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true to your work, and your work will be true to you.」這是設計師陳彥廷的創作座右銘,個性積極正向的陳彥廷,面對創作總是認真且野心十足,因此迄今他所獲得的國際設計獎項不下百項,而以這樣的能量與姿態,從紐約攻讀研究所後回台,投身設計與教職領域,陳彥廷自勉希望透過設計、透過教學,改變台灣這個環境,影響更多人。

從日前上線的兩篇文章《到荷蘭學什麼?以生活為導向的荷蘭設計》與《你吃得安心嗎?到法國學食物設計去》,國外自由的教學環境與多元的課程,相信應該激起不少讀者想要出國學設計的慾望吧,但是出國留學兩年獲取一張文憑,期間所需的費用,對大多數人來說絕對是生活中不小的負擔,不過留學紐約的陳彥廷,卻靠著申請國家的補助與獎學金,完成了紐約研究所學位。因此,到底台灣有哪些設計領域的補助項目可以讓學生申請,而這些項目又有哪些規定與侷限,身為「台北市青年留學免息貸款方案」代言人的陳彥廷,將與MOT/TIMES讀者們分享許多留學補助方案,讓大家明白原來出國留學開拓視野,並不一定等同於背上可怕的經濟重擔。
如果設計是一條漫長的修道之路,請試著想像,28歲的你會在哪個關卡?出國留學?拿到學位載譽歸國?在大學任教?出書?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公司?與各大知名企業合作?跨界實驗、參展?掄得上百座國際獎項?同時還能進行自己的創作?先不提28歲這般年輕的年紀,這些目標真的有人能全部辦到嗎?「我有天生神力吧!」設計師陳彥廷這般玩笑地說著。
 
出身基隆的陳彥廷,從小就喜歡觀察生活周遭,並獨立解決問題,他很早就立定志向要學習設計,因此即便是升學主義掛帥的時代,他仍毅然放棄台北的公立高中,選擇就讀高職廣設科;如今留學紐約歸國的他,創作橫跨平面、產品、動畫等領域,並身兼台灣科技大學的講師,出了《設計  獎道理》一書,且在眾多國際競賽上(如IDEA、iF、red dot、紐約ADC藝術指導協會獎、波蘭華沙海報雙年展、法國安錫動畫影展等)更是常見他的大名。
 
很多人都覺得出國念設計很花錢,也浪費時間,不如在台灣累積實務經驗,然而陳彥廷卻抱持著不同的想法,他認為若懂得申請政府公費或獎學金補助,到國外環境打開自己的視野,這將是一輩子重要的養分。因此,MOT╱TIMES這次特別請陳彥廷與大家分享關於申請公費出國留學的經驗,也請他談談對紐約及台灣目前設計環境的觀察。
 

採訪當天與彥廷相約在他目前任職的台科大台灣創意母體中心,因為事先看過彥廷在TED的演講,知道彥廷是個口才幽默風趣的設計師,於是整場採訪下來,彥廷口若懸河,條理分明,舉證歷歷,展現高度觀察視野與說服力,顯然反應極快的正向思考與幽默感就是他智慧的表現,而看著彥廷大談抱負,不禁覺得,台灣設計界又多了一顆發光的新星,而如果設計界有談話性節目的話,大家一定都會忍不住問「彥廷,你怎麼看」?

Q:請分享你公費留考的經驗,以及申請留學獎學金的資訊。
 
A:基本上公費留考的科目很怪,除了專業科目,還要考國文、憲法精神等,但它的好處是補助最多,不過回國後需要參加記者會或推廣活動,也許還有返國義務等等。還有另外一種是海外菁英培訓計畫,是一年期,我就是申請這個獎學金去紐約的,但我當時就決定不要只去一年,一定要拿個學位回來,因此我帶著作品集,一到學校就去和系主任談轉研究所的可能性,後來我第一年的學費是靠菁英培訓計畫,第二年則是申請教育部的另外一個獎學金計畫──設計戰國策,這是一個提供高額獎金給在國際上獲得大獎的學生的計畫,而我就是靠這兩個獎學金拿到學位的。
 
Q:當時為何選擇紐約?
 
A:我大二就想出國唸書了,而當時申請菁英培訓計畫時,平面設計組只有3個名額,兩個是加州排名第一的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而位於紐約的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當年只排名第九,雖然我當時的分數是三名中最高的,但我覺得大環境非常重要,而且對學設計的我來說不去紐約實在說不過去,而沒選擇倫敦,是因為當年剛好沒有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CA)的名額。

  
公費留考每年的學校名單會有些許不同,按照排名分發學校,且每年會增加一兩所新學校,像德國的柏林藝術學院、日本的名古屋設計學院等,都是近幾年新增的,而類別分為平面設計、工業設計、數位媒體三大類,每個類別大概有十個名額左右。而出國讀書將有機會直接成為國外設計大師的學生,如上左圖為彥廷與Bob Gill在Pratt期末發表時的合照。(Photo credits:陳彥廷)


Q:雖然一心嚮往著紐約,但實際去之後和想像中有什麼不同嗎?
 
A:發現很恐怖,才去第10天就被人拿槍指著頭。(什麼!)

一開始教育部幫彥廷申請的是Pratt大學部,宿舍在布魯克林校區,某天晚上彥廷和朋友剛從IKEA回來,一群黑人擋在家門前不走,因此,彥廷便請他們讓開以便移車,結果彥廷話還沒講完,頭就被槍指著,這完全是最可怕也畢生難忘的經歷。此圖為從彥廷住所屋頂拍出去,紐約下雪的情景。(Photograph by 陳彥廷)
 
在紐約總是可以看到來自全世界最新的重要作品,許多之前只能透過網路看到的作品,在紐約則是可以看見原件。像2008年剛好村上隆在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舉辦展覽,不管是和LV合作的包款,還是鍾馗系列的畫作,實品的金屬質感都是網路照片無法顯示的。特別的是,某些國際上重要設計競賽的得獎作品,會被整套移到MOMA美術館展出,這在台灣很罕見,所以台創這幾年一直在和iF或是各個設計協會接洽,因為策展在未來會是很重要的一塊,掌握這塊的資源,就掌握了發言力道。
 
策展關乎你怎麼去表現設計,設計不單單只是解決問題,像我剛從米蘭設計週回來,發現歐洲的設計是習慣把東西做得很美,純粹滿足人類空虛的心靈,不是特地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反觀美國或德國的設計是比較實務的,每個國家的設計風格很不同。
 
Q:請簡單給紐約的設計一個詮釋,你從紐約回來後是否有受其影響?
 
A:紐約是一個跨界跨很兇的地方,我在當地曾遇過家具設計師拍電影,其實他根本不會,但他會想一些我們平常不會拍的梗,因為他不曾被限制過,反而很多創新都是在尚未經過專業訓練時產生的,所以我也常自我提醒,把學到的東西放下,先亂做,再聚焦,這是找idea的好方法。
 
紐約是沒有任何設計界線的城市,若要用一句話定義設計,我會說設計就是statement,這在紐約完全可以印證,家具設計師能去拍電影,建築師可以做家具,設計養分是互相供應交流的。因此,我回國後更注重跨界與整合,透過跨界不斷學新東西,在別的領域我是生手,雖從零開始,但即便遇到挫折也會覺得是樂趣,不然一直接商業案,創作會變得很制式,不過,當然我們還是需要商業的案子來訓練自己創作的速度。


彥廷在平面作品完成前,會進行許多發想,而上面4圖,正是不同創作的紀錄過程。由左而右,由上而下,分別是國際工藝設計展「AND跨界共生」主視覺規劃,《Resume 履歷表》, 《異種入侵》,《剪》。(Photo credits:陳彥廷)

Q:為何不留在紐約而選擇返台接任教職?
 
A:一個原因是我研二時,桑格出版社邀約我出書(見右圖《設計 獎道理》,為彥廷回國後出版的書籍),二是我的母校台科大成立創意設計中心(現改名為台灣創意母體),剛好有一個教職機會。我當時在紐約也有實習、接案子,留在那當然也是很棒,但可能只會成為一個高薪的美工而已。而且我覺得台灣滿多元的,我也很習慣台灣的生活,尤其是吃的口味和住的環境,另外家人也都在台灣,所以沒想太多就回來了。
 
Q:你在《設計 獎道理》一書中有提到,「是否長年留在國外發展,我持比較保留的態度,因為每個人的機緣和個性不同。但對於出國留學,我非常贊成。」可以請你談談這部分嗎
 
A:我都鼓勵我的學生,就算沒考過公費留學,也要借錢出去,出國看到的東西絕對不同,你仔細想,人一輩子在地球上活這麼多年,如果沒有一段時間在某個異地長住,不是很可惜?先不要想回來會不會功成名就,這沒人能確定,但光是擴展視野這點就一定要出國。其實在不同地方都會有不同的發展,重點是,你喜不喜歡你所待的地方?有沒有做令你快樂的工作?如果留在紐約,無法做令你快樂的事,或縱使賺很多也沒空花的話,就應該重新考慮,生活還是重點。
 
Q:國外的學風好像都比較自由?請談談台灣和美國設計教育的差異?
 
A:回台灣教書後,發現學生的自主性差異很大,積極的學生已經認定設計是人生中重要的事,因此不必逼他也會進步,但大部分的學生則是放著就會退步。但在國外不同,各國菁英同儕的良性競爭,比老師講到嘴破還有效。另外台灣的教學,比較偏向單元步驟式的教法,會有很多課堂小作業,但這些小作業都只是基本設計,不夠細緻,也無法放進作品集裡,所以我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出大專題,訓練學生做出完整性高的作品。再者,紐約設計領域的基礎建設非常好,那裡有很多美術社,什麼特殊材料都有,有些也許找遍全台也找不到的特殊材料,在紐約街上就買得到,有時候我會想,有些設計並不是創意很好就可以做到,而是要在鋼筋水泥都已鋪好的地方,才有機會執行你的設計,而紐約就是一個這樣完備的地方。
 
Q:以後中國也會是一個選擇嗎?台灣的問題是?
 
A:一定會考慮,中國目前還是本土的師資為多,但海歸派日增,所以他們一定提昇地很快,尤其看到中國現在的新興國際型精品酒店、餐廳、會所,總是大手筆、大資金、大設計師,那樣的規格在台灣是見不到的,因為他們有市場,有足夠的高端消費客群,各國對這個大市場有興趣的菁英都往中國移動了,更加帶動市場的活絡和成長。他們目前雖還是產業界超越學界,但學界一定會慢慢跟上。

而台灣學界目前還是太理論,幾乎所有碩士畢業條件都要寫論文,好論文當然有學術意義與價值,但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當學者,有些人痛苦的寫出對學術或市場都沒有貢獻文章,畢業了也不確定自己在研究所研究了什麼。很多人在討論台灣大學師資結構問題,教授一定要博士學位以上,這在某些領域確實必要,博士代表深厚的學問,準備將一生貢獻給無涯學海。但在設計領域真的非博士不可嗎?其實去觀察紐約教育環境,一個設計系可能只有系主任是博士,下面一百個教授各有所長,但都不是博士,他們用各種不同的實務經驗帶學生成長,把專業的刀磨利,而不是一股腦地將所有年輕人都推入學海漂流,畢竟有些本來可以在陸上當飛毛腿的,卻莫名地淹死在海裡了;反過來說,要博士去教實務也不合情理,博士的意義也不是隨市場漂流,學理和實務,應該由兩種不同的老師來帶領,才能實際縮短產學落差。


彥廷的創作擴及平面、產品、動畫、介面設計,對他而言,跨領域的創作並非難事,只要找對學習與切入的方法即可,一如建築師Adolf Loos曾說:「做設計,要能從湯匙設計到城市。」左圖為《凹凸糖罐》,特殊的瓶口設計,讓每次倒出的糖量都剛剛好是一湯匙。而右圖是《電子等分尺》,採用電子墨水技術,使尺片輕薄,卻能迅速轉換公分與英吋等長度單位。(Photo credits:陳彥廷)
 
Q:目前台灣廣立設計學系,身為此領域的老師,會不會擔心未來學生出社會後,有著供過於求的問題?
 
A:當設計這個產業蓬勃了,就會變成熱門科系,或許選讀設計科系的學生越來越多,但並不是所有學生畢業後都會從事設計,有人做企劃、行銷、專案經理,因為這些人學過設計,因此知道怎麼和設計師配合,也有能力把視覺做得精準。市場是整體來看的,這些設計科系的學生,出社會後打散到各領域,因此台灣未來的產業界,就會有一票人是有經過設計思維訓練的,這樣合作出來的東西是會更好的。當產品在市場上的製造已不是問題時,設計就能幫產品創造差異化,而在市場就有了獨特性,台灣現在已經逐漸往這方向改變了。
 
Q:留學的身分有增加回國後跨界合作的機會嗎?另外,站在過來人的角度,你對公費留學制度有什麼建議?
 
A:我在國外念書時,還參加了很多國際競賽,這跟我的性格有關,我認為如果創作作品可以拿得學位,又同時獲得競賽獎項,那何樂而不為呢?讀書期間我在國外拿了很多獎,所以有不少媒體來採訪,也開始有了知名度,大概也從那時被媒體冠上「得獎專家」吧。對我來說得獎除了是肯定外,也會有不少公司因此找我合作,也許獲獎也是獲得企業重視的重要管道。 


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大獎的作品《妙法自然》海報創作。(Photo credit:陳彥廷)
 
出國,不只讓我看到好東西,也接觸到所謂設計A段班的作品,因此回台灣後我也會開始思考,自己可以為台灣這個環境做些什麼。至於建議,我私心希望政府的相關補助,可以開放更多類別與名額給設計科系學生,目前設計類好像只有分織品設計、流行設計、影像、攝影(新媒體藝術)、商業設計等,若可以再更詳細地分出不同設計類別,自然就可以開放更多名額,而這些學生們正是未來可以帶更多活血與活力回台灣的對象。
 
  
出國留學,除了課堂上的學習之外,生活的觀察與體驗,也絕對是開拓自己視野的關鍵之一,左圖為彥廷與朋友前往紐約動物園,不經意看到一隻猩猩,慵懶的姿勢就像是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而時時觀察生活周遭,正是彥廷創作的主要靈感來源。(Photo credits:陳彥廷)

Q:你為什麼能用比別人少的時間去達成目前的成就?
 
A:提早步入這個產業。當你真正喜歡一個領域時,不用太在意別人的想法,像我當年棄高中選高職,世俗眼光可能覺得念高職比較差,因為台灣的教育想要讓大家變成通才,但通才其實會讓人變得不夠專精;你應該要有很專精的專長,再延伸出幾個共同領域的觀念,每個人的時間、資源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全都自己做,一定要學會分工合作。至於如何快速學習,重點是懂得掌握讓自己快速吸收的媒材,像是與其看影片、書籍學photoshop,那為什麼不和寫這個程式的人學?找到最快速且正確的學習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步驟。
 
而設計對我來說不只是學習,是我正在求設計這個道,我現在可能在這條道上的某個點,我也滿好奇這條路的終點會是什麼?



 

編輯/劉宏怡

台灣設計領域留學補助方案(參考自《設計 獎道理》一書)
-海外留學獎學金 
     公費留學:補助金額最多,名額少,考試難度高。需留意返國義務問題。
     
藝術與設計海外菁英培訓計畫:僅有一年的全額學費與生活費補助。
     
留學獎學金:補助金額不高,但名額多,適合已經自籌部分費用的學生。
     
圓夢助學網
     台北市青年留學免息貸款方案:設籍台北市一年以上,每年有一千個名額可供申請
-國際競賽獎學金
 設計戰國策:教育部所設立的獎學金計畫,只要在國際上得獎就得以申請高額獎金。
-交換學生

延伸閱讀 ──【留學進修專題】
留學或進修?讓設計生涯乘著熱風起飛
【留學進修專題】到荷蘭學什麼?以生活為導向的荷蘭設計
- 【留學進修專題】你吃得安心嗎?到法國學食物設計去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