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久了,你在都市的水泥迷宮中惶惶地丟失了自己?有多久了,大雨過後你嗅著的是塵土飛揚的柏油氣味,而非土地的青草香?介於入世與雲遊的藝術家林銓居彎身貼近土地,行走過許多遠方,在無數旅途中確立己身位置。這一次,他決定返家,側耳傾聽來自土地的呼喚,在金山的清風綠水中,以開放的心胸,重塑對土地的尊重與關懷。
在當代社會,現代化所衍生的訊息化、快速化等價值,使人與自然的關係漸行漸遠,且傳統文人情調亦日漸稀薄,然其精緻、千錘百鍊的準確性、面對自然的謙讓自省、與現實世界保持距離的個人性等特徵,應成為當代人面對複雜、矛盾的生存現狀的一種向力。
 
鑑於近期中生代藝術家林銓居於 MOT/ARTS 舉行「風景故鄉好」個展,以水墨為基底的油畫創作書寫返回童年記憶的風景。回顧近年其創作範疇橫跨水墨、油彩、裝置、公共藝術等,林銓居透過建構中國文人情感的想像空間,以相異的途徑關懷的始終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因此,藉由與藝術家的對談,讓我們一窺當代藝術與自然交織出的人文風景。
 
Q:針對這次「風景故鄉好」的展覽主旨,您以遊子、歸人的雙重角色,從遠方趨近過往的生活記憶,請問旅外多年的生命經驗,對您的創作思考有何影響?
 
A:我認為這些年的生命經驗,在我的創作表現中是「印證」而非「影響」。1990 年,我選擇到北京求學,一方面是源於所接受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呼喚,一方面也在中國印證了根植於自身不可拔除的「民族性」,台灣農業文化的素樸南方特質在北京更能被凸顯與覺察。後來,到了美國,我是同時印證了自己中國與台灣文化雜揉的性格,與西方強烈的區隔。過去所涉獵的西方文學與論述,如卡夫卡、米蘭‧昆德拉、薩伊德等,幫助我在西方並不是單向地去接受一個嶄新的世界,而是在近距離看待這個文化體系的同時,反身性思考自己的位置。
 
此些經歷,都幫助我對「創作的民族性」產生更深入的思考。比如裝置、行為作品中《晴耕雨讀》的東方精神、文化特色,或繪畫創作中對筆法的講究等。到了遠方,你會發掘自身的文化特性,進而去思考你創作的方式,而非一味地學習或模仿他者。我認為,從自身文化出發,才能成為文化資源的提供者,從而更有效且廣泛地將創作的精隨反饋給世界。
 
Q無論是地景或繪畫創作,都可見您創造出一個中國文人情感的異質空間,如「晴耕雨讀」計畫,都市叢林裡的一畝田,「風景故鄉好」懸浮在紅色調背景之上的群山等,與現實都存在一段距離。請問您認為人與土地「適切的距離」為何?
 
A:我認為,人與土地應該要零距離,盡可能地貼近。當然這可能過於理想化,但即便是極度都市化生活型態的人,都應該存在貼近土地的渴求與想像。當人抱持這種願望,去運動與勞動,用身體真切地連結與感受自然時序的興衰及能量,透過土地,更全面性地思考環保、健康、全球暖化的危機、下一代的教育等問題,人才能找尋到生活的依靠與動力。我透過各種形式與類型進行創作,並沒有媒材問題的藝術立場,所注重的本質始終是對土地與自然的關懷。
 
Q面對生活與藝術,有些藝術家是將兩者分離,有些藝術家是把生活當藝術,也有些藝術家是把藝術當生活,或者藝術就是生活。請問您認為您是那一種類型的創作者?
 
A:我是一個將藝術與生活切割的創作者。對我而言,生活是養生送死、吃飯睡覺,必須具備維持生存所需的能力與肩負現實的責任,藝術可以來自生活,轉化或提升生活,但絕對不等於生活,即便《晴耕雨讀》中似乎展示了我的生活與態度,但對我而言,這仍然不折不扣是一個藝術作品。而我之所以會給觀者藝術等於生活的錯覺,我想是因為我的藝術是真實地來自我的生活,而非來自學院智性而刻意的學習。比如我有寫札記的習慣,記錄我的日常與夢,這些都是無比真實的生活本身,但這些訊息或許在日後會被湮滅,但也都能成為我創作的養分,生活與藝術對我而言,始終保持著貼近而又有距離的關係。
 
Q:作為一個當代藝術家,您的中國文人情調在作品中多有呈現,如對田林的懷舊情感與過往美好消逝的傷懷等。如此看來,您似乎以今之古人的身分面對當代種種的矛盾情境,您嘗試透過藝術追尋當代生活中的普世價值為何?
 
A:在此,我們可以分「藝術」與「生活」兩個層面來談普世價值。首先,我認為「個人性 (personal)」、「政治性 (political)」與「詩性 (poetic)」是藝術創作非常核心的部分。藝術能感動人,必然來自其個人經驗與心靈的抒發,因此,我的創作都是從我的生命歷程中攫取能量,無論是根植於我的血脈中的農家背景或70 年代後我所接受的中國傳統教育,即便這兩種狀態可能是矛盾的,但我仍希望能由「個人」出發,挑戰自我或社會現實。其次,藝術雖奠基於個人,但面對當代,必然會產生群體性,這就是「政治性」。我雖將個人標舉在群體之前,但在創作中仍有「政治性」的傾向,比如在2007年的作品《母土》中,我用稻草堆象徵父親,指涉農業社會的父權體系,以及同年的《晴耕雨讀》探討文人在當代社會如何自處等,皆從個體關注眾人之事,以回應當代的價值。最後,藝術的最高準則應是「詩性」,無論創作的基底是在描述、改造社會現實,一個真正的藝術作品仍應該能因其「詩性」而不受時代的限制,從而脫離目的性,而給予人們感動。

另一方面,藝術的能量源於生活。因此,「理想的生活」是很重要的,這當中有幾個關鍵要素:自然的食物、持續的運動、深度的閱讀、旅行並保持好奇心、接觸大自然,並靠著慈悲、愛與創造力,持續思考生與死亡的課題。我認為,保持健康的身體與態度,並透過旅行到他方,更能指認自身所處的位置,並因著愛而產生更多力量在社會中生存下去。最後,透過思考生命與死亡,就能明白死亡無常、時光易逝,而在有限的生命中,你所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麼,當你開始面對最根本的問題,你就能觸及生命中最核心的價值。

採訪整理/張慧慧

林銓居
1963 年生於台北縣萬里鄉,1990 年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國畫組後,遠赴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攻讀美術史。 2001 年於美國高得學院 (Goddard College) 進修跨領域藝術 (Interdisciplinary Arts) ,其創作涉獵繪畫、寫作、錄像到表演藝術及地景藝術等,為台灣極少數擁有跨領域藝術學位的藝術家。

林銓居個展 風景故鄉好
展覽時間:2011.12.17~2012.1.29
展覽地點: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21號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