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辦了 12 年的台北攝影節於華山 1914 創意文化園區再次啟動,十多年的時光裡,影像已經全面地包圍我們的生活,攝影似乎已如同策展人鐘永和所說的,是一個常民的生活行動,從專業到業餘、從專家走向全民,這鼓風潮更隨著數位化的推波助瀾更加擴大,在這個人手一機的時代(不管你是手機、相機或是平板 ipod 都要拍),台北攝影節的再次舉辦,不僅是為攝影藝術「讚聲」,也呈現了攝影從傳統走向數位科技的開闊視野。
在攝影工具唾手可得,拍照便利性極高的當代,影像幾乎被視為文字之外的另一種視覺歷史文件,1870 年代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曾拍攝了台灣當時的地景與人物生活影像,顯影了西方外來者的觀看目光,二戰末期、戰後更有「攝影三劍客」鄧南光、張才、李鳴鵰等台灣攝影家陸續留下富有時代意義的照片,台灣的攝影也如同美術、文學或電影運動般歷經豐富的發展歷程,重要的影像歷史文件也不勝枚舉,然而台灣至今仍尚未設立專業的影像博物館來進行展覽、修復或典藏研究,攝影作品的發表也僅能輾轉於各美術展館、微型展場或替代空間展出。
 
因此,在專業影像博物館成立之前,我們也就跟著輾轉各處看看攝影展吧!
 
由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主辦的 2012 台北攝影節以「影像新視界-數位時代圖文閱境、飽覽美好生活映像」為題,並依攝影年代、攝影家背景分為「新銳、先鋒攝影展-瞬間」、「攝影名家邀請展-永恆」、「文學家、美術家的攝影眼」、「攝影作品典藏-時間的光環」、「人文風情展」「手機生活印相攝影」等展區,尤其位於2樓的「攝影作品典藏-時間的光環」展區更是匯集了如沈昭良、全會華、吳政璋、姚瑞中、潘小俠等數十位知名攝影家、影像創作者的作品,參展攝影家橫跨海內外各個世代,使整個展場顯得議題多元繽紛。
 
兩岸影像新生代
 
如果看過美國攝影家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所拍攝那些黑白色調的巍峨山脈風景,或日本攝影家柴田敏雄(Shibata Toshio)關於自然與人造地景混合併置的影像,必定對於所謂「自然」產生別於沙龍景緻之外的另類解讀,本次新銳先鋒攝影展區的台灣年輕攝影家楊哲一,即以「山水」為題,展出一系列拍攝中國石灰石礦場風景的圖像,呈現自然地景因原料需求而緩慢地被人們無意識開採、鑿取後所塑造的另一種人為「自然風景」,又似是巨大的地景雕塑,也迥異於傳統水墨畫裡經常對「山水」所描繪滿佈林蔭、雲霧繚繞的詮釋。
 
另一位長期關注遠洋漁業相關議題的年輕攝影家盧昱瑞,則展出《關於一種揮手告別的姿態-航行三年》與《緩慢且肅靜的移動儀式》兩件曾獲得高雄美術獎的作品,盧昱瑞將原本忠實記錄岸上人們目送船員、船體離岸的觀看、告別的背影姿態,運用影像軟體捨去畫面裡的部分景物,使得告別的界線(堤岸與海面、海面與天際的邊界)愈趨明顯,更加深刻化這場儀式性的空間關係。
 
而有別於前兩位以黑白基調呈現作品的年輕攝影家,王琬瑜展出的「You and Me and Something Else-Lullaby」,則是以彩色影像呈現關於身邊友人紀實題材的作品,攝影家與被攝者親近關係下所形成的影像,又似是眾人坦承並共享著彼此的孤寂情境,透過影像的生活赤裸呈現,也跨越了表象紀實的層次,直搗人性的內在情緒。
 
大陸新生代攝影家則碰觸了包含影像工具反思、社會紀實等題材,邸晉軍的作品《濕海》與《青年》,則運用 19 世紀出現的火棉膠濕版攝影技法拍攝(該技法運用玻璃片顯影,拍照時須準備多種繁雜的工具),相較於由數位工具強勢主導影像生產的今日,邸晉軍將攝影歸返至最原始純粹的化學作用來顯影,揚棄數位機具對於時間精準度的掌控,留下不確定的、緩慢顯影的時光,而影像生產的過程似是具有某種儀式性,運用 19 世紀的成像技術來拍攝今日的海景或青年,晃若有著透過 19 世紀的目光觀看當代風景人物的錯覺。


水墨畫家李義弘及作家鍾文音的攝影作品,旁邊並搭配簡單的詩文。(Photographs by 張豪心)
 
藝術家用鏡頭感受生命
 
當習於提筆的小說家、畫家拿起相機,會產出何種影像風景?「文學家、美術家的攝影眼」主題區為我們解答了這個疑惑,台灣的水墨畫家李義弘,透過畫筆時而微觀或遠眺來描繪山水景物,他也愛好從事攝影活動,本次展出横幅構圖作品《雙春溼地》,如同他的繪畫般展現了木林在自然刻痕下留存的紋理。另一位擅長寫小說、散文的作家鍾文音也鍾情於攝影,曾在今年 3 月間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暗室微光.攝影展」,她於本次展出作品《篇章 3 可敬的靈魂私房》的下方置放了一首詩,其中一句「往事在黑夜裡全顯影」更加深刻化的傳達文學語意下的情境。其他展出作品包含了詩人陳克華,繪畫、寫作雙棲的席慕蓉等人的跨界影像創作。
 
攝影名家匯集
 
「攝影名家邀請展-永恆」主題區則展出了多位台灣重要的前輩攝影家作品,而這些作品也可視為代表台灣當代攝影發展的重要影像資產,身為「V-10 視覺藝術群」(成立於 1971 年的攝影團體)成員的前輩攝影家莊靈、張照堂、郭英聲亦展出多件作品在列。曾獲國家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的攝影家張照堂,也參與了今的台北雙年展,張照堂年輕時曾跟隨攝影家鄭桑溪學習攝影,在他本次所展出 1983~2005 年間的幾件以地名(澎湖、基隆.萬里等)為題的作品裡,人物與景物皆靜止於一種莫名的孤懸靜默狀態,卻也令人從地理情境聯想的觀點下抽離,看似紀實的影像背後直指了生命的荒誕。

 
左圖:台北攝影節 2 樓展區。
右圖:攝影家劉安明的鏡頭逼近主體,抓取對比性強或略帶諷喻的影像,此為作品《看家的小女孩》。

 
另一位台灣前輩攝影家莊靈於 2011 年獲得國家文藝獎,近年也致力於推動國家攝影博物館的設立,本次展出的「光畫」系列為他近期的作品,在方整的構圖影像裡演譯了光影、色彩之於人物、空間上的獨特風景。愛好拍攝自然景觀的攝影家莊明景展出的「水觀」系列,則是將湍急的水流凝結在充斥奇幻色彩的瞬間,呈現了人們視覺經驗裡難以見著的另一種自然景象。

 
左圖:郭英聲的攝影像是片段夢境窺伺下的影像。(Photo credit:台北攝影節)
右圖:陳春祿《對花》跳脫攝影束縛,在作品裡融合繪畫元素。(Photo credit:台北攝影節)

 
曾經遊走於法國、台灣之間從事攝影工作的郭英聲,總習慣跟隨著內心的直覺感受按下快門,他在 1990 年代也曾拍攝一系列黑白色調且看似平實、安靜,卻又滿溢神秘氛圍的景物圖像,郭英聲本次展出的彩色影像作品裡,那些看似渾沌不明的物件,更像是片段夢境窺伺下的影像,或是企圖捕捉模糊回憶的片刻。
 
拍攝孩童題材也經常為攝影家關注的項目,或許你曾對日本攝影家梅佳代(Kayo Ume)於《男子》這本攝影集內任何一個孩童奇特的瞬間反應感到會心一笑,而本次同樣位於攝影名家展區的台灣攝影家劉安明於1960年代就曾拍攝過一系列孩童生活景象的作品,劉安明的作品以鄉土紀實為主,從他的影像裡也可讀出台灣孩童在當時儉樸的環境下,卻仍能找著富有童趣的日常生活。另一位同樣著重於紀實的攝影家梁正居,則習於細膩刻畫尋常生活中的人們,在他的作品裡,所有生活裡原本可能看似喧嘩忙亂的時刻,卻透過他的影像找著了短暫的緩慢沉靜,也讓我們能更專注的望向詩人周夢蝶。


瑞典攝影家麗莎‧鮑爾森的作品帶有故事性,她還曾將老式的全家福加工成當代照片。(Photo credit:台北攝影節)
 
相信我們都有翻閱家庭舊照片的經驗,或試圖在老照片裡尋找過去,而本次位於國外名家展區的瑞典攝影家麗莎‧鮑爾森(Lisa Paulsson),展出的「家庭老照片」系列作品,應是運用原有的家庭老照片來進行創作,以藉此作為一種存在、回憶或再現家庭史的方式(即便不在那些故事的現場),並塑造恍如失焦的淡雅色調風格,就如同腦海中逐日遙遠的往事一般。
 
距離上次舉辦台北攝影節已時隔 12 年光景,如果這 12 年來、又或者更久遠之前,你曾錯過任何象徵時代記憶的重要影像,或衷情於另類視覺經驗的探索,那就請趕在本次台北攝影節結束之前,來這裡嘗試新的視覺感動,或尋找你日漸模糊的記憶。

編輯/洪佩君

2012 台北攝影節
展覽時間:2012.12.7~2013.1.1
展覽地點:華山 1914 創意文化園區

延伸閱讀
-彷如攝影節慶的12月天
-PHOTO TAIPEI,大飯店開房間等你!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