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二屆,MOT TIMES 為讀者們介紹每場 【 ADA 新銳建築獎】的精采盛況,並與建築師們進行深度專訪,一探其作品後的設計哲思與生命歷程,詳實紀錄著屬於台灣青年建築師的故事。第三屆 ADA 新銳建築獎已於 2016 年 10 月 31 日頒發,由「 溢遊建築 – 城市浮洲計畫 」與「 青林書屋 」共兩組三人團隊獲獎!
 
這次我們當然不會「 放過 」得獎者囉! 藉此機會,MOT TIMES 再次啟動計畫,分別專訪兩組獲獎的建築團隊。由簡志穎、楊紹凱與李仲仁共同合作奪得首獎的「青林書屋」,評審一致肯定其擁有理念的厚度,卻又兼具材料與構法的深度及作品的美感。三位相異個性與養成背景的團隊是如何完成這項計畫?而建築工作者在此案中的角色又是如何?在專訪中,三位為我們分享這場造夢計畫的同時,也道出自然環境與社會關懷如何串連著建築設計的可能性。

不僅是建築體本身,「 青林書屋 」整體的理念展現出各種可能,也擴大了空間功能,讓環境、人和人之間串連。 ( 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

台東,被視為台灣美麗的後花園,在這片擁有豐沛自然的環境中,孕育著各種美麗的想像與夢想。「 青林書屋 」佇立在知本山間,這項計畫的開展,來自於一項小小的心願-給下一代的育成計畫,集結著「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三位建築設計者與 535 位志工的努力,以建築為出發,建立起土地與人、人與社會的自體循環,讓建築設計超越了空間而有更多層次的意義。 
 
不只我們很好奇,連參與「 青林書屋 」建築團隊的建築師 ( 群青設計事務所)簡志穎與(建築製造所)楊紹凱,當初受由李仲仁和李代賢所組成的「 風中之星 」邀請接下這個案子時,也想知道自已在協力造屋的實踐上能做些什麼。然而,這個夢的後座力之大,延燒了兩年的時間仍縈繞於心,現在就與我們一起和建築團隊聊這個計劃的神奇魔法吧!  ( 以下簡志穎簡稱 : 簡,楊紹凱簡稱 : 楊,風中之星代表李代賢,簡稱李 )
 
Q:「青林書屋」無論從建築面或是與情感面來看,都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案子。請三位分享其養成背景?

李 : 每一件事情都關乎著過往的累積與養分。回顧我與仲仁的童年,家中清貧、資源缺乏,在這個比較沒有自我的時間,跟著物質轉動觀念,因此小時候有很多的自卑感。當時總看到爸爸自已動手作很多東西,這對我在美學的培養上有很大的加分,想像力、創造力都在此時累積。
 
從就讀廣告及工藝設計開始,我逐漸發現自已的作品跟別人有很大的不同,才驚覺原來是父母自由的教育,培養我對事物從不設限、活躍的思考,因而漸漸地由學業成長中找到自信、找回自已。而仲仁小時候,則是常被叫著跟爸媽一起去工地,雖無法與同齡孩子一樣出去玩耍,但卻藉此觀察到很多水電、工程等的相關知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小就開始著手自已做東西、房子住不舒服就自已改,直到鄰居要我們幫忙做一個鞋櫃開始接了第一個案子,而後試著蓋一間自然屋。
 
簡 : 我跟紹凱是成大的同學,2001 年畢業後任職於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之後去倫敦就讀倫敦大學建築所,之後留在當地約 120 人左右的建築事務所 AHMM Architects ,兩年後回國並進入廖偉立建築師旗下工作,之後就獨立出來成立群青事務所。
 
出國念書的這段時間,讓我觀察到不同國家建築環境的發展,在倫敦一學期只有三堂課,卻靈活的結合校外各種資源如結構技師、事務所等。比較起來,我覺得成大的教學也是同樣很寬廣的,將開發商、設計、建築等,將所有的事情串起來,我想對學子的培育來說,這是一個很成熟、健康的發展。
 
楊:我跟志穎是成大的同學,發展的背景差不多,成大資源豐富、學風自由,從不同的面貌提供環境、建築相關的資源給學生,不受限的體制,對於初期啟蒙來說是極必要的發展培育過程。
 
與志穎在學校時工作室的革命情感讓我們有機會在進入社會後,有一起合作的機會。從小因父親工作也進出大大小小的工地,對於建築的構築耳濡目染。大學畢業初期對於現實的建築設計工作環境與專業的分工有了疑問,覺得建築師與人的距離因為專業的分工離的很遠。於是花了兩年的時間在倫敦做攝影的研究與創作試著抽離出對台灣創意工作者的框架。回到台灣在原本的建築創作上得以更清楚自己追尋的專業環境與人之間的關係。於是在宜蘭一同參與了近幾年的都市與在地地景的研究與實作。對於當初畢業時的疑慮得到了一些答案。目前成立建築製造所/楊紹凱建築師事務所,繼續實踐土地上人與建築的關係的追尋。
 
Q : 三人合作一同設計建造青林書屋的契機? 
 
李:故事可從我與仲仁一起蓋的家屋開始說起,這間房子是我們心中的夢。婚後,生活重心放到共組家庭課題上。對我而言,從小生長在鄉間,每天就是與自然相處,因此深感居住在城市中,受制式建築的拘束,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其它可能。一開始什麼都沒想太多,口袋空空租了一塊地,就為這個夢起了開端,很榮幸地這棟房子也被許多人喜歡。
 
約七、八年前在網路上看到陳爸 ( 本案業主 ) 於台東投身公益所做的事情,深受感動,萬萬沒想到,多年後,透過以立志工的牽線,進而有機會一展這十年來與「 土 」為伍的知識累積,為陳爸的青林書屋盡份心力。
 
因「風中之星」的專項多在手作,重心不完全在建築領域上,所以在接到案子時,我們開始尋覓專業人士,最後找到紹凱和志穎;希望能各自發揮所長共同合作,為這塊美好的土地上蓋一間很棒的房子,故事就這麼開始了。


與當地環境相融的青林書屋,以簡樸、適切的型態佇立於台東鄉間。(Photo Credit:青林書屋)
 
當鍾情於自然與手作的「風中之星」遇見擁有專業背景的建築師「簡志穎」和「楊紹凱」,建築與環境於此譜出一段佳話。(Photo Credit:青林書屋)

Q:你們心目中的陳爸是怎麼樣的人呢?
 
楊:我認為陳爸是個發明家也是位探險家,擁有凝聚眾人的特質。無論在建築面、材料或是環境的態度上,他都充滿好奇心,因為這股對事物的熱血,他總能邀請到各領域的人才共同參與計劃。
 
起初他只給我們幾個很簡單的需求:「不要倒」、「使用天然的材料」、「空間要有彈性」,就讓團隊獨自去找尋對這塊土地的感覺。在極寬鬆的條件下,大家反而更加自我要求、思考模擬,希望能做各種不同的嘗試,這對青林書屋建造前的籌備和建造時的執行皆有很大的幫助。
 
Q : 請分享這次案子的創作核心?
 
簡:這個案子我們一共設計了九個方案,私底下也與紹凱做了很多嘗試,一開始想著前面有海岸山脈、孩子們可以在此奔跑,空間又該如何創造出更多的互動;第二個方案時更出現了大溜滑梯,想像著大人與孩子們在裡面玩樂的畫面,好的設計就是這樣透過不斷的討論與實驗出來的,而土這個材料亦是如此。


透過對當地居民與環境及土地的觀察,建築團隊思考許多設計的可能性,最終選擇以最簡潔、適切的形式呈現空間原貌。(Photo Credit:青林書屋)
 
楊:對我們來說青林書屋不是表現,而是一種邀請。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基地在哪,也沒有任何想像,最初有將常見的一般建材或混凝土等防水材料納入思考,但卻也發現這並不一定適合當地環境,接續上述陳爸給團隊「材料」、「安全」、「空間」的需求,在思考農地使用的前提下,而面對太平洋、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這片自然環境時又如何能提出最適切於在地文化與土地的方案。
 
因為對這裡的孩子來說,多了解這塊土地,未來就會有更多的機會發現屬於自己土地的樣貌。面對這樣取法自然的觀念,對從小在城市教育中成長的我們來說也是種學習,團隊開始反思生命中想追求的價值為何?建築師存在的使命為何?房屋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我們相對於風中之星的創作脈絡是不同的,但也感謝他們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土這個材料,彼此相互討論後,守住自己的價值,反思建築、材料與環境的關係與本質。直到現在,關於土的知識與運用我們依然還在學習,對它的想法也還在持續中,無論是未來或是目前所接觸的案子,似乎也開始深植在思考之中,我開始審慎的面對材料的運用,如何讓一個媒材能表現出自己最純粹或原始的樣貌。
 
不僅是建造建築體本身,在思考的過程中,也讓環境與人成為共生元素,一同拉入做為實現夢想的起點。(Photo Credit:青林書屋)
 

「 土 」在青林書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是為環保的考量,也為讓素人能直接參與過程。它更成為凝聚人心的最佳調合劑。(Photo Credit:青林書屋)

Q:青林書屋是全台灣第一個採用鋼構與 2700 塊土磚所建成,為什麼會選擇使用「 土磚 」做為建築的一部份呢?
 
簡:土其實扮演很多角色,不僅是環保建材,同時也降底素人參與建造的門檻,甚至連孩子也可以在工地玩的很開心,對這個案子而言,它是十分重要的工具。
 
李:土對很多人來說只是做為植物所需,其實它的用途非常多元,也是與人最親近的材料,距離不應該是這麼遠的,我都把我的孩子放到土裡玩啊(笑)。
早期建造一座土房子,大多認為土磚是陰暗、潮濕的印象,但藉由設計是可以做到兼顧自然與舒適。不過早期並不重視美學,對於土這項材質的運用還是偏向直接的思考。但只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操作,例如以基本的木屑與土,再加上砂、糯米或石灰來運用就可變化出像是土磚、夯土等不同形式、當然如何運用、用在哪裡就是多年來的學習,我也期望持續在這專業的領域上再躍進。我建造了一座自然屋,花了快十年的時間與土相處,青林書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次大家一起協力造屋,看到這個畫面就會覺得台灣早期蓋房就是這樣啊!從籌備到建造執行,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村民與孩子們的情感交流便於過程中產生。 
 
楊:孩子的夢想只是能夠生活這樣一個單純的理由,我們回到建築與材料的本質上來思考,最後所呈現的是一個很簡單的狀態,這個狀態可以因應每個人的需求呈現多變的樣貌。因此在建築的形式與功能中,從使用上的多樣性、空間的尺寸、樑柱的位置,建築與室內的開口都是希望能充份達到彈性的需求。


透過風中之星多年與「土」為伍所累積的專業背景,將此知識分享給當地參與的夥伴們。(Photo Credit:青林書屋)

Q : 在參與青林書屋的過程中,三人之間如何分工配合呢?
 
楊 : 土磚課以風中之星為主,我與志穎主要是提出空間概念及建造,確保讓孩子能夠從中看山望海,能從中感知空間跟環境。我們甚至在想如果這事情做的好,空間或許就能有不同的形式可呈現,比如說保留地皮和自然性,一樓書屋的空間或許可以豢養牛羊。
 
李:風中之星的角色著重於土磚的部份,帶著工班與種子教師等人實際參與工作,瞭解這些工法該怎麼施工,進而帶領志工,而我們就是定期的到現場看他們的狀態。這樣的方法其實有個好處,就是讓他們彼此能有更多的互動,漸漸的也拉近了距離,在過程中審視自己的能力,建立信心,所累積的生命厚度跟價值無法取代,我們不是在幫誰蓋房子,而是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有內化的過程。

Q : 建造的過程中,也於當地召集了 500 多位志工一同參與,志工於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其中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呢?

李:一開始我們進行了約兩個禮拜的土磚課程,包含為什麼要做土磚,實際參與工作有哪些,包括:木工、窗台、木樁等,種子教師們可說是在極為精實的短期訓練後就直接上陣,而後再由他們分配帶領其它志工們,分批參與建造。
 
這段時間共同生活,團隊和不同背景的參與志工們培養默契和凝聚力,彼此平等、正向地靠近,我很鼓勵他們多接觸不同的人,觸發生活改變的可能。直到三年後的現在,彼此情感仍有維繫住,我覺得是很大的價值。


不分年紀、不分身份,只要你願意投入,就能到青林書屋盡一份力,眾人共同完成不同於城市繁華的夢。(Photo Credit:青林書屋)
 
Q :  台東無論是地形、天候上或是人力與材料、技術等需要克服,建築團隊是如何去面對挑戰?
 
簡:建築師的挑戰永遠都是要書面中尋找如何從 2D 變 3D 的感覺,即便是電腦已模擬過,到了現場會仍有些問題需要調整。以青林書屋的屋頂而言,二樓的鋼構壓到二米一,即便透過 3D 確認空間感,但現場看時還是會怕怕的,陳爸也說到底有沒有做錯,後來看見成果是好的才鬆了一口氣。
 
楊:志穎這樣的選擇是好的,因為可以把回音的效果降到最低。在這個案子上,陳爸背後的想法與運作的事情很吸引我,也許是與我在田中央的訓練有關,關於綠建築有關的事情對在台灣做建築而言非常難得的挑戰,然而台東無論是營造、人力與技術都有一定的問題,在物料極為短缺的情形下,也遇到了漫天喊價的狀況,然而陳爸設法找到通路、找到對的人,用信任的方式將事情解決,也因為同樣的邏輯與方式也找到了仲仁、代賢、志穎與我才能開啓這段故事的序曲。


從圖面來看青林書屋,即能看出建築團隊們極力將建築內部空間與外在環境融合的企圖心。(Photo Credit:青林書屋)

我們不太去講形式或論述,最直接的概念就是這裡是一個農業設施,預設這裡是孩子們的穀倉。我們討論了許多方法,試圖挖掘空間的潛力,最後與陳爸的討論後以開放性與使用上的彈性來作為思考,因此在操作上形式是簡單的,使用的土磚是簡單的,空間切分也是簡單的,最後收攏成四個空間,有點像是放射狀或回字型的平面,也思考著要創造複雜的動線增加空間的趣味。

簡:青林書屋的位置位於台東知本新舊省道台九線間的帶狀農業區,基地是三角形,各種不同耕作農地環伺,一邊是四線道的省道、另一側是中央山脈,我們避開省道,將開口轉向,門一打開就能看山與看海,內外界限延展,讓孩子能有寬廣的地方可以活動。而建築的中心是大階梯,將一、二樓層的空間利用此中心串連起來,這樓梯結合了滑梯、座階與儲物功能,可依需求改變場域,調整為可活動的地方,或做為課程、看書使用。


從對大自然的觀察萃取建築的靈魂,自然屋成為能讓孩子學習成長的完美境地。(Photo Credit:青林書屋)

楊:自然給我們的知識遠比想像還多,這是一個可以讓孩子學習山、海與土地的自然屋,想像著有更多的開放性讓房子可以照顧這塊土地。對於現代建築所談論到建築的堅固性,因此建築師在操作設計時將功能性推到最高規格,往往成本也相對較高。但對這個房子而言,很簡單、也很直接,我們接受事物本來就不完美,房子一樣需要保養,三、五年後也是需要加強,但透過設計可讓現場維修可以很快速,甚至可以自己完成。結果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過程,材料是時間的尺度,沒有無限長的東西,我們希望這座建築對於環境的衝擊是相對較小的,也致力於零排碳、再生能源與水回收的計畫。
 
Q : 獲得 「 2016 ADA 新銳建築獎首獎 」的感想為何?
 
楊:ADA 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在此可以看到評選出不同議題,讓不同世代的想法,能在共同的場合拿出來討論,也提供了我們不同的觀察來思考青林書屋。這兩年來我們一直都在沉澱、釐清當初沒有處理很好的地方。此外,在其它得獎者的身上也看到很不一樣的特質和想法,更堅信將好的空間用好的態度做好的信念。
 
 

編輯撰文/ Arya.S.H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