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吹製玻璃燈具《波光》在米蘭家具展拿下「衛星沙龍獎」(Salone Satellite Award)第三名和最大獎「設計報告獎」(Design Report Award)的兩位年輕台灣設計師曾熙凱和陳函谿,首次合作參展就從七百多人中脫穎而出,拿下國際大獎,站上國際舞台的兩人自然受到許多媒體關注,目前他們也正忙著與維也納一家知名水晶品牌洽談授權,並著手準備下半年的展覽邀約,MOT/TIMES特派記者特別在英國專訪到兩位設計師、直擊設計工作室,除了請他們分享在歐洲學習設計、創作和創業的經驗,並聊聊他們對台灣設計的看法。
隨著中心白色機身緩緩轉動的玻璃體,讓光線透過口吹玻璃師傅在表面所留下的不規則凹折,折射出有如自然水波般在牆上不斷幻化、流動的光影線條,《波光》(Ripple)這件作品在緩慢的轉動中提供了光源,在黑暗中有種水蒸氣迷濛的幻覺,看著牆壁的倒影,人的感官開始放鬆了,時間可以緩慢、可以柔情,傳統玻璃工藝與當代機械的結合,新舊交替相融,反映出設計師對自然光景猶如詩畫般的動人詮釋。




台灣設計師曾熙凱和陳函谿今年共組「詩研設計事務所」(Poetic Lab)在米蘭家具展拿下「沙龍衛星獎」第三名和「設計報告獎」,得獎作品玻璃燈具《波光》靈感來自泳池畔的水波光影和口吹玻璃杯,利用玻璃表面不規則、厚薄不均所產生的折射變化來營造出燈光的效果。(Photo credit:Poetic Lab)  

由兩位年輕七年級生陳函谿與曾熙凱組成的設計團隊「詩研設計事務所」(Poetic Lab),今年4月在米蘭家具展衛星沙龍展(Salone Satellite)上得到國際的掌聲,這不但是一種對他們創作能力的認可,更重要的可能是這樣的組合能給面對未來全球化世界的台灣年輕設計師們一些新的思考,雖然文創的口號散播在台灣各地,但台灣設計師還是離不開塑膠材質、討喜可愛的造型等老路,台灣設計如何在全球設計的版圖尋求定位?設計能不能除了滿足功能性外,也能否提出對對自然、人文哲學與夢想慾望的追求?這兩個剛創業的七年級生,正積極而謹慎地一步步拓展自己的設計之路。
 
Q:請簡單介紹自己的背景和「詩研設計事務所」結成的過程?
 
曾熙凱(以下簡稱熙):我們兩個都是在台灣出生長大的,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唸書時認識,目前旅居英國倫敦,我們從RCA 畢業後,便各自在倫敦成立個人工作室,2011年我開始經營「Studio Shikai」,特別關注研究設計作品的文化、材質和製作方式等部分,並嘗試將舊有的過程以新的面貌呈現在設計上,而函谿除了個人概念型態的工作室,2011年也開始經營自己的設計品牌「Logical Art」。

 
 
陳函谿(以下簡稱函):「Logical Art」這個品牌是我對設計進行探索的一個實驗,我認為現在的設計師不能再只做純設計這一塊,設計前後的開發、生產、行銷等過程往往才是影響最終成品的因素,若是希望創造理想中的作品,唯有理解整個流程,甚至進一步掌握才有可能。「Logical Art」目前算是小有成就,我們掌握了一些製造生產資源,也打進歐洲幾個具代表性的通路,如巴黎春天百貨(Printemps)、Colette、龐畢度藝術中心、倫敦設計博物館,以及哈洛德(Harrods)百貨等。
 
熙:今年我們在米蘭家具展的合作獲得很好的迴響,接下來我們也打算長期合作,一方面共同以「詩研設計事務所」為名專注探索設計,希望能像這個名字一樣,「將那些詩意的瞬間以實驗性的手法呈現出來」,另一方面我也會參與「Logical Art」的經營,一起進行設計和開發品牌策略導向的產品,希望我們的作品能在商業性和創造性之間達到最好的平衡。

 
 
《Empty Memory》是陳函谿「Logical Art」品牌旗下的第一個進入量產與銷售的創作系列,是以不鏽鋼和玻璃材質製成的小巧隨身碟。(Photo credit:Poetic Lab) 

Q:函谿過去是物理背景,之後出國學習設計,幾乎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有遇到什麼狀況嗎?
 
函:高中時我的理科成績ㄧ向不差,於是順理成章地照著志願進入台大物理系,物理學有很多哲學性的概念是相當迷人的,像是相對論裡人與時間的關係,或是量子力學對物件構成的本質性探討,但同樣的物理也必須運用大量數學語言去溝通或理解,而慢慢地我也發現那不是我的強項(笑),反而是實驗課上起來最有樂趣。
 
我喜歡美的事物,後來慢慢發現設計能滿足我運用物質來落實想法的渴望,ㄧ個產品從無形的概念慢慢形塑成實體的物件,創作過程中充滿了挫折與喜悅,其實設計就像實驗一般,只是探討的主題不同,我認為設計最有趣的地方在於理性與感性的界線模糊,我一方面可以從哲學概念去思考事物本質,另一方面又能充分運用理工背景所訓練出來的邏輯思考能力,在工業設計中完成我想執行的概念。所以大四開始我就利用課外的時間進修,把對「時間」的想法設計在鐘錶作品上,並以這些作品去申請RCA,這個物理現象的概念獲得當時系主任Ron Arad的青睞,於是我得到了進入RCA的機會。
 
熙:我認為函谿從物理系轉到設計,反而可以跳脫傳統工業設計的思考,在台灣設計科系的訓練通常專注在造型、美觀等細節的琢磨,像我自己就常常有意識地避開必須挑戰機械、電子或結構的設計,但函谿可以用科學思維和精密計算的方式去解決面對的問題,如《Dislocation Clock》這件作品,每個組件構造都相當複雜,需要精密的計算齒輪組的結構,慢慢用機器研製出來,他很享受這個過程,同時務實的ㄧ面也反映在他商業運作上的邏輯性,這是我覺得和他合作非常愉快與獨特的地方。

 
陳函谿的畢業作品《Dislocation Clock》將時鐘的中心稍微偏移,想傳達時間相對性的概念,這件作品也使用了許多特殊的元件,每個構造都相當複雜,需要精密的計算齒輪組的結構才能完成。(Photo credit:Poetic Lab)

Q:這次得獎的作品《波光》的靈感從何而來?
 
熙:我都玩笑說《波光》是從泡溫泉、喝杯水中得到的靈感,去年11月,我受邀到義大利都靈帶領學生的工作坊,我們所住的地方與工作坊都在當地一棟非常有歷史的設計旅館裡,在工作之餘,旅館主人也很大方地招待我們使用SPA,以消除教課的疲憊,有一次我靜靜地躺在SPA區泳池的一角時,水波線條受光反射倒映在牆上,這個景像深深地烙印在我心裡,於是我隨筆寫下「遇水形變、移動的燈、水波反射、上下起伏的光面、柔軟的面」, 就一直想再現這個美麗的當下,回到倫敦後就開始思考如何做出「水」與「影」概念的燈具,在某一次和函谿討論時,他剛好也提到一個一閃而過的idea。

 
曾熙凱在泡SPA時無意間觀察到水波倒映在牆面上的流動光影,左圖即為他隨筆寫下的設計靈光;右圖為曾熙凱在倫敦的工作室。(Photographs by Craig Kao)

函:有一天在我家附近一家小餐館,那天陽光極好,桌上的口吹玻璃杯透過玻璃紋理產生美不勝收的光影效果,就像水波一般,我隨手舉起杯子左右把玩,觀察光影變化,當時,我就想,這絕對可以變成一個有趣的Project,於是我們最後從玻璃和光影下手,將生活小小的觀察創作成作品,就是單純地把當時對自然的感動反映在作品中。

 
 
右上圖為作品《波光》清透的細部表面,左下圖則是《波光》創意發想的源頭──餐廳裡的玻璃水杯,右下圖為燈具模型。(Photographs by Craig Kao)

Q:如何為自己尋找靈感?
 
函:大量的閱讀、仔細品味日常生活的片刻與細節,最近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景象,是在搭飛機從台灣回到英國途中,在接近俄國邊境時,從數萬呎的高空透過窗垂直往下看, 底下積雪的山頂或錯落在大地的湖泊呈現出一個極為異常的尺度,我覺得我看到非常驚人的景象,ㄧ種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畫面,微小的人類正在高空飛行,感受陸地的巨大,兩者間有靜止又動態的對比,像是藝術品浩瀚的尺度與觀看者間的關係,我還不太確定如何將這當下的感動放入創作中,但我把這印象深刻的瞬間放在腦海深處,往後總有機會可以拿出來用。

熙:我的靈感常常都是在旅行途中得到的,置身在不熟悉的環境中,人的感受會變得更為靈敏、對周遭事物更好奇,不斷捕捉靈感,同時我也會留意社會議題,像是有一次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報導台灣菜農果農面臨傳統市集逐漸沒落的現實問題,我就想,或許能用設計更深入這片土地,用設計解決一些問題。
 
Q:兩個人作品中最主要的特色和最重要的概念是什麼?
 
函:每個作品往往有著不同因素和現實考量,有些可能是為店面販售而製作,有些則一開始就設定是給藝廊的小量訂製One-Off,這些現實考量一定層面上當然會影響到最終的成品,但我非常在乎這些現實因素不能去妥協作品背後最關鍵的精神,隱含在作品背後的一種對事物的觀點。
 
像是《Shadow Clock》這個作品,我用陰影取代時針與分針,一方面維持時鐘報時的機能,另方面則試圖再現「時間」這虛無的概念;又或是《Dislocation Clock》,我把時鐘的中心稍微偏離,呈現出相對性的概念,這中間計算設計各種齒輪機構的運作,依靠的是大量理性思考,但最後時針與分針的關係展現出跳躍、舞動、甚至戲劇性的感覺,這就是很情感的表現。


《Shadow Clock》這件作品讓人想到古代人用太陽位置和日影來測量時間的日晷,透過打在牆面上的光影,以陰影創造出時針與分針,不但具有報時的功能,也傳達了時間虛無的概念。(Photo credit:Poetic Lab)

熙:這幾年我比較有興趣的是重新發現材料和製程的可能性和探討其背後的議題。對於我來說,就像是人一樣,每個素材也都有他們自己的個性,而我認為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去思考如何將每個材料的獨特之處發揮到極致,透過製程(工法)使材料做其他材料所不能做的事情,就像是在栽培小孩一樣。(笑)
 
以《PhotoGraphy》來說,感光乳劑與針孔相機的發明可能有一世紀以上了,但卻未曾有人將他們合併使用在3D的物件上,用物件來記錄,而在《Bronze China》中,我發現蠟受熱變形的特性,並運用在青銅器的蠟模製作上,讓表面產生如山似水的效果。我覺得設計有點像攝影師去捕捉一個抽象的影像,只是我透過蠟,銅,木頭或塑料來捕捉記憶中的影像,雖然想不到好的解決方案時仍會抓破頭,但還蠻享受透過研究材料來探索世界的過程的。



 
《PhotoGraphy》這件作品的製作過程像是有趣的科學實驗,他們將感光塗料敷在瓶子或杯子上,並將物件放置在箱型的針孔相機內,帶到戶外經過 5 至數 10 分鐘的曝光,光、時間、環境的交互反應最後成相在立體的物件上,光被「寫」在感光的物件表面造成物件上特殊的表面紋理和色彩,影片為作品製過程。(Photo credit:Poetic Lab)

熙:就某方面而言,我覺得台灣設計師將過多的心力投注在文化符碼及隱喻的套用,單調的材料和有限的工法限制了年輕設計師的想像力,近年台灣因為工藝與設計的結合,設計師開始用手接觸材料,去參與製程,甚至改變製程,我認為是非常好的方向,也看見許多精采的作品,文化性不一定是用符碼來表現,也可以透過材料和工法,若希望設計能打入國際,還是必須考慮到外國人能否在短時間內了解設計背後的關鍵要素。

另外,整個世界的設計趨勢正在改變,像是因為網路科技的進步,設計師現在透過各種網路平台便可以直接將作品販售給最終消費者,在這種情形之下,越來越多獨立設計商店,設計藝廊開始出現,設計師作品的銷售管道也越來越多元,不再被大公司所把持,甚至設計師自己就能成為一個品牌,所以我建議年輕設計師有機會的話,多去台灣以外的地方看看,唯有走出去,讓自己身處在不同的環境,才能更清楚的認知自己是誰?特色是什麼?未來又該往哪裡走?
 
函:這幾年從理工領域轉到設計領域,在歐洲發展,又因緣際會開始創業,我體會到環境跟舞台的重要性,環境對人的影響超乎想像,建議大家趁年輕時要盡量多看世界一流的創作,盡可能展開自己的視野,吸收不同的養分,在台灣接受到的資訊多少還是有落差,若可以的話親身體驗當然是最好,或是也可以定時掌握歐美的媒體報導,瞭解這個當下世界上什麼事情正在發生,或是曾經發生過。
 
另一方面不要讓台灣的現實環境侷限了自己的創作視野,設計是一個與市場緊密關聯的創作活動,要討論台灣要如何做出好設計,應該先看看台灣市場,我碰到一些台灣設計圈的朋友,他們常會很無奈要接案,做一些自己不是很喜歡的設計養活自己,有餘力才能創作,但創作沒有好的市場和通路很容易會變成僅是一種宣洩,台灣市場現況不是我們嘴巴講講就可以改變的,與其抱怨不如環顧四周,世界這麼大一個舞台正在等著我們開拓。



 
曾熙凱因為對青銅器材質與製作方式感到好奇,於是跑到中國河南與當地的仿古青銅器廠家合作,他在當地體驗村落生活,並與匠師們溝通、觀察青銅的製作過程,他利用蠟的特性與工匠合作設計出鏡子、燈罩、門擋、飾盤等作品。上圖為仿青銅的鏡子,右下角是熙凱的《蠟石獅》。(Photo credit:Poetic Lab;Photographs by Craig Kao)

Q:接下來的計畫有哪些?
 
熙:我們會以「Poetic Lab」持續發展設計案,目前《波光》正在和一間維也納歷史兩百多年的知名水晶燈廠洽談授權,我們還在修改設計並製作新的樣品,同時還有滿多下半年的展覽邀約要準備,包含巴黎家飾展概念展區、Vitra Museum的燈具主題展、倫敦設計師週、東京設計師週、台灣設計師週,同時正在和倫敦設計博物館和荷蘭Droog洽談未來可能的展覽,下半年也要為明年米蘭發表新品做準備,會非常的緊湊。
 
函:我們也會將 「Logical Art」這個品牌從我們的設計業務中獨立出來,專門負責生產、行銷我們的產品,而我們在品牌的角色會比較接近創意指導。目前進度表上就排了《Shadow Clock》、文具組和手錶等案子等著開發生產,我們也計畫將品牌規模逐漸擴大,一方面和外部設計師洽談授權合作,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增加人手來幫忙分攤日漸增加的繁瑣事務,希望能找到一個有管理長才的夥伴加入我們的團隊。
  

編輯/洪佩君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