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倫敦大學巴雷特 (Bartlett) 建築學院的Kibwe Tavares,以短片《布里斯頓機器人》(Robots of Brixton) 獲得2011年阿爾發村 (Alpha-ville) 媒體藝術節動態影像獎和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 (The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 RIBA) 總理獎章,成為2011年最受矚目的英國動畫短片創作者。Tavares以田野調查的方式仔細研究了布里斯頓區的社會住宅、市集與公共空間,建構起完整的建築學研究,再將這些研究成果轉化為這部動畫短片中的場景,所有場景都與真實的街景有所對照,拓展了建築與影像的跨域交會。
2011年最受矚目的英國動畫短片《布里斯頓機器人》(Robots of Brixton, 2011),以人種混雜的倫敦布里斯頓區來探討建築、階級與種族之間的關係,並以未來界中的機器人來譬喻現代社會裡的外來移民。創作者Kibwe Tavares以細膩的動畫美學拓展了建築理論的可能性,也成功地以科幻式的想像來重組瑣碎的日常環境細節。重要的是,這件作品強調了思考建築的起點應該要回返到「社區」(community) 與「地方」(place) 的意義,而非僅是戀棧於單一建築作品的設計美學上。
 
從都市發展史的角度出發,《布里斯頓機器人》省思了不斷發生於城市裡的動亂現象。1981年倫敦布里斯頓區的動亂是Tavares用來對照今昔的歷史樣本,正如本片片尾所引用的馬克思之名言所預示的所預示的:「歷史總是在自我重複,第一次重複是悲劇、第二次就是鬧劇」,原本Tavares只是想在該事件發生的30年後,以「未來式」的觀點來思考動亂背後的因果效應,但在這件作品於2011年中發表不久後,倫敦又爆發了嚴重的警民衝突,而且與1981年一樣,這次的動亂依舊源自於有色人種與警察的衝突。30年晃眼而過,即使許多暴力與傷害都不存在於肉眼可見的城市表面上,但它們卻如同再也洗刷不去的污漬,結結實實地沉澱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
 
數位文化下的建築發展
 
著名的建築理論學者William J. Mitchell曾指出,在數位文化飛快地改變城市環境的21世紀,當代建築面臨的最大挑戰其實並非如何調整既有空間已容納網路系統工程的需求,而是思考「人類想要過的是哪一種生活、想居住在什麼樣的社區裡」。在數位科技的推動下,新型的都會社區結構將更深刻地呼應經濟與社會資源的分配,而這些議題正是Tavares試圖透過《布里斯頓機器人》來思考的問題。
 
在《布里斯頓機器人》中,機器人被設定為未來世界中的勞動階級,負擔所有人類不願意從事的粗活;而這些機器人就像今日居住於布里斯頓區的外來移民一樣,也只能去廉價的速食店用餐、或是在市集裡購買粗糙的商品。急速增長的機器勞工人口讓布里斯頓區充斥了層層疊疊的違章建築,城市在這些勞工人工的湧入下急速變形與擴張,每棟建築都彷彿快傾斜坍塌的斜塔。如此雜蕪而充滿廢墟的建築環境,讓數位科技所建構的資訊世界難以被有效地置入,而居住其中的人們也被隔絕於資源的流通之外。
 
正如William J. Mitchell所指出的,數位科技帶來的最重要的演變,就是所有用以溝通的媒介都逐漸微縮、甚至去除了有形的形體,而人們也就逐漸不再需要「固定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在網路社群中擁有某個特定的位址(如電子郵件地址)— 但這種「去定點化的自由」,對布里斯頓區那些窩居於斜塔建築裡的機器人而言,顯然並不成立。雖然布里斯頓區人種混砸、充滿各種視覺符號,然而,這些符號卻只是彼此堆積、擠壓而成為一種淤積狀態
 
為了呈現出最為真實的空間淤積感,Tavares以田野調查的方式仔細研究了布里斯頓區的社會住宅、市集與公共空間,建構起完整的建築學研究,再將這些研究成果轉化為短片中的場景,而且所有場景都與真實的街景有所對照。雖然這件作品被視為一件傑出的短片創作,但Tavares在各個訪談中都不斷強調這其實是一件建築研究計畫,而影像只是用以連結建築、社會與政治的開放性媒介。
 
科幻片中的人類/機器關係之反轉
 
這部短片將機器人設定為被迫居住於貧民區的次等公民,而長久累積於它們心中的不滿就成為了動亂的源頭— 這樣的設定顯然是向《銀翼殺手》(Bladder Runner, 1982) 致敬,同時也承襲了該片將日常生活的質感融入科幻建築的美學手段。在《銀翼殺手》中,壽命只有四年的基因改造人成為了未來世界的動亂之源,而它們動亂的原因除了壽命有限,也與他們的勞動工作有關。然而《銀翼殺手》提陳的一個最為驚人的可能就是— 若這些基因改造人因為被植入了人類的記憶,而真的「以為」自己是有血有淚的人類呢?
 
在《銀翼殺手》之前的科幻片,大都將重心放在機械科技如何追逐完美的效率與精準的生產,進而使得人類成為受制於機器的奴隸。從首部出現機器人的電影,也就是佛烈茲.朗 (Fritz Lang) 的《大都會》(Metropolis, 1927) 裡那個將社會一分為二、只剩權貴與工人的機械世界,到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 在《THX 1138》(1971) 裡將人類視為機器般操用的世界,甚至近期的《創》(Tron: Legacy, 2010) 裡被黑暗勢力統治的軟體世界,都呈現了類似的觀點— 機器在絕大部分的科幻電影裡,是被視為戕害人類自由的、系統性的存在,而機器人的存在就是使泰勒化生產式的系統能流暢運作的監督者,這些科幻電影都稱頌人性之可貴,也都相信自由意志才是創造美好世界的關鍵,而將世界的混亂責怪到機器身上,顯然成為科幻片的共同道德訓示。
 
然而,Tavares畢竟是個具有專業建築訓練背景的建築師,而非單純以影像來闡述個人觀點與創造敘事強度的導演。對於不斷思考人造環境與社會演進之關係的建築師來說,單是將世界的混亂責怪到機器身上,絕對是過於消極的觀點。因此,Tavares採取的策略是像《銀翼殺手》那樣,試圖反轉人類與非人類之關係的作法,也就是人類與機器在現實的世界中原本就不代表正邪的兩端,而極有可能同樣存在於正邪難辨的位置上。雖然《布里斯頓機器人》目前只是一部六分鐘的短片,但這件作品以融貫想像與真實的手法,強調了社會階級對城市景觀的作用力,進而開啟了研究建築與都市發展的全新視點。

編輯/龍傑娣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