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作為被國際媒體 CNN 譽為臺灣最宜居城市,向來是生態與文化重要的交會之地,雖距離 2018 年 11 月 3 日即將登場的《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Taichung World Flora Exposition)》(簡稱臺中花博)尚有一段時間,但其綠色精神和對保育石虎棲地的保育,近日獲得國內外許多團體的高度關注。

其幕後推手《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設計總監吳漢中,在設計與策展界並不陌生。從《美學CEO》的作者到「社會設計」的實踐者,畢業於美國杜克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研究所與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吳漢中,近年來曾擔任 2016 年 《 WDC 台北市界設計之都》執行長、2017 年「光寶創新獎」評審及催生臺東設計中心的成立等。長期以來從「社會設計」出發,用設計作為方法來提升一座城市。對吳漢中而言,城市就是他的書寫空間。究竟如何在設計中導入策展概念來解決面臨的問題? 我們一起來聽聽!
您可曾想過,花開,會有聲音?為了讓人們在追求經濟與科技發展之餘,也能傾聽內心和自然的聲音,2018 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找來吳漢中策展,以「花現 GNP - Rediscover Green, Nature and People」為主題,聚焦「Green 綠色生產」、「Nature 自然生態」及「People 人文生活」的和諧發展。其中,共分為推廣安心精緻農業的「外埔園區」、保育珍貴動物石虎的「后里馬場森林園區」以及倡導生活人文的「豐原葫蘆墩公園展區」等三個展區,以「不破壞、只優化」為設計理念,試圖在生產、生態及生活之間找到正面的循環。


城市裡的綠洲!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展出的《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結合環保生態與人文設計,希望能翻轉城市的印象。(Photo Credit: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但對一個城市策展談何容易?尤其是近年臺灣大型展覽與設計活動的頻繁出現,已逐漸讓民眾感到疲乏,如何能夠帶來新鮮感?如何提升民眾對生活市容的美感要求?如何在創造城市美感之餘,成為更有制度、系統的長年計畫? MOT TIMES 特別請來吳漢中從年輕世代的角度出發,和我們分享他城市設計的觀點。
 
Q:你擔任 2018 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的設計總監,和 2017 年「光寶創新獎」的評審等,你認為大型展覽和比賽在舉辦時要如何透過設計來回應城市呢?
 
當前設計界的趨勢與環境變化十分緊密,設計界在思考設計不只是美感,而是如何改變。我先前擔任 2017 年「光寶創新獎」的評審,其實也是回應、支持設計界在議題上的質變,以及更有公共性的做法,很多作品都是思考如何回應這個社會或第三世界國家的問題,以及找出更有公共性的做法,所以我很開心去年能參與光寶創新獎的評審,並且給予一些社會關懷的作品有更好的能見度,讓它們被看見。而 《WDC 台北世界設計之都》和《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也同樣是回應城市的問題,這次花博分為三個展區,就是希望能不破壞石虎棲地。我相信這趨勢在近年依然會持續下去。
 
 
Q:你從社會設計這樣的層面出發,如同 2016《WDC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也是從這樣的角度作為出發點,強調從社會設計導入,讓台北成為不斷提升的城市。你本身也一直在社會企業之中,是否能請你談一下社會設計在台灣的發展,以及整個未來的發展。
 
我認為可以將這問題放得更大,我從年輕世代的角度看這件事,其實台灣的社會運動及公民團體有很大能量,台灣在做相關議題是相對有活力而且有能見度,擁有很好的發展環境。需要思考的是,傳統 NGO 或傳統公共議題有沒有新的 solution?設計有沒有可能作為新的解決方案?在傳統社會福利或慈善的邏輯之下,是否有新的替代方案,能讓更多年輕的創意者、設計師有更多機會真的參與到這個改變當中。


2018 台中花博以石虎保育作為重要議題。 (Photo Credit: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
 
其實「社會設計」的推動沒有固定方法,而是如何反映出更自然、更有公共性的設計。有趣的是,先前我與日本的設計師對話,他們最羨慕的是台灣可以把「社會設計」獨立拿出來強調討論,對日本而言,台灣將「社會設計」作為一種趨勢來推動很讓人驚奇。但對我們而言,反而覺得日本在設計哲學中早已融入了「社會設計」的觀念,如環保議題、人文價值等,他們在設計中都做得非常好。在我看來,正因為過去台灣設計缺少了這樣的核心精神,所以特別需要將它強調出來。反觀日本則是一直延續著這種普同、永續、自然與人文的價值,這是很棒的事!



建築工藝與藝術創作的結合知名藝術家王文志創作的「竹跡」展館,體現未來建築尊重自然、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築工藝與藝術創作在此相互激盪。 (Photo Credit: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除了優美花藝田園造景,《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中在不同展區中也將設立眾多尊重當地環境且保存當地歷史記憶的建築展館。(Photo Credit: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Q:關於品味與設計,去年的熱門話題之一就是「台灣街景照」,一張日本雜誌封面的台南街景照,引發網友對台灣城市在行人友善、市容等議題的廣泛爭論,也呼應到這次的討論主題。一直以來台北的老舊公寓、街道招牌等都被諷刺為「中華民國美學」,你先前在台北設計之都活動期間也和聶永真等設計師合作推動小招牌設計,將小招牌帶入市場、老社區等,是否也是從社會設計的觀念去思考呢?
 
我其實不會特別從「社會設計」的角度去談小招牌設計,因為所有設計中都包含了「社會設計」。但「中華民國美學」這詞讓我有很深的感觸,我們總是很驕傲地說,我們是保留漢字文化最棒的國家,可是這種文化卻從來沒有反映在招牌上,所以在推動設計之都時,希望能讓城市的招牌反映出我們文化的特質。大家常說台灣招牌設計的雜亂影響市容,反而讓我思考什麼代表了台北的意象?我們要像東京車站外的整潔市容?或是像香港?還是現在台北車站外的混亂招牌?如果南陽街沒有混亂的招牌它還是我們熟悉的南陽街嗎?


城市中鮮豔的招牌是台灣街景的重要識別,2017 年揚名國外的台南街景,引發諸多討論。(Photo Credit:BRUTUS)

但這需要一段很長的過程,因為是關乎公民美學的課題,像京都也花了十幾年才提升民眾對生活的美感,例如現在去到京都會發現麥當勞招牌上的紅色不再是原有鮮紅的標準色,而是配合京都的市容改為肝紅色,回應週邊古蹟建築的用色,所以台灣也還需要多一些時間,可能十年都還不夠,這必須從教育、政策等根本做起。


臺中世界花博吉祥物「石虎家族」前進香港!臺中市觀光旅遊局在香港著名百歲叮叮車身上畫上石虎家族和臺中公園等彩繪,讓超過 150 萬人次國際觀光客可以看見臺中!(Photo Credit: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我們要借鏡的不是其他城市的現況,而是什麼時候開始有決心替台北做些事 ? 所謂「城市美學」並非只從硬體設計就能改變,我們必須了解京都為什麼能將招牌管理的這麼好?這是十年的累積。倫敦為什麼把地下鐵管理得這麼好?這是一百年的累積。他們都是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進行策畫,才能將一座城市打造成現在看到的樣貌。
 
Q:這 10 多年來台灣各地都舉辦過各種大型博覽會或展覽,民眾們對大型國際活動已經逐漸習慣,尤其像花博已經是十年內第二度在台灣舉辦,在規劃上又該如何帶給觀眾不同的觀點或新鮮感呢?
 
不諱言,台灣如此頻繁舉辦這些大型活動已逐漸讓觀眾感到疲乏,唯一能期待的是,透過舉辦大型活動所聚集的資源與能量,讓我們有機會對城市做一些改變,而不是只有同樣的展覽和展品三、五年內在各地不斷的巡迴。所以這幾年我們開始思考能不能把展覽變成實際的行動,也因此我經常會說:「我們不是為了展覽而展覽」,而是要有理念、行動和倡議。而為了將這樣的理念分享而辦展,就必須要有制度、系統的計畫,這是必須堅持下去的理念。


2016 年的《 台北世界設計之都》吸引大批民眾前往,吳漢中認為策展要有一個理念、一個行動、一個倡議,為了將這樣的理念分享而舉辦一個展覽。(Photo Credit:台北世界設計之都)
 
Q:既然提到日本,請你談談對 2020 年的東京奧運這個博覽會的看法?
 
雖然這不一定和這次主軸相關,但日本最特別的是從「循環經濟」的概念出發,利用整個日本的 3C 產品回收工業,從回收品中取得可用的黃金、金屬等做為奧運會獎牌的原料,這個計畫很巧妙的將國家最重要的賽事跟循環經濟、設計連結在一起,能做到這點非常難得,某種程度上就像是一種「行為設計」,把傳統認知的奧運或博覽會設計帶往新的層次,不再只有視覺、美學上的關注,而是從更廣的層面去思考設計。
 
這回應到台灣設計的問題,設計往往只是設計「物件」,卻很少去設計「制度」或有系統的行動和倡議。因此希望能有制度性的設計,將設計化為一個行動、參與和改變,如此一來,整個環境的改變也會自然朝這方向走。


設計師聶永真為海鮮店鋪設計的招牌,將新與舊巧妙接軌,彰顯在地美學。(Photo Credit: 2016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很多城市也開始思考是否能有設計的幕僚參與城市規劃,類似「設計長」的概念。許多城市在做相關的規劃及準備時,可以看出當設計與公共議題、社會議題接軌時,已經不是單純是設計一件作品,反而是牽涉到制度面如何改變 , 及整個願景如何更有公共性的影響力 ,不再只是傳統設計關注的功能、美學、造型等課題。這提供設計發展新的維度,也是新的機會,必須誠實地說,我們對只以品味為主的設計論述,已經感到乏味了。

編輯/ 黃品嘉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