對需保留如此互相較勁的平台,獨特的發展決定此地身為藝術重鎮的開闊胸懷。

內外(IN/OFF)輝映的摩登古城

法國的亞維儂是一座傳奇城市。中世紀時期因受教皇青睞而曾繁華一時,但隨著世代交替,它舊時代的光榮黯淡隱沒了數個世紀,直到一九四七年尚維拉(Jean Vilar)揭開亞維儂藝術節序幕,才讓這個被遺忘以久的古老城鎮再次鹹魚翻身,揚名海外。直到今天,亞維儂藝術節不僅成為國際間最重要的藝術節慶,更是表演藝術者的朝聖之地。

每年七月,亞維儂藝術節風光登場。首先是官方的亞維儂藝術節慶(Festival Avignon,廣稱為IN)盛大開幕。藝術節透過選劇委員會決定演出作品,選定世界各地菁英創作團隊,推出戲劇、舞蹈為主的大規模展演, 近一個月的表演節目,吸引了各地的文人雅士前來共襄盛舉。同一時間,另一個平行開展的外圍藝術節(OFF Avignon,簡稱為OFF)則不設限地歡迎各式各樣的藝文團體,任五花八門的新奇表演穿梭大街小巷,古老城鎮因此搖身變為繽紛多采的嘉年華會。多年以來,OFF藝術節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遊客與觀眾,帶動了表演藝術難得一見的繁盛景象,成為法國最受歡迎的表演藝術節慶。

外圍的蓬勃生命力

當年的Jean Vilar或許意想不到,今日的亞維儂藝術節能成為主流文化的繁榮盛況。事實上,Vilar的原初構想本是要開創一個在地域上、美學上都能去中心(decentralization)、不斷進行創意實驗的OFF表演節慶。就地域而言,他不選擇主流文化氾濫的文藝首都巴黎,而將藝術節重鎮的棒子交給了八百里外的外省亞維儂,並突破傳統地將舞台搬到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外庭作戶外演出;美學上,他主張經典新詮,發掘尚未知名、但實驗性質強烈的表演作品。種種反叛主流之舉,莫不彰顯他堅守次文化、獨立開創藝術成就的決定。當年他領導的「OFF」理念,從50年代的孤軍奮戰,歷經68學運的倍受質疑,隨後突破重圍、到如今擁有「IN」席之地成為國際藝術節慶。原以次文化發聲的亞維儂藝術節,不因與主流對立而磨損殆盡,反而成功地闖進主流地位,一路走來,都見證了它欣欣向榮的生命能量。

外圍藝術節的崛起也呼合了這一層道理。一九六六年安得列貝內德透(André Benedetto)揭竿起義,大聲疾呼「槍斃經典」、「把文化丟到水溝」,號召群眾抵制Vilar一手操控的官方藝術節,並走出教皇宮外,另起爐灶搬演自編自導的前衛作品,結果掀起廣大的響應。OFF精神所揭櫫「遠離教條、擁抱邊緣」的自我驕傲精神,迅速燃動支持者的熱情,短短五年內,Avignon OFF正式定名,成為與官方藝術節並置運行的盛大節慶。不同於官方藝術節嚴選表演劇目的作法,外圍藝術節敞開大門歡迎所有藝文表演,任何創作團體只要場地無虞,就可自酬自營,不限形式地自由演出。舉凡實驗劇場、默劇、馬戲、偶戲、現代舞等不同形式,不論是經典文本的變奏再現、集體創作、或是十八般武藝兼備的獨角即興演出,都是年年不缺的必備節目,花樣百出,供人掏寶。此外,OFF的演員為了自籌經費,紛紛粉墨登場、遊街宣傳,更是節慶中不能錯過的行動藝術,靈動鮮活的角色走在陣陣熱鬧聲仗中,將原本典雅的亞維儂妖魔化為表演藝術的狂歡派對。

直到今天,前往亞維儂藝術節的觀眾中,近七成都是受到外圍藝術節之名的號召,原因不外乎是其多元實驗的風格、平易近人的票價和求新求變的藝術娛樂性。外圍藝術節親民的作風,使得它得以迅速擴張版圖,從第一屆小眾的38場演出,到今年由900個表演團體提供1100個不同的節目,直線攀升的成長幅度令人歎為觀止。不少人質疑外圍藝術節是以數量取勝,但演出的藝術水準參差不齊。事實上,正因OFF對表演形式的包容性和開放度,所以能更寬廣地凝聚知名度不高、但原創力十足的優質表演團體。這些後起新秀的藝術表現絲毫不輸給IN節目策劃大會的金曲龍虎榜,反而更有機會拉近小眾藝術與觀眾的距離,引起共鳴。

對立、並置,而後跨文化

原居亞維儂藝術節主流地位的IN藝術節,受到OFF藝術節次文化的衝擊,也開始游移策劃的走向,試圖去中心地融合不同主題的可能性。然而,批評聲浪從未停過,媒體評論若不是不滿窄化的單一主題,就是批判主題過於零散,提出「若只是一味作雜燴式的拼貼,乾脆取消節目策畫單位,統統讓給OFF演出」的尖酸言論。雖有菁英藝術的閃耀光環和政府的財力加持, IN藝術節受到OFF節目淋漓盡致的多元藝術啟發,仍面臨「中心美學」跨越到「去中心美學」左右為難的尷尬局面,成為每年自問自答的課題。

同一時間,活力四射的OFF藝術節順勢成為另一支新的主流,OFF主張的次文化精神持續延燒,鼓舞著更多非主流團體參與亞維儂盛會。不論是極右或極左的政治異議團體,或是性別平權運動人士,紛紛加入爭取觀眾的離心行動。這些OFF之後的「外OFF」團體,有的從亞維儂議題切入政治批判,抨擊文化政策與政權之間的變質角力;有的攻擊節目策劃過於男性本位主義,女性意識未見生存空間。然而,旁生的次文化相繼繁生,雖然搶眼,但還不能抵得過藝術節兩位主角的光彩:對立但共生的IN與OFF藝術節。代表主流菁英藝術的IN藝術節和代表邊緣次文化的OFF節慶,兩方雖自成格局,彼此較勁誰能攻下表演藝術的新視野,但實質上卻是彼此相輔相成、並置相生:沒有IN的存在,就沒有OFF的對立誕生,沒有OFF的刺激衝擊,IN就無法受到滋養;而沒有IN和OFF跨文化的對位相生,就算不上是真正的亞維儂藝術節。

亞維儂城的古舊遺跡,因著IN與OFF節慶的兩相輝映,從黯淡中蓬蓽生輝,成為一座活力四射的藝術勝地。2010年的亞維儂藝術節已然落幕,但它持續在暖身stand by,迎接帶來更多不同藝術風貌的表演團體和愛藝人士,開創下一波藝術盛典的燈亮幕啟。

▌Festival d'Avignon
亞維儂「IN」藝術節

Festival d'Avignon Off 2010
亞維儂「OFF」藝術節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