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氏創意讓好事發生 ── 好氏品牌研究室

成立於 2006 年的「好氏品牌研究室」,發展至今有多重面貌,他們接設計案,也經營以台灣產品為主題的 select shop,他們舉辦講座、規劃展覽,也協助許多台灣品牌走出自己的路,而最主要的身分則是品牌規劃公司。採訪當天,MOT/TIMES 邀請到好氏品牌研究室室長 Van,他是好氏對外的主要發言人,也可以說是形象擔當,他說話幽默也犀利,對於台灣的設計環境,總能提出鞭闢入裡的見解,因此此次採訪就讓我們來聽聽,關於台灣設計,Van 如何提出「好氏降臨,壞設計消散」的犀利分享吧。
幾年前,網路上出現了一個以「好氏品牌研究室」為名的粉絲專頁,總以犀利無情又精準斃命的黑色幽默,鞭笞著島上的文創及設計,句句真言一出,總叫人難以忘懷。

而在 2012 年底,溫州街上一個轉角處,「好氏品牌研究室」(以下稱為好氏)現形,這裡有人說它是花店、咖啡館、會計事務所,走進裡面卻擺放了許多以台灣為主題的產品。這個空間,從外型到內裡,一如網路上熟識的好氏般俐落脫俗,透過實體店面,好氏的價值觀正開始更實在地被觸及、被看見。

    
好氏品牌研究室 LOGO 由半圓形、菱形、三角形組成,分別代表松果體、水晶結晶體與神秘的三角錐體,具有直覺、創造、能量、神秘等多重意涵。


敲敲好氏大門,出來與我們會面的是室長 Van,那位在螢幕後放冷箭多年的男人,不意外是天蠍座。而訪談最初,Van 從靈性科學聊起自己與好氏,他說每個人體內至少有 3 種人格,主導著生活裡的大小事,好比他自己的第一個是 10 歲男孩,第二個是 17 歲少女,第三個是 65 歲的老人。
 
面對設計與工作時,Van 是由 65 歲的人格主導,這也難怪研究室店內基調沉穩,總放著鳳飛飛、鄧麗君、劉文正歌曲(不過他承認最近開始有少女化的趨勢)。抱持著來聽老人訓話得到醍醐灌頂的痛快,以下,讓好氏品牌研究室室長談談你我生活中有關設計的「壞」,與如何改進的「好」。

  
  
Van 說好氏店內販售的產品,都有著工藝性、在地化、非大量複製的特性,他們自己設計開發,並與台灣各地有著傳統技法的人們合作,他們並不想做台北市場上已有的東西。(Photographs by 李欣哲)
 
Q:你覺得台灣做品牌,有哪些需改進的?
 
A:不長進的都是那些大品牌、老品牌、老企業,都是壞榜樣,一個比一個爛地在挖老本,看不出有什麼創新。
 
你不覺得很奇怪嗎?創新的都是中小型企業,但台灣很大的問題,就是對自己的文化非常沒有自信,很多新品牌都是在跟風,只拿別人來撐自己,但那根本不是台灣。我去台南做了三次演講,每個人都跟我說台南好在哪裡哪裡,但我卻不覺得,因為他們所謂的好,全都在抄日本,這樣,我何必去台南的假京都!
 
Q:那在台南有看到你喜歡的東西嗎?
 
A:我喜歡一些老人顧的老店,沒有任何裝潢,卻可以感受到台灣滋味。
 
但現在大家推薦的台南,卻是年輕人一窩蜂搶占一棟棟老房子,把空間改成工業風,然後名字再取一個小什麼、或疊字什麼的。
 
   
  
Van 認為空間中若少了軟性裝置(Decoration),就像沒了靈魂。以好氏曾經設計過的「有好貨社」為例(如圖),Van 向業主提案花一萬元台幣買 30 公斤的繩子,花 3 天編 30 種編法,掛上後空間變得十分特別。「我們在北京就是做這種超怪的店,但回台灣後發現行不通,客戶太保守了,覺得這樣做太前衛,所以在台灣只能改自己。」Van 無奈地說。(Photo credits:好氏品牌研究室)

Q:文創對你來說是什麼?而松菸誠品提出將「文創集合在一棟大樓中」的概念,你有什麼看法?
 
A:台灣提「文創」就只是為了樹立一個目標,或是學生要畢業找個台灣在地商品重新包裝,但那些都是虛的。南崁那邊有個叫做「文創 CEO」的建案,連建築公司都開始使用「文創」,表示這個字不能再用,只能拿來賣錢了。
 
對於松菸誠品的內部空間設計,我想說的是,這些店的風格是什麼?有些品牌的平面設計明明就很台灣,但空間為何設計成工業風?為何不管賣茶或賣農產品,空間風格都一樣,也都用復古二手家具,這又是為了趕流行嗎?雖然是將所有文創放一起,但是該如何保有與塑造各自的性格,才是最重要的。

   
   
Roots Galleria 的空間設計。

Q:多聊一些壞事╱台灣設計的陋習吧!
 
A:壞事真的太多了,我去北京 3 年回來,看著台灣就有一種恨鐵不成剛的感覺。
 
Q:常常看到不好的東西想罵,但罵完之後呢?
 
A:所以我做 3 件事。第一是市場診察,大家可以來找我聊天,聊自己的品牌、設計、產品等,從中我會給一些實質的建議。第二是游擊講座,與大家分享我們對於品牌的觀察。
 
第三是開課,我接下來會在學學舉辦品牌的工作營,幫一些舊品牌重新定位。另外我自己也有寫一些文章、專欄,當初答應邀稿也是因為對方說:「隨便你寫,要罵就罵,想幹嘛就幹嘛。」
 

   

左圖:「市場診察」中,Van 將擔任大家的品牌醫生。
右圖:前陣子好氏舉辦的「能量研究室講座」,邀請到七個新生代設計師參與對談,但開課率只有一半,這讓 Van 感到非常灰心。「當大家在說設計時,平面好像就只有聶永真,花就 CN Sense!我們花很多心力想介紹值得被認識的人與設計,但像『京都塑膠人』,當時報名才六個人,實在不知怎麼辦。事後我們做檢討,同事說乾脆以後辦生活講座就好,像是『西班牙旅行一萬塊搞定』、『台南散步,30 個秘密景點』、『小聖誕樹自己動手做』,一定會爆滿!
 
Q:你希望看到什麼長進?是否看得到一些改變?
 
A:坦白說很慢,當今的台灣似乎非常徬徨,因為看不到未來,每個人都抓住眼前最安全的路。

我比較少關注舊品牌的改變,因為舊品牌幾乎不會改變,這也是台灣人的習慣──會賺,就一直賺,不願改變。我喜歡看新的牌子,但若發現新的店也沒有變化時,就會非常沮喪,尤其現在台灣很多新店又是一窩蜂地走生活小清新。其實台灣好的工藝太多了,漆器、木刻、紡織、編織,為何大家寧願花個 3 萬塊買一批外國貨回來,卻不願意花一點心思和他們合作呢?

Q:那麼,你心目中理想的設計是?
 
A:和土地有連結的東西,那才是出發的地方。
 
我覺得設計的重點在回饋,而不是得到,若有能力,回饋才是最頂級的狀態。設計已經夠多了,若能把舊的設計變得好一點,是最環保、最好的狀態,把錢花在很屌很跩的新東西,不是我的信仰和概念。
 
我相信靈性科學中提到人、事和土地的平衡關係。做產品不只是拿來賣錢,我比較在乎的是人背後的故事。像是我們到台東找到一些會傳統編織技法的媽媽,我在乎的是她們能不能在這生產過程中得到新的東西?而不是只給他們一筆錢,讓他們幫你做廉價的代工,我希望她們有所獲得,或許也可以開始思考自己也能做一個品牌。但這個概念在台灣很難行得通。 

  
  
2013 年
roomsLINK Taipei 好氏也有參展,其空間設計讓人印象深刻。而在展場上,好氏展出許多他們前往台東,尋找當地仍懂傳統編織、木作技法的原住民,與其一同研發設計出融合傳統技法與流行造型的作品。

Q:如何才能行得通?
 
A:就是消費者教育吧。我自己也接了很多大學的演講,可是學生的成長比想像中落後太多了,甚至連老師都不行了。比如老師教人做花藝,教你做出一盆漂亮的花,但花和你的連結是什麼?如果你家很醜,做這麼漂亮的花幹嘛?教育體系是一個斷層,學校教育到個人的生活,中間的消化是空白的。
 
我覺得 99% 台灣人的生活都超無聊的,當你生活無聊,怎麼懂著去欣賞?我說的無聊是指每人都活得跟別人一樣,看電視、刷 FB,學生就是 KTV、線上遊戲,你還能要求他們幹嘛呢?我去教課的時候,曾問會寫書法的舉手,結果他們全部都在笑我耶……
 
但這就是一個消費鏈,學生畢業後能夠自己賺錢,若他們沒被教育該怎麼消費,那台灣的文創再怎麼推都沒有用,人越來越老,消費只會越來越小心和小器,絕對不會越來越有品質。
 
像我們店裡的消費主力,其實都是日本人、香港人。台灣人大多都是覺得漂亮,但拍了照就走了,啊,台北的拍照文化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Q:也說說台灣的拍照文化吧。
 
A:Facebook 是一個很 cheap 的媒介,好像拍了一張照片上傳,就是具有某種Sense 的人,然後形成很奇怪的同儕壓力,好像是文青就要穿什麼、聽什麼,設計師就要幹什麼、長什麼樣子。但你去歐洲、香港、或日本會發現,他們的身分感落差非常大,可能一個畫廊老闆私底下的生活是去打棒球的。
 
我們好像都活的一樣,你們編輯一定也是。做一件事,拍個照,就代表你消費過了,很少努力去了解行為背後的意義是什麼。而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大多數的店都那麼膚淺,只要吸引消費者來,拍過照,就夠了 。

  
  
Van說:「台灣生活中充斥著很多早洩型的消費──拿著相機拍照打卡的時候很硬,拍完就軟掉走人。哪一個台灣的產業不是早洩型的?連文創百貨都早洩了。」而 Van 希望他們做的事情,無論是產品設計,或是空間設計,都可以讓人關注到創作者本身,讓人願意停下來聽聽創作的故事。此為好氏為北京尤倫斯藝術設計商店所做的空間設計。

 
Q:那你心中完美的選物店(select shop) 是?
 
A:我比較偏執,我覺得在台灣開的店,就要是選台灣的,不過,在台灣若理直氣壯的說:「這是台灣的」,通常都不會賣,因為別人是來自紐約、倫敦的。
 
但我卻覺得為什麼要把資本投資在別人的品牌上?商店的責任在哪?台灣開店常常在乎的是有多少貨、賣多少錢、一桿衣服可以塞多少,沒有人會對這些設計師做特別的介紹,只會說:「這是紐約來的、歐洲的、聖馬丁的……」、「這桿 85 折、這桿 9 折……」,從不對生產者負責。我覺得開店有一半的責任就是教育,讓消費者進來可以被洗過一遍,但不是被洗得越來越勢利。
 
  
   
好氏店內不只販售他們設計的產品,也不定期地舉辦展覽,如上一檔的展覽,是展出香港品牌 Matter Matters。
Matter Matters 以皮件作為主要產品創作,用色繽紛,造型簡約,工法細膩,讓來到好氏店內的顧客深受吸引(Photo credits:好氏品牌研究室 / Matter Matters

Q:好氏的空間設計風格十分獨特,對你來說,空間裡什麼是最重要的?
 
A:自己和空間的連結。
 
像好氏這間店,其實是我小時候生活記憶的重現,所以每個來店裡的朋友都說,這空間好像就是我。一個空間有沒有用感情去做非常重要,台灣為什麼所有的設計都一樣,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感情。
 
  
   
   
Van 小時候的家是桃園最大的旅社,裡面都是 Art Deco 風格的東西。而旅社外則是診所和牙科,招牌就像是事務所那樣,因此Van 將兒時的生活記憶,重現在好氏的空間裡。(Photograph by 李欣哲)
 
Q:家是一個設計師最能表現自己的地方,你對家的看法是?
 
A:以前我的收藏品超多,人家都說我家好像蔡明亮的店、或是阿莫多瓦電影之類的,有霓虹燈、養松鼠、種樹。但現在我發現,其實家和心是一樣的,只有越乾淨,才能裝越多東西進來。所以我現在家裡什麼東西都沒有,只有植物。我每天起床都想要澆花、和他們講話。
 
所以,家的概念是有階段性的,當你還不知道你要什麼時,或許你家要有特色一點,因為那是你建立特殊性的地方。現在卻是覺得越乾淨越好,院子裡都是植物。而有時候我也靠打掃整理自己,把整個房子擦過一遍,心情就好了。
 

編輯/劉宏怡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