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姚仲涵來說,18分鐘可以是一段安靜的時光,也可以是一個動態的訓練課程,或是回到作品《響川海》裡面靜靜生活的那種簡單狀態。他將日常生活中對聲光的體驗轉化為創作,透過光線和聲波的傳導,讓身體直接感受,並帶出立體的空間感。在《響川海》這個作品中,他嘗試結合墨汁影像與聲音,透過聲音的開關,讓燈光去聽音樂,光的變化便頓時營造出墨汁在水底幻變的空間層次。於是,光和聲音構築了姚仲涵的宇宙。
Q:請描述您個人日常生活中,某個18分鐘的片段。
 
A:這陣子我很喜歡搭飛機,喜歡飛機準備起飛的那一段時間。那段時間內有許多事情被限制住,像是要關手機、關電腦,沒有空服員的打擾,只能乖乖坐在位置上;少了平常工作的工具,能夠安靜地想一些事情。現在這種安靜的狀況很少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所以我滿喜歡這一段時間。
 
Q:請分享人生裡印象最深刻的18分鐘片段。
 
A:我想舉我當兵時的經驗。那時我在外島當兵,有個特殊的訓練課程,是4000公尺的路跑。那裡地勢起起伏伏,有很多好漢波、硬漢波,我會想辦法不讓自己停下來,邊跑邊看手錶,要在距離、時間、體力之間取得一個平衡。記得那時候衝刺完後我整個人頭暈目眩、腿軟、喘不過氣,後來呼吸慢慢調節回來,身體也逐漸緩和,這18分鐘對我滿特殊的。
 
Q:如果有18分鐘可以讓您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您會選擇……?
 
A:我想到我2007年的作品《響川海》裡面,那件作品很接近我創作論述的一句話:「資訊充滿,我喜歡站著看它如狂風與大海一般,浪費著。」自己一個人進去,什麼都不做,回到一種很簡單的狀態。
 
Q:為了更好的明天,您的旅程中還需要些什麼?

 
A:我想要履行「把台灣藝術家推向國際」這個夢想,這好像超過了我的能力,但卻是我的一個夢想。「推向國際」的方法可能很特殊,也可能是以前沒有過的策略,我一直想著「失聲祭」從2007年到今年所改變的事情,就會讓我覺得「推向國際」這個夢想好像也有機會成真。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旅程,這麼多人的旅程需要的是什麼?熱情我們有了,需要的可能是「熱情的資金」吧。 

採訪整理/龍傑娣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