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拍國片、歌手玩潮牌、部落客作設計,在這當代「跨界 (Crossover)」已經被宣判為常態。當名人不再是新聞點下的玩物,他們藏於作品中想傳遞的故事才能夠被發現。新生代與非本科系出身的設計師們,對於設計圈來說,亦是新觀點的注入者;藉由他們有別以往的設計手法,帶給我們更多設計喜悅。
當「跨界」已成為一種常態,無法因這兩個字有所激情時,取而代之的便是理性檢視其帶來的影響與展現的姿態。藝人、部落客、新銳,充斥在當今設計圈中,除了話題性之餘,我們該看的不是表層光環,而是設計本身的語彙及設計師所訴說的生活體驗。每個人因背景不同而有許多故事,它們能夠被轉化為打動人心的感觸;當這些感觸被放入設計語彙使用時,一件引起人們共鳴的作品就此誕生。跨領域及年輕化的設計語彙,不僅止於新奇而已,更能產生新的視野角度。

Q:設計圈近年出現許多年輕新血,在這股年輕化的潮流中,您認為這些設計師在設計語彙的運用上與以往有何差異?

A:我們先從時序來界定,觀察點大約可定在 2005 年為基準。在這之前,設計師們的語彙比較著重在工業設計品的「機能性」上,追求的是多功能之實用性融合;而在這時間點之後,才慢慢出現情感經驗的運用,將心理層面的情緒轉化到設計品當中。較年輕的設計師未經歷過去那段必須大量設計工業產品、時時為了產品改朝換代而作準備的設計環境,因此也較容易走出功能上的設計需求,進而融入其對生活的感受,甚至是幽默。年經人比較以「畫面式」思考為出發點,像是「設計小人」那種所謂「劇情類設計」,在年輕設計師的手法中較為常見,讓人感受到想像力與活力。

Q:在這受到網路社會影響甚鉅的新一代中,是否能在其設計上發現受到數位、網路生活影響而誕生之設計符號?

A:網路生活其實從六、七年級生這世代開始影響甚多,這些設計師們也常將自身在網路社會上所觀察與體驗的事物融入設計題材當中。像是最近 Facebook 上的「讚」、iPhone 的「滑動解鎖」圖型等,都被轉化運用成為他們的設計符號。除此之外,還有對於街頭流行的感受也較為敏銳,像是 Pizza Cut Five 對鬍鬚張、十八銅人的改造計畫,展現出年輕人對於「潮流」體認、進而讓一些已然在我們心中存有既定印象的事物 (像是這裡的兩個悠久品牌) 產生全新激盪。

Q:近年智慧型手機風靡,有產業人士認為未來設計APP會比工業設計還興盛,就您從事設計的觀察為何?

A:目前這顯然是一件正在發光發熱的事情,其實我身邊也有許多業界朋友轉行至 APP、UI 設計 (操作介面設計) 的開發。甚至是由智慧型手機熱賣所帶起的配件設計,未來亦可能有更多人投入其中。我自己是不擔心是否影響工業設計,反而還有點慶幸已經脫離為科技產業設計產品的環節。畢竟在那產品前仆後進的洪流中,今年得獎的產品或許明年就會被人忘記。因此,我認為現在作設計該追求的是一些生活化、能觸動人心,並在人們腦海中留下印象與回味的物品。就像是一些被稱為「經典」的家具,縱使當代有非常多的產品不斷推出,但那些幾十年前就誕生的設計作品卻能美麗依舊。潮流或許會被忘記,但經典必將長存。

Q:現今代工完圖、發包製作盛行,促成跨足設計門檻降低,許多人是因熱愛設計而投身設計。您認為這些非本科系出身之設計師,對於設計圈的生態帶來什麼影響?

A:我對於這現象是樂觀其成,因為技術面及學理上的專業是可被學習的。但是由於出身的背景不同,他們所帶出來的設計也會與圈內的設計師不同。比如說一個中文系出身的設計師,他對於傳統東方文化美感的詮釋,必定會優於純設計領域背景的設計師,這也間接拓展了更多元的設計風貌。現在許多學校的設計研究所,在面試時已經未必會選擇本科系的學生,為的也是讓這領域能夠擁有更多可能性。他們會對既定圈內的設計師帶來一種自省:「啊!為什麼人家作那個主題就是那麼有味道!」我也常和我的學生說,千萬別把自己的設計專業,侷限在那些教科書籍裡,因為生活就是一種設計的學習。當這些非本科系的設計師以自身生活體驗融入設計時,將可以把各種不同環境中的畫面,帶到設計圈中,豐富我們的生活與想像。

採訪整理/陳秉松

劇情類設計
預先設定好一系列角色、故事、場景之後,再進行完成與後續延伸之設計。此手法具備良好的畫面張力,設計師在發想時就像一名導演一樣,等著向觀眾推出一齣精彩有趣的故事。通常愈是年輕的團隊愈能想出契合目標族群的故事,例如說出上班族心聲的「設計小人」系列與其設計團隊。

天晴設計事務所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