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新展覽「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於上周末起(3/23)正式開展,雖然展覽名稱寫著「臺灣建築」,但這並非是一個只給建築人看的展覽。開展當天,有參觀者看見求學時期熟悉的景美女中場景,欣喜地合影留念;有影迷仔細端詳牆上的建築照片,回想楊德昌電影《青梅竹馬》裡環球商業大樓的場景片段;電視劇迷繞著北埔姜阿新洋樓的復刻模型來回觀看,遙想著電視劇《茶金》裡的時代興衰……,正如建築學者、同時也是本展研究策劃之一的吳光庭所說,「建築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對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想以及理想願景的投射。」展覽上 200 餘件作品、建築圖面、模型、檔案與影像紀錄,特別復刻的珍貴模型及設計家具,皆是以建築作為觀景窗,梳理 1949 至 1983 年間,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現化代進程中的自覺與探問。

展期自 2024 年 3 月 23 日至 6 月 30 日止。

# 為何是 1949 至 1983 年?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由 3 位建築學者吳光庭、王俊雄和王增榮共同研究策劃,聚焦 1949 至 1983 年間影響臺灣建築發展脈絡的議題事件與生活文化因子,帶領觀眾探尋在當時政治社會背景下,臺灣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文化的變遷與多元且具現代性意義的時代樣貌。1949 年為二戰結束後,台灣面臨政權轉變,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將不同的建築工法與觀念、生活方式一併帶來,對當時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的生活方式產生影響;1983 年為台北市立美術館落成,展覽時間軸止於此,強調一座現代美術館的誕生對於形塑國民生活文化精神內涵的重要性。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現場,2024。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現場,2024。照片中為高雄市文化中心建築模型。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 6 子題梳理台灣建築現代化的經歷


展覽研究策劃始於 2021 年,當時北美館推動「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同時展開「二戰後至 1980 年代的臺灣建築」專題研究,思量美術館所在的地域空間,並回溯戰後的城市治理、建築發展背後千絲萬縷的歷史情境相關研討。2022、2023年陸續舉辦相關建築論壇擴大討論,並刊載發表相關研究,今年終以展覽的方式全面地呈現研究成果。展覽由6 個子題展開,包含「美援」、「中國復古」、「中國現代」、「在地現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透過「建築」此一觀景窗,揭示臺灣在探求現代性的同時,在政治、社會、宗教、藝術、商業等各面向所經歷的融合或碰撞。


「藝術超展開: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鳥瞰本館與新建典藏庫房模擬示意圖。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 以《茶金》靈感原型、建成於 1949 年的北埔姜阿新洋樓揭開展覽序曲

 
「序曲」以北美館典藏的鄧南光《戰後在臺日人拍賣家當》攝影作品,與承襲日治時期折衷洋、和、臺傳統的姜阿新洋樓(1949)模型揭開序幕,帶領觀眾進入戰後多元文化並存的時代氛圍。當時戰後初期仍處混亂局勢,建築並不活躍,政權轉變下,開始於台灣推進的「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政策,對日後影響深遠。


鄧南光,《戰後在臺日人拍賣家當》,銀鹽相紙,47×31公分,1946,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姜阿新洋樓(1949),彭玉理設計。建築模型由中原大學建築系製作,2024。(photo credit:MOT TIMES)
 

# 子題「美援」:美式施工系統與材質技術引入台灣

 
展覽子題「美援」回溯臺灣自 1951 年起獲美國經濟援助至 1965 年止,在建築層面引入美式系統式施工圖、預力混凝土等材質與技術,本區展示成功大學總圖書館(今未來館,1959)及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1963)兩個以鋼筋混凝土施工方式呈現理性構造的建築案例設計圖。


成功大學總圖書館(1959,今未來館),王濟昌、吳梅興、陳萬榮、傅立爾共同設計。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2023

#子題「中國復古」:以現代構造為主體,外觀仿中國古代木構建築之構成

 
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為塑造國家意象積極推動「中國復古」,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南海學園」即匯集此風格建築群,從展區呈現的前國立臺灣科學館模型及圖面可見仿中國天壇的攢尖式屋頂,然而在復古的外衣下,其建築師盧毓駿受到柯比意(Le Corbusier)「建築散步」(promenade architecturale)概念的啟發,透過環狀斜坡設計為使用者提供更能感知空間、光線、視覺變化的步行經驗。


前國立臺灣科學館(1959,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盧毓駿設計。圖片©農業部,1961

#子題「中國現代」:始於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落成,將東方文化精神帶入現代建築

 
「中國現代開始於 1953 年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落成,此一子題轉化合院建築與蘇州庭園之精髓,融合西方簡潔、通透的空間處理方式,並採取材料與工法的在地化,嘗試將東方文化精神帶入現代建築。本區將透過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國父紀念館模型、建築圖面與倪再沁《東海路思義教堂》、《文理大道鳥瞰》等作品,重現此時期建築與藝術領域皆於傳統與現代的思辨中,探索主體與自覺。


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1953),王大閎設計。圖為王大閎(左)攝於自宅前。圖片©國立臺灣博物館

倪再沁,《東海路思義教堂》,油彩、畫布,52×64公分,2008–2009,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東海路思義教堂》模型。(photo credit:MOT TIMES)

# 子題「在地現代」:歐美日的影響與在地建築經驗

 
1950年代末期,臺灣經歷經濟高速成長、社會巨幅變遷和都市人口大幅擴張,「在地現代」點出廣泛吸收歐美日的影響,蘊蓄豐富多樣的在地建築經驗。
 
被譽為臺灣第一女建築師的修澤蘭,在建築生涯中為許多校園設計建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如花朵盛開的景美女中圖書館(1968),屋頂圓形天窗和鑲嵌彩色玻璃帶給師生神聖且舒適的閱讀環境;觀眾在展場中亦可坐在修澤蘭為中山女中禮堂設計的長凳、觀賞《寂寞的十七歲》(1967)電影片段中的景美女中校園一景,感受現代主義影響下的校園建築樣貌。


景美女中圖書館(1968),修澤蘭設計。照片中為建築模型。(photo credit:MOT TIMES)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大禮堂長凳,修澤蘭設計,木、鐵,425×40×81公分,1972,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提供。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另一個校園建築案例——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3)出自建築師陳仁和之手,高低起伏的波浪狀樓板設計安排兩兩相對的教室,以波谷為講臺、波峰為學生座位,兼具力學及實用性,從建築橫剖面圖紙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數字,展現在電腦繪圖、計算尚未普及的年代,建築師以超群的結構計算及設計能力回應艱困的挑戰。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3),陳仁和設計。圖片©張文睿,2020

1983 年落成啟用的臺北市立美術館是戰後臺灣第一代本土建築師思考「在地現代」極具代表性的作品,高而潘建築師以「井」字形結構體,形構出四方幾何、低限灰白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築,此次展覽,觀眾可從北美館管狀結構的展間俯瞰擴建中的新園區,無論是過去還是當下,建築皆映照對未來生活的想像,並試圖提供連結市民生活、自然與藝術更為緊密的可能關係。


臺北市立美術館(1983),高而潘設計。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約1983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現場,2024。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此外,本子題亦陳列戰後第一代本土女性建築師王秀蓮的建築學筆記、曾經任教於成功大學建築系的藝術家顏水龍、郭柏川作品等,希望讓觀眾能遙想臺灣建築教育的萌芽以及建築學子當時所攝取的美感養分。


顏水龍,《盧森堡公園》,油彩、畫布,65.1×80.3公分,1932,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子題「非典型」:現代的轉化、折衷與多元詮釋

 
「非典型」涵蓋國外建築師設計,如入選全球 30 大重要現代建築的公東高工聖堂大樓,由瑞士建築師賈斯特斯.達興登(Justus Dahinden)設計,清水鋼筋混凝土與無梁柱的「板結構」為現代營建技術的具體呈現。本區特別挑選行天宮北投分宮、指南宮凌霄寶殿作為此時期東、西宗教建築的參照,看似延續本土廟宇傳統,卻添入現代結構技術及材料,呈現「現代」的轉化、折衷與多元詮釋。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1960),賈斯特斯.達興登設計。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2023

指南宮凌霄寶殿(1966),李重耀設計。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2023
指南宮凌霄寶殿,建成於 1966 年。突破傳統寺廟的平面式格局,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使傳統廟宇立體化。(photo credit:MOT TIMES)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現場,2024。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子題「新生活」:走進現代生活的高樓住宅、考量生活機能的公共設施

 
隨著經濟起飛與急速都市化,政府在1950年代興建公共住宅、也鼓勵民間投資興建公寓住宅,「新生活」展示中興新村的配置模型,拔地而起的南機場公寓、林肯大廈舊照片,不論是當時從地面邁向高層化公寓的垂直居住經驗、考量生活機能的公共設施,或是首創將廚房和浴廁納入室內的配置,皆展現對現代生活美好願景的期待與實踐。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新生活子題展覽現場,2024。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林肯大廈,建成於 1974 年,石城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照片反映 1970 年代房地產業起飛,台北市中心向東拓展,16層樓高的林肯大廈成為敦化南路發展的指標,與當時鄰近的林安泰古厝產生強烈對比。(photo credit:MOT TIMES)

除了居住議題,大型商場的設立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其中作為許多臺北人集體記憶的萬年商業大樓(1973)由各商家個別經營,通過寬敞的過道、設置多部升降梯與冷氣設備,重視購物空間的便利與舒適,成為都市化過程新消費形態的佐證。


萬年商業大樓(1973),蔡柏鋒、陳昭武設計。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2023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以建築作為臺灣 1949–1983 的觀景窗,並不僅在於探討建築形式與建築史,而是從當代的角度回望追尋現代化的過程中,對於主體性、何謂理想的現代生活想像及其對我們的影響。「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企圖提出建築展覽的不同可能,並期待觸發更多議題的討論。」
 
展期間將配合兒童節延伸適合親子參加的特別活動,以及與王大閎建築劇場串聯的身體計畫工作坊,此外更邀請與本展合作模型製作的 8 校建築系師生參與「摩登生活實驗室」一日創作活動,作為展覽的延伸思考。本展也將與下半年開展、由忠泰美術館主辦的「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暫名)合作串聯,推出專題座談活動。詳細活動辦法及訊息請參見北美館官方網頁或北美館臉書粉絲專頁。


新聞稿暨部分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編輯/Stephie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