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卡地亞Maison Cartier打造數百間精品店空間、擁有設計師和藝術家等多重身份的法國知名室內建築師Bruno Moinard,將來台獻出他的亞洲首次個展!
 
於3月14日至5月12日登場的展覽以雙展場形式呈現,皆聚焦於Bruno創作生涯的原點「繪畫」、展出共51幅畫作:民生社區的白卡藝廊Carte Blanche Galerie以「永恆」為題,展出他過往的設計手稿、設計家具與繪畫作品;信義區路易莎象山藝文中心展出的繪畫則以「交響樂」為題,可見其創作中蘊含的音樂性思路。兩個場域空間除了帶領人們認識這位全才藝術家深愛的繪畫世界,也能感受到藝術作品在不同型態空間中的互動可能。
法國設計大師Bruno Moinard三月登台於雙展場呈現亞洲首次個展。(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創辦法國設計事務所「Moinard - Bétaille」的室內建築大師Bruno Moinard,過去曾在法國設計界傳奇Andrée Putman的公司工作10多年,設計風格深受其影響,蘊含溫暖的極簡主義、雋永的法式優雅都融入在他的作品中,除了卡地亞在全世界的精品店空間,包含2022年落成的卡地亞台北101旗艦店,還有愛馬仕總部、巴黎世家總部和老佛爺Karl Lagerfeld的宅邸設計也都出自其手。

身兼多重創作者身份的室內建築大師Bruno Moinard。(Photo Credit:Bruno Moinard)
 

奠定創作生涯的根本——「繪畫」

 
不侷限於室內與建築,Bruno也相當活躍於家具、產品與場景等設計領域中,而作為一位跨領域的藝術家,「畫家」則是他創作身份的根本,不論是為設計案所畫的設計草圖、記錄旅行所見風景,甚至是日常中偶然的靈光一閃,他喜歡透過繪畫去表達他的觀感、形塑出他腦中的世界;回歸最純粹的繪畫創作時,作品得以保留它的樸拙與不完美,以及能觸動他人靈魂的不安之感,因此繪畫時常能展現出他內心最深層的渴望。

Bruno操刀的倫敦十三一廣場四季酒店室內空間。(Photo Credit:Jacques Pépion)
倫敦四季酒店設計手稿圖。(Photo Credit:Jacques Pépion)(Photo Credit:Bruno Moinard)
 
此次在白卡藝廊Carte Blanche Galerie創辦人Stephanie Hou(侯芯巧)的邀請下,促成了Bruno Moinard在亞洲的第一個個展,並特別以雙展場呈現,讓藝術品在不同的場域中能與空間共振出不同的對話,共51幅繪畫創作展現出Bruno對於空間理解與顏色運用的巧妙掌握,更帶領觀者一窺這位全才藝術家在繪畫面向的哲思。

白卡藝廊Carte Blanche Galerie為此次個展的雙展場之一。(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Carte Blanche Galerie「永恆」: 呈現Bruno完整的創作之旅

 
展場之一的Carte Blanche Galerie以「永恆」(Éternité)為主題,對Bruno來說,空間氛圍較為私人的白卡藝廊讓他有種家的感覺,概念以「居所」的形式營造,除了主要的繪畫創作,更展示了多件建築手稿和家具作品,讓觀者可以更完整地感受他的創作歷程。

讓美學概念更加全面融入日常生活場域的白卡藝廊營造出藝術之家的氛圍。(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永恆  Éternité, 2021(Photo Credit:Bruno Moinard)
現場展出Bruno Moinard Editions限量設計傢俱,圖為地毯Elba Rug。(Photo Credit:Bruno Moinard)
 
GUMI Chair與Tari Side table(Photo Credit:Bruno Moinard)

藝廊空間展出的《畫室》、《琴鍵》、《黃昏的稻草》、《永恆》和《從內往外》等作品,彷佛能緩緩踏入藝術家的記憶之門,過渡在抽象和具象之間的畫面,目光被捲入畫布上的空間,其中曾懸掛在 Bruno 辦公室牆面多時的《永恆》像是召喚某種隱密的且具有存在感的的抽象性,抑或使觀者聯想到陰影和舞蹈,近乎不安和激進的畫面結構,在濃郁色彩的堆疊厚度下,卻又伴隨著古典作品的沉穩內斂特質。

黃昏的稻草  Ciel de paille, 2021(Photo Credit:Bruno Moinard)
 
現場展出多幅畫作,能感受到Bruno對不同於色彩與筆觸的巧妙運用。(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白卡藝廊也展出Bruno小幅的繪畫創作。(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一系列設計建築空間時的手稿細膩度不輸照片。(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另外值得一看的是藝術家的紙上作品,看似輕盈,但其實提供藝術家最大化的自由度去編排構圖,得以進一步運用拼貼技巧來媒合承載感知或是現實樣貌的繪畫碎片,也指向隨機性的抽象精神。
 

路易莎象山藝術中心「交響樂」: 深入充滿想像的繪畫世界

 
路易莎象山藝術中心展出的主題則為「交響樂」(Symphonie),挑高寬敞的空間讓觀者能以不同的距離去感受畫作。從展覽名稱便能知曉Bruno對於音樂的喜愛,一進入門口看見的雙聯拼作品《約瑟夫海頓》便是他從與鋼琴家摯友尚-艾弗藍‧巴佛傑的一通電話中獲得的靈感,Bruno將友人在電話中彈奏的海頓樂曲化為富含節奏感、速度感和自發性的畫作,令人感受到他在不同感官上的敏銳度,以及與不同領域藝術家共同創作的喜悅。

路易莎象山藝術中心展場空間更加寬敞。(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Jef Haydn約瑟夫·海頓  Jef Haydn (diptych), 2023(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藍色旋律  Rhythm in blue, 2023(Photo Credit:Bruno Moinard)
 
展覽中的數件作品也蘊含音樂性思路,在抽象的面貌之下,或許畫家和音樂家共享的是既自由又時而克制的手勢,並允許相當程度的潛意識和能動性發生。另外,這裡的紙上作品也呈現了紙張的特性,藝術家藉由把玩紙張的顆粒感、厚度和起伏,並加以裁剪或是撕裂,拼貼技法也提供了某種特殊的感受性,差旅繁忙的 Bruno 時常在飛行時利用手邊雜誌進行拼貼創作,如同組裝回憶的碎片般,隨機地並置圖像催生了更多美學和感知層面的碰撞和對話。

端詳畫作能看見Bruno即興的筆觸、速度感的痕跡,也有一些厚重的顏料帶出層次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聲音的回返  Retour du son, 2023(Photo Credit:Bruno Moinard)
現場有許多畫冊和刊物能欣賞到更多Bruno的創作。(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繪畫、室內建築和設計相輔相成
 

無論是室內建築的設計或是家具,甚至是純粹的創作,對於Bruno而言,都是從紙張長出來、為不同的形式作出反應,而且是互補的。他認為建築「是對於一個地方、一個歷史、一個項目的創作響應」,家具「是一個系列的理念、一種永恒和複雜性的想法,為了未知的存在而產生的創作」,至於深愛的繪畫,他認為「是一個孤獨的工作,每一幅畫都是一個全新的創作。也許正是從速寫和繪畫中一系列量的開始,誕生了一個地方,一件虛構形式的家具、一個地毯等」,不同領域的創作相輔相成,皆互相啟發和成就;在未來,他希望能探索更多不同的媒材,讓創意與靈感多元地反映在每個面向中。

白卡藝廊展場一隅。(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Bruno Moinard 亞洲首展 雙展場
 
展場一《Symphonie 交響樂》
日期|3/14 - 4/1(7:00 - 18:00 )
地點|路易莎象山藝文中心(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95號)
 
展場二《Éternité 永恆》
日期|3/15 - 5/12
地點|Carte Blanche Galerie 白卡藝廊(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69巷2-6號)
參觀方式|預約制(請聯繫 02- 27476738 或 info@carteblanchegalerie.com)
 

編輯/Kura Yang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