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台灣建築界著名的期刊雜誌《建築師》以「臺灣建築新生代」為題,介紹了國內近 20 組於 90 年代末期嶄露頭角的新生代建築師作品,然而,時光荏苒,15 年的光景轉瞬過去,當今的台灣建築新銳卻以分散、游擊式的步伐,進行他們各自的建築宣言。而今年由「建築世代會」創辦了第 1 屆「ADA 新銳建築獎」,則是一個重要的開始,不僅提供了一個使年輕建築師們得以被看見的聚合式發聲平台,也同時讓大家開始反思:「台灣的建築界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
日本著名「代謝派」建築師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1934 — 2007)於 60 年代和菊竹清訓等建築師提出了「新陳代謝論」,成為當時日本在建築論述上的重要宣言,並影響了日本許多當代知名建築家後進。1972 年,不到 40 歲的黑川紀章完成了代謝論的重要作品《中銀艙式大樓》(Nakagin Capsule Tower)」;而 1968 年成立的維也納著名建築團體「藍天組」(Coop Himmelb(l)au),創始人之一 Wolf D.Prix(1942 —)未滿 30 歲時就已和合夥人陸續發表許多關於空間的微型實驗,爾後更以驚人的建築形式挑戰了現代主義理性的教條。這些早期頗具實驗性、帶有批判和反抗色彩的建築觀念與作品,卻都是建築師們於年輕時期所提出的。無論這些論述在 21 世紀的當下能否適用,或僅被視為古董名詞、記錄在建築史長廊中,然而,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都傳達了每個世代年輕建築家們對於人類生活環境與空間觀念上的積極探索。
 
同樣地,期望為台灣年輕建築新銳建立集體發聲平台的第 1 屆「ADA 新銳建築獎」也在月前公佈初選名單,脫穎而出的 10 件作品分別散置於台北、台東、宜蘭、臺南、高雄等地區,其建築基地彼此也面臨相對迥異的環境議題。而這些新銳建築師們在面對城市、自然、身體感知等不同課題時,是透過何種建築語彙,去思考屬於他們的內在風景?也許是值得大家探索的。 
 
形體成為自然
 
本屆入選作品《野房子》與《三星大義路農舍增建工程》,基地分別位於台東與宜蘭,《野房子》以穿透性的平面空間聯繫了基地「內山與海」的環境關係,強調水平延伸的大面積屋頂板,將居住者的視覺伸展至遙遠的地景,而看似冷靜的線條與質樸的材料更伴隨雨水、光線、海風與時間,緩慢地收纳進自然裡。
 
《三星大義路農舍增建工程》則對於宜蘭不斷興起的農舍提出新觀點。賴人碩、吳建志與黃頌文以純粹的環境觀察,處理置身於田野間的農舍空間,並運用板牆構造系統取代常見的柱樑結構,避免日後不斷地進行室內裝修,使其重返屬於農舍的空間特質。如同擔任本屆新銳建築獎初選評審之一的王俊雄所言:「它很有趣的地方在於這個房子都是用板構造,不用因為有柱樑而一直做裝修,最後反倒變成假農舍,所以整棟房子都是平的,你看到他們提出對於宜蘭新農舍的宣言,是非常有價值的。」

左圖:王柏仁 《野房子》 
右圖:賴人碩、吳建志與黃頌文 《三星大義路農舍增建工程》
 
空間喚醒回憶
 
《喆霖公寓》與《陳桑民宿》2 件入選作品,則是年輕建築新銳傾聽屋主生活記憶後進而產生啟發,細膩地將盛滿回憶的老舊建築進行空間改造,並謹慎地避免丟失那些屬於屋主的回憶。《喆霖公寓》是一件位於城市街角的老舊建築改造案,建築師吳聲明試著提出當今都會地區更新議題的另一種再生觀點,並留下原有的主體結構以維持街道舒適的空間尺度,透過外牆、室內隔間以及管線的改善,延續屬於這座建築的城市記憶。
 
王俊雄也提到了另一件作品《陳桑民宿》吸引人的地方:「它是在一個非常擠的小基地裡頭,裡面還有一些老房子,趙元鴻運用台灣違章建築常用的輕構架技術,將這些房子大部分的空間留下來,先把一些不適當的部分敲除掉,再利用這些輕構架重新打造一個具有地方風味的建築。」《陳桑民宿》位於台南一處狹長基地上,而老屋改造恰巧也是近年台南頗為活絡的空間運動,在這件作品裡,建築師趙元鴻保留原有的紅磚牆、舊窗戶、家具等空間物件作為喚醒回憶的方式,並在配置上拉出院落空間、引入光線,將原本看似侷限的狹長基地轉換為重返空間記憶的場所。

左圖:吳聲明 《喆霖公寓》
右圖:趙元鴻 《陳桑民宿》
 
隱身另一座城
 
《天街樓景》、《先得月》、《收摺盒》與《空心磚計畫》等 4 件住宅作品,同樣都隱含了「城市私領域與公領域」之間的微妙關係。在台灣普遍重視商業集合住宅量產與銷售競爭的思維下,經常限縮了建築師在空間構想上的發揮,然而《天街樓景》與《先得月》這 2 件集合住宅作品,卻在都市中公、私領域模糊的空間介面,試圖找尋愜意生活的可能性。《天街樓景》將天井視為自然的容器,營造城市另一種觀看自然的垂直視角;《先得月》則是將集合住宅內易被忽略的公共動線空間,轉換成開放性的視覺主體,而非隱藏於厚牆之內,藉此塑造出人們生活交流或撫觸自然的場域。
 
《收摺盒》處理了集合住宅的公共設施空間,由公領域(街道)通往私領域(住宅)的路徑成為這件作品的想像主體,人們在其間透過移動的視覺經驗形成情緒的轉換,並將公共休閒空間視為事件發生的媒介。而另一件作為牙醫診所與住宅共同空間的作品《空心磚計畫》,則以清水模靜謐的質地作為空間基調,將空心磚的概念反映於對應城市環境的建築立面,看似結構性強烈的線性紋理是面對城市的第一道立面語言,同時形塑了室內另一種觀看城市的方式;另一道立面則是隱藏於空心磚冷靜線條之後的玻璃門窗與間隙空間,使得隔閡與穿透並呈、內與外的空間曖昧性質油然而生。然而,相對於這件作品在立面建築語言上的強烈呈現,王俊雄卻也提出了另一個觀點:「這件作品的重點並不是在立面,而是在於剖面,他把樓層中間切一刀後,將樓層錯開,所以這棟房子從一樓進來的時候只有一層半的高度,這是相當巧妙的動作,讓整個空間變得不呆板。」

左上:李文勝 《天街樓景》
右上:朱弘楠 《先得月》
左下:梁豫漳、蔡大仁與吳明杰 《收摺盒》
右下:楓川秀雅建築室內研究室 《空心磚計畫》 
 
建築歸返純粹
 
《Plastic(Bag)Architecture》與《Anemone》這 2 件建築裝置作品,著重於「身體的空間知覺」及「物質的實作精神」,同時也是本屆入選作品中較具實驗性質的操作。《Plastic(Bag)Architecture》以個人身體所需的空間單元作為出發,運用容易取得的塑膠袋,加熱壓製成塑膠片作為材料的原型,建築於此成為可攜的、無固定基地的移動空間,創造了臨時性的身體場域,或者我們也可以將其視為身體表層的延伸。而《Anemone》則在空間裝置的表層傳達出「海葵」的觸感,試圖拉近觀者與作品的距離:連續性的曲面自基地擺脫水平空間的束縛,而柔軟材質所帶來的知覺感受,則成為空間本身最純粹的概念。


左圖:陳志昇 《Plastic(Bag)Architecture》
右圖:Oyler Wu Collaborative 建築事務所 《Anemone》


「在他們心靈深處都有一個很堅貞的關懷,才會促使他們去做這樣的事情,在這些案子裡面我們看到的是這件很令人感動的事。」對於王俊雄來說,「關懷」是這些年輕建築家最明顯的整體特質,不管是關懷環境、人們的需求或感受,他們都將這些概念透過建築的創作過程潛移默化。
 
「我記得我們上一次談年輕建築師這件事情大概在 15 年前,當時吳光庭老師在《建築師》雜誌做了一個特輯,選了 10 幾個建築師出來談這樣的事情。」王俊雄憶起了 1998 年時,台灣老字號的建築期刊《建築師》雜誌曾以「臺灣建築新生代」為題,介紹了國內近 20 組於 90 年代末期嶄露頭角、被視為新生代建築家的作品。「這幾年我們真的感覺到一股新的力量要衝出來,但是由於他們沒有社會資源,所以只能做一些很零星的表現,更沒辦法被聚合成一個力量。所以,這次舉辦新銳建築獎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能讓這些年輕人的力量透過這個平台做一個集體性的表現,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王俊雄也表達了他對年輕建築家的支持與期許。
 
距離那次國內年輕建築家集體宣言式的作品發表已經過了近 15 年的光景,整個世界也流轉到另一個新的世紀,「新生代」這個名詞換成了「新銳」,然而,國內當代的建築新銳即便聲音仍然微弱,但各自靠著分散、游擊式的步伐進行微小的建築實踐,這或許可能是下一次建築宣言萌芽的起點。

編輯/黃伊筠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