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 MOT/TIMES 上線的「現實社會殘酷但不可不知的真實—第55屆世界新聞攝影獎」一文中,透過文字與圖片的搭配,讓我們知曉了第 55 屆世界新聞攝影獎(55th  World Press Photo Award)作品及其背後所訴說的故事。面對這些充滿震撼力的攝影作品,除了內心衝擊感動外,有時不免有束手無策之感,日本 311 的天災,挪威恐怖攻擊事件的人禍,身在遠方的我們能做些什麼?同情心有多大用處?而更直接面對現場的攝影記者們,又是以怎樣的心情面對?這些縈繞在內心的疑問,MOT/TIMES 透過專訪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執行長米歇爾‧謬尼克(Michiel Munnike)先生,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新聞攝影及專業攝影記者的職責所在。
新聞攝影透過理性的攝影器材記錄下充滿挑起情緒張力的畫面,透過毫不掩飾的真切影像,即時將當地的新聞事件傳遞至世界的各個角落,而作為觀者的我們接受到的是最直接且強憾的視覺衝擊,牽動著我們所有的記憶和感知。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旁觀他人之痛苦》一書中提問,觀者是否會隨著時間和接觸頻率對這些殘酷的畫面逐漸感到麻痹?而我們又真的能為這些遙遠地區受難的人做些什麼嗎?這或許是每個攝影記者都該放在心上的問題。當然,新聞攝影除了這些令人感到震撼的戰地影像紀實外,還有其他更多元的面向,這次MOT/TIMES 特派記者拜訪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並邀請基金會執行長米歇爾‧謬尼克和我們分享更多他在新聞攝影中的視野和觀察。
 
Q:世界新聞攝影獎從2004年開始在台灣舉辦展出得獎作品,也漸漸獲得大家對這個攝影獎的關注,能夠用您的角度向台灣的讀者介紹世界新聞攝影獎嗎?
 
A:台灣的讀者好!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從1955年成立到現在已經快滿60年了,每年都吸引了全世界眾多專業新聞攝影師參賽,今年的參賽作品是來自124個不同國家的5,247位攝影師拍攝的101,254件作品。由於有這麼多樣化的參賽作品,我們期許自己是一扇「世界之窗」,透過世界新聞攝影獎和展覽的影響力,讓更多觀眾可以看見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和它的樣貌。
 
為了區別不同的新聞攝影類型,我們設立了九個獎項,包括藝術與娛樂、當代議題、生活新聞、一般新聞、自然景觀、新聞人物、人物肖像、運動和焦點新聞。每年公布得獎者之後,就會進行全球性的巡迴展覽,展覽也會巡迴至其他非西方國家,除了台灣之外,還有馬來西亞、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盧安達等。每年在全世界的巡迴展覽共約有300萬參觀人次,透過電腦和行動裝置也可以觀賞線上展覽,虛擬展覽也有和實體展覽參觀人次等量的瀏覽量。
 
透過新聞攝影獎,我們集結了每年度的新聞事件攝影作品,獎項的意義則是希望透過這些攝影作品,喚起我們對環境的集體意識,映照我們所居住的世界,進而更認清「我們是誰?」、「我們在哪裡?」、「我們生產、創造了什麼?」這樣的基本問題。今年的得獎作品主要是拍攝阿拉伯之春和日本311地震的新聞事件,從新聞圖片中,我們看見了戰爭和天災對生命的威脅,而除了這麼衝擊性的新聞影像之外,也有紀錄著阿根廷老先生照顧罹患阿茲海默症妻子這類傳遞溫情、較為私人感情面的作品(下圖)。


(Alejandro Kirchuk / Argentina) 

Q:提到得獎作品,能和我們分享這次年度照片的故事嗎?
 
A:阿拉伯之春是去年度的重要新聞事件,阿拉伯世界的居民經歷了住在台灣或荷蘭的我們很難想像的浩劫,每天要面對著街上示威暴動的人群和飛過頭頂的子彈。今年的年度照片(下圖)就是以阿拉伯之春為報導對象的新聞圖片,33歲的西班牙攝影師Samuel Armanda受雇於紐約時報,並到葉門的首都薩那(Sanaa)拍攝當地的動亂場面,畫面中,一位身著當地傳統服飾Sharshaf的婦女,懷抱著她在抗議隊伍中遭受催淚瓦斯攻擊的兒子。攝影記者透過鏡頭和畫面的選材,展現及詮釋了他們對生命的憐憫和關懷,雖然這只是暫時的新聞事件,但新聞攝影的力量並不會隨著新聞事件的落幕而失效。


  (Samuel Aranda / Spain / The New York Times)

Q:新聞攝影展現了攝影記者的人文關懷,今年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和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共同獲得由荷蘭郵編樂透(Dutch Postcode Lottery)頒發的「支持北非國家民主轉型」計畫獎助金,以新聞攝影的角度,你們會怎麼運用這筆獎助金呢?
 
A:新聞攝影在社會中的積極意義就是為無聲者發聲(give voice to the voiceless),這次和人權觀察組織的合作,我們還是依照各自的專業分工,基金會將提供攝影記者更多的專業訓練,而人權觀察組織則針對這個主題進行研究,也邀請各界專家參與討論。我們將支持新聞攝影社群的發展,透過他們的攝影紀實掌握阿拉伯之春後北非地區的政治及社會發展;人權觀察組織則在當地轉型民主社會的過程中,監看當地人民是否遭受任何攻擊和威脅,也一面對新政府施壓,讓他們持續修訂政策和善盡保護人民不受傷害的責任。
 
Q:在「支持北非國家民主轉型」計畫中,你們提供攝影記者專業的攝影訓練,所以在你的看法中,「攝影」是可以被教的嗎?如果依照相同的取景方法論,我們還看得出攝影記者對新聞事件的詮釋嗎?而提到攝影教育,基金會每年也舉辦了Joop Swart大師班(Joop Swart Masterclass)的課程,那大師班提供的又是甚麼面向的訓練?
 
A:在我的看法中,攝影當然是不能被教的,除了攝影器材的操作之外,成就一張好的攝影作品還需要攝影師自己的專業眼光和素養。入選Joop Swart大師班的青年攝影師需要經過一關關的審查評選,今年有來自11個不同國家的12位攝影師在165位參選者中脫穎而出,參選者首先需要依照每年大師班的主題拍攝一系列作品,今年的主題是「信任」,往年也有過「食物」、「鄰居」等比較具體卻又一般性的概念,所以參選者們有非常大的空間來詮釋這樣的廣泛概念。我們希望新聞攝影能夠跳脫以往的框架,不要按照他人的攝影美學構圖。入選者將被邀請到阿姆斯特丹進行工作坊,更重要的是,希望他們透過和同業的交流,進而激發自己更獨特的攝影語彙,也希望能夠啟發他們用更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世界,而這就是攝影記者的專業所在。


由 Jenny E. Ross 拍下一隻公北極熊爬上峭壁偷取海鳥蛋的畫面,極為珍貴。有些報導攝影師選擇深入罕有人跡的環境,記錄下這個世界它種生物的一舉一動。(Jenny E. Ross / USA)

Q:攝影在過去十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數位相機已是是非常普遍的攝影器材,在這個人人都可自詡為攝影師的時代,攝影記者的角色會受到任何影響嗎?
 
A:延續上一題的回答,我認為專業和非專業攝影師的區隔就在攝影記者的專業素養,他們有透過鏡頭說動人故事的能力,而拍出來的作品也能挑動情緒、撼動人心。當然非專業的攝影師還是能拍出非常好的照片,但不是每個人在拍攝的時候都能以人性的關懷作為出發點,而對人性的關懷、職業道德和敘事能力就是區隔專業和非專業攝影記者的素養。
 
Q:新聞攝影都是針對全世界各個在地議題,作為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世界新聞攝影又是如何從中挑選得獎作品?
 
A:我們邀請了世界各地的評審,透過匿名審查機制,並參照每年度的新聞事件,所以涵括了從不同觀點出發的視野。而參賽作品也來自世界各地,常常會看到不同攝影師針對同一新聞事件的各自詮釋,這也正是新聞攝影吸引我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敘述同一事件。

編輯/劉宏怡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