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詹宏志曾出版一本名為《人生一瞬》的著作,的確,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數十載,回顧起來卻彷彿一瞬而已。有多少曾經斤斤計較的事,顯得根本小事一樁;有多少想與重要的人分享的人生故事,可以濃縮後娓娓道來。18 分鐘,一個經研究歸納後得到的專注時段,或許就能聽完改變人生的故事。
TED,一個不是人名而是代表著科技 × 娛樂 × 設計的綜合體,在這乍看之下毫不相關的三種領域,該怎麼發揮其影響力?透過了「說故事」這條看來原始的傳播途徑下,TED 究竟跨越了哪些領域似乎也不是什麼複雜的問題。人們有種愛聽故事的特性,從小我們聽著爸媽唸的床邊故事,長大後我們聽著某某名人分享的奮鬥史,或許連自己都沒察覺到「聽故事」這個天性般的自然反應。

在人對人直接口語傳播的方式來看,雖然古老但也卻最令人感到真誠。TED 便是基於這樣的傳播概念下,誕生的一種全新媒體。而其授權活動 TEDx Taipei 在台亦已邁向第三個年頭,我們有幸在今年開展前夕與 TEDx Taipei 策展人許毓仁聊聊他最想分享給大家的故事。

Q:能否和我們分享 TED 回歸於最直接且原始的口語傳播媒體方式,帶給您什麼樣的感動與想法?甚至將您從「觀眾」的角色轉變為「推動者」?

A:由於求學時期我就讀位在眷村環境的左營高中,加上小時候我的母親是在六合夜市做生意,因此我的人生在前半段的立基點其實就是由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回憶所出發,這些故事也在內心深處影響著我的人生。在長大求學、出社會後,我發現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其實是一種陌生、淺層的互動,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和別人分享一些說不定可以作為人生借鏡的故事。當我在國外遇到 TED 時,他們那種「分享人生故事」的概念有別於一般演講,和我內心的理想十分契合而打動了我,這種很真誠的、面對面的分享模式在現代非常難得。回觀國內,我們的知識與傳承正處於一個脆弱且片段的年代,如果藉由推動 TED 能夠用影音的故事來把台灣的上一代及下一代串起來,我想這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Q:TEDx Taipei 已邁向第三個年頭,在這三年的經營經驗中,您所感受到的在地經營模式與國外風氣有何異同?

A:我覺得 TEDx Taipei 的重點應該是放在後面的 Taipei 及擴散至 Taiwan,TEDx 只是導入的一種呈現方式,我們更想發掘的是在地的全球化語言,讓世界都能夠聽見來自台灣與華人的故事,創造屬於華人的年代。我們結合在地元素,利用 TEDx 這個國際平台作為推廣工具。台灣的團隊和其他國外城市相比有著許多不同點,國外團隊多半還是晉用在那座城市中的外籍觀察者,有時對於在地故事可能無法深入體會;而在台灣,則全然是我們在地、熱情的團隊來執行,並且以海外講者 1/3、本地講者 2/3 的比例作為國內外的視野交流。

Q:在觀眾的特質方面,您認為台北的觀眾在分享的熱忱與對論壇的參與度上,是否與您在策展時的想像相符?什麼樣的城市性格能回饋您期待中的激盪?

A:TED 算是一個非常前衛的觀念,老實說不管是觀眾或是贊助商也好,都要拋開我們早已習慣的那套思維,才能接受所談領域間幾乎毫無交集的 TED。其實台灣各個城市來看,目前都還沒有建立起和西方相同的「取得知識是需要付費」的這個概念。如果一場演講毫不考慮它的製作品質與成本,只為了符合「免費」的期望的話,相信對於講者而言,盡的心力及準備內容必定有所出入,這是人之常情。我們的國家也始終還沒教育人民「文化成本」的價值觀,其實這也間接降低了講者拿出好東西的動力,因此一個城市的文化素質,是需要政府大力帶動才能更加活絡與進步。台灣的文化工作者其實都十分熱愛這片土地,台北也是我長大後的故鄉,因此我選擇從這塊土地開始,做了再說!

Q:今年的講者主題定為「旅程的力量」,在您多年的國內外求學與工作的旅程中,改變您人生最重要的旅程是什麼?它對您的未來產生了什麼影響?

A:在我大學時唸的是英文系,印象最深的是我的英詩老師,他在我們大四畢業時的最後一堂課曾帶著我們漫步校園,並且一邊朗讀著一首詩。我永遠記得那首詩中提到:「森林裡面有兩條岔路,左邊是一般人走的平穩道路,右邊則是人跡罕至的小徑。但如果你選擇了右邊的路,你的人生便從此與一般人不同。」我從來沒有想過,那時候幾句短短的詩,竟成為我心中日後發芽茁壯的種子。於是我畢業之後,開始過了一段從中南美洲開啟的背包客之旅,開廣了我的視野,也造就了我日後創業、相信我在做的事業之動力。我常常會問自己,如果我忽然離開這個世界,那這世界會不會因而有所改變?因為我認為人們要相信自己的影響力,不要隨便輕忽「一己之力」。

Q:如果我們今日的訪談只有 18 分鐘,在這 18 分鐘當中,您可以在「過去.現在.未來」任一時空內選擇一個片段 (moment) 與我們分享,那麼它會是什麼?

A:我想看到的「未來」是,不管身處於何地的孩子,教育對於他們來說,不再受到交通不便或是師資短缺的影響,不再只是被動式的填鴨教學;教育應該是點燃心中求知與知識的火把,或許場景會是在個偏遠山區,孩子們使用科技帶來的便利器材,經由雲端學習著最新的知識。「過去」同時也是我想分享的故事,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充滿了父母、祖父母親對我的愛,我認為愛可以在不論哪段人生歷程皆給人支持下去的力量。我永遠記得我在唸高中的那段時光,父親每天騎著摩托車接送我的路程,我第一次感覺到父親的背是那麼的可靠。父親為了家、為了我的求學,堅持每天騎那麼長的路程,就算現在父親已經年邁了,我永遠都會記得他教導我的堅持與可靠。

採訪整理/陳秉松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