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設計師週將大會主題展主題定為「Around——Ideas Within Life」,邀請到設計團體兩個八月擔任策展人,從生活的原點出發,透過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以各自的生活經驗與觀察角度,體會呈現生活中許多易被忽略的小細節,展現生活中不同的創意與驚喜。不過,關於「Around」此主題,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它既簡單卻也難以定義說明,因此如何透過主題展,讓民眾更直接地感受到設計就存在生活之中,這次 MOT/TIMES 在台灣設計師週開展前,採訪到兩個八月的 Cloud(盧袗雲),請他與大家聊聊更多關於「Around」的想法,還有與各參展創作者的合作過程。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走在海邊看到光線照射到海面上,而被那粼粼波光深深吸引,而這樣的畫面,不曉得大家會不會覺得也與餐桌上,那極有氣氛的燭光,透過不平滑的玻璃表面,而投影出的閃動光影非常相像。相信以上兩種生活經驗大家都不陌生,而留英設計師曾熙凱與陳函谿,更把這樣的經驗與感動轉化成設計語彙,而有了《波光》這件作品的誕生。
 
又或者,身處在台灣這塊多雨土地上的你我,與「雨」的關係特別密切,然而雨的產生過程是否也可以成為設計創作的靈感來源呢?將於今年台灣設計師週大會主題展展出的作品《水的型態》,便是兩個八月以水循環為概念出發的創作,用以呈現設計創作其實是可與生活如此貼近。
 
今年台灣設計師週大會主題展,以「Around」作為主題,邀請到設計團體兩個八月作為策展人,展現設計與生活的關係,「今年的大會主題展除了以『Around』當作主題外,我們也期許自己化身為『白色』,白色是最單純潔淨卻也是最豐富的色彩,吸收周圍、反映周圍,因此這次展出的創作作品將融入更深層的人本思考,也將注入設計者的情感與生活經驗,讓人們感動,發現意外的驚喜。」
 
設計與 Around 的關係,當然並不僅止發生在設計師生活周遭,因而這次大會主題展邀請到不同領域的23位創作者,如產品設計的 22 設計、黑生起司,劇場設計李育昇,平面創作鄒駿昇龔維德,還有攝影創作曲藝、張雪泡等等,以各自的角度與觀察,讓民眾從中體會到設計如何環繞生活之中。
 
而在台灣設計師週開展前,MOT/TIMES 特地請兩個八月在這極度忙碌的 9 月中旬,硬是擠出一點時間,與大家分享這次大會主題展的策展概念、展場規劃,還有與各創作者們溝通、合作的過程。

  
 
Q:首先,想先請你談談這次接下台灣設計師週大會主題展策展人的工作緣起
 
A:其實在開展前的這段時間,我們去了趟北歐,而在台灣設計師週展覽上我們也有3×3展,所以該不該接這策展工作確實很猶豫。
 
但是大會主題展的存在,可以讓民眾有機會更深入了解每一年度台灣設計師週的主題,我認為是必要的。而像這樣的策展機會其實並不多,而且策展是很有趣的,可以透過策展認識很多原本不認識但有興趣的創作者,這對我們來說很有吸引力,再加上辦主題展主辦單位提供很多協助,預算也多一些,能做的事情就變得比較多,相對於自己辦展輕鬆許多。
 
Q:那麼,請談談今年大會主題「Around」的概念、發想過程為何?
 
A:大會主題從去年的 Flow 到今年 Around,其實都是設計師週主辦單位先確定一個大主題後,再找設計師做視覺(編按:今年大會整體視覺形象是由李根在設計,如右圖),並在今年找我們策展。
 
對我們來說,Around跟Flow的含意都是很廣的,因此我們最初在討論時,希望能有一個明確的策展主題,像是共同的特性、材質、顏色等,或是以觀眾更好理解的方式來呈現主題展,但這樣顯然會局限了創作者,所以後來我們決定,各種面向的創作都是可接受的,無論是純創作,或是設計師原本就已發展的系列皆可。
 
Q:如果所有的創作面向都可以接受,那會不會讓民眾在參觀時有理解上的困難,或者你們會不會擔心展覽變得零碎?
 
A:當我們決定開放讓大家自行創作時,就開始思考如何讓創作者自由發揮且彼此又有緊密的連結?後來我們想到將Around與白的概念連結,白是最純淨的顏色,但隨著環境、光線、材質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成了最豐富的顏色,而這不也正像是設計師的角色嗎?
 
設計師在做任何創作時,都必須回歸到原點,回歸到設計、創作的初衷,並在創作的當下,反映出對於身邊、周遭環境的感受,而那個「當下」,正是「Around」。因此我們想,若讓大家回歸到最單純的狀態,呈現出來的便是創作者對於周遭環境的反射,而觀看的人或許可從中得到共鳴,因為人們的生活是共通的,這些作品或許反映出觀眾生活中的某一刻,而這就是設計與生活的交流對話。

 

今年大會主題展邀請到各類領域的創作者一同參加,包括鄒駿昇、22 Design、陳如薇、張雪泡等人。(Photo Credit:台灣設計師週)
 
Q:大家常說設計就在生活之中,可是一般民眾若沒有設計背景,他們如何在參觀過程中找到設計元素,並將之落實到生活之中
 
A:在這展覽中,我認為展出的作品並不一樣是可以進到生活之中的商品,而是可以提醒觀看的人,原來這東西曾經存在於我生活的某個當下,或者在習以為常而被忽視的生活中。
 
而關於這「某個當下的存在」,我想拿曾熙凱和陳函谿的作品《波光》(如下圖)來作例子說明,其實這件作品的產生原點,也是每個人都可能有過的生活經驗,陳函谿說這是有一次他去餐廳吃飯,看到桌子上蠟燭的光,透過水杯照映出的光影,有著水波的紋路,讓他留下深刻印象,而那次的經驗後來便發展出《波光》這件作品。
 
雖然《波光》並不是為了這次展覽而創作,但是卻很貼近我們想講的「Around」概念,有些生活經驗是大家共有的,而設計師以他們獨有的觀看角度、創作方法來詮釋,而像這類從生活出發的作品,將讓參觀民眾產生共鳴,那共鳴或許是餐桌上的共同經驗,或者是讓人回想到郊外陽光折射在水面上、岩石上的畫面,那個記憶是會被喚醒的。

  
 
Q接下來,想請你談談這次邀請的參展人參展團隊,為什麼會想要找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一同參加這次的主題展呢
 
A:這應該說是我們辦展經驗的累積,像我們之前同樣於台灣設計師週策畫的「美麗轉世」一展,我們就邀請了很多不同領域的人參展,因為我們希望「美麗轉世」除了展出設計師創作外,也能夠賦予一點教育功能性,讓社會大眾了解到並非家中用不到的東西就會變成垃圾,而不同領域的人,思考方式不同,也能呈現出更多的面向。因此我們也延續這樣的概念來策畫今年的「Around」,在展覽中,除了透過作品看見產品設計師的生活周遭外,還有設計師、服裝設計師、插畫家等人的生活。
 

此為美麗轉世一展展出的作品。(Photo credits:台灣設計師週)
 
Q:台灣從事攝影的人很多,為什麼會想到邀張雪泡來參展呢
 
A:雪泡很特別,她本身是在廣告公司做文案,一般來說對文字敏感的人,影像可能是她的弱項,但是雪泡卻能從事文案又攝影,且她的攝影很有她個人慵懶、浪漫、感性的成分存在,所以在策這展覽的時候,就想說是不是可以找她來參展。雪泡應該算是個攝影界的素人,她的攝影不是從真正的商業面出發,她的作品讓我有種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世界的感覺。
 
同樣身為攝影創作者,曲藝的作品跟雪泡的又非常不同,曲藝是專業的攝影師,但他這次參展的作品,倒不是為工作所拍攝的,而是將鏡頭轉向他身邊的人物,不論是去夜店遇到的朋友,或是路邊的路人。
 

  

讓我們賣個關子,此為今年大會主題展將展出作品的輪廓圖,大家可以試著猜猜哪件作品屬於哪個創作者的喔。今年作品有不少是需要透過五感去體驗的,像是陳君岱的作品,散發著木頭的香氣,而李佳穎則是透過馬賽克玻璃呈現四周環境,另外,龔維德則是帶來一個互動性作品,他先預錄了一些路上行人行走的畫面,然後利用投影的方式將影像投射在三種材質的布上,有些會穿透,有些會停留在布上,同樣的畫面,打在不同的投射體上,再加上現場真實參觀的人,真實與非真實的交錯,是件互動型的裝置作品。(Photo credit:兩個八月)
 
Q如果創作者的作品都還蠻不一樣的,那你們是以展場的規劃方式,將大家的作品緊密的串聯起來嗎?可以談一下這次的展場設計想法嗎?
 
A:我們最初的概念是以「莫比烏斯環」來打造這次兩層樓的展場空間,藉由樓梯的上與下,空間的出與入、裡與外,形成一個無限循環的回字型展覽空間,而這樣的空間設計也算有點取巧,因為或許有些觀眾看完一遍後,還會困惑「這件作品看過沒?」,因而將作品再看一遍以加深印象,而這不也就像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東西是重複的,但我們卻常常不經意就忽略了。
 
Q:另外,也請談談你們這次的創作。
 
A:我們這次是以水循環為概念出發,製作了作品《水的型態》,大家都知道水是怎麼來的,水是存在人們生活中必要的東西,因此我們想以與人類生活極為密切的「水」作為創作主要原點。我們做了三件作品,分別是燈、掛衣桿、花器來表現水循環狀態(雲、降雨、地面的水),雖然這是件立體作品,但我們是平面出身的,所以就嘗試以比較圖表式的方式來呈現。
 
關於這件作品的設計概念,雲在天空時,時有光線穿透,有時沒有,因此我們把這意象變成會亮與滅的燈具,鐵桿部分可以作為掛衣服、雨傘、鑰匙圈、包包的地方,這些懸掛的物件都是隨機、短暫的,就像是下雨的狀態,而雨落下後將滋養土地生命,因此我們在地面放上花器,表示雨水培育生命的過程。
 
在燈的部分我們請師傅以口吹玻璃的方式製作出圓盤,來表現雲的層次感,中間部分,則是用鐵桿焊成雨落下的線條,這是非常平面思考的方式,然後在地面部分,同樣請師傅以口吹玻璃製成出透明、不規則狀的花器。

Cloud 謙虛地說,其實《水的型態》這件作品,說穿了就是用鐵桿做的架子、玻璃做的雲狀燈、還有在地上像一攤水的花瓶,「如果要仔細分析這每件作品有多大的特色嗎?倒沒有,但我們想呈現的是,每天都在發生的『水循環』,也可以應用到設計作品之中,我們想說的就是,Around 跟設計、設計師的關係也不過就是這樣。」

 
Q對台灣設計師週的期許。
 
A:台灣設計師週是反映台灣設計的平台,姑且不談設計師週中的3×3展區,設計師週一直保有主題聯展,這些聯展都是當年度為了各自主題去創作的作品,從這部分是可以看到當下台灣某些設計師的思維,可以反映台灣設計在想什麼。
 
不過也有人質疑,台灣設計師週似乎是一個只有台灣人自己在看的展覽,大家會為了東京設計師週、倫敦設計節去東京或倫敦,但台灣設計師週卻還沒有這樣的魅力,足以吸引大量外國人來台灣看展,而這部分確實是台灣設計師需要繼續思考努力,如何透過創意,讓大家的作品提升到可以與國際潮流接軌的程度。
 
但是,除此之外呢,我覺得還是需要回歸政府的力量,推動城市設計觀光,像是我們去東京、倫敦看展外,城市裡與設計有關的商店、餐廳、博物館、美術館,可以說比展覽本身更具吸引力,但是台北現在雖然努力推動設計城市,但效果卻不明顯,很少人將台灣設計列為台灣觀光的主要項目。其實每次我們出國參展,在國外總是可以聽到不少稱讚與回饋,因此如何加強台灣設計的國際知名度,是需要整個大環境努力推廣的。

採訪整理/劉宏怡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