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鄉、地方創生浪潮在這兩年,似乎帶動一波地方再造運動。然而在地方創生浪潮的背後,卻也充滿了危機。例如青年返鄉帶入地方的人流量,是否真的能趕上地方人口逐漸凋零的速度?回鄉的青年的創業模式,又能否在地方上持續運轉,並持續進化?
 
在交通、資訊流通便利的當代,提出了強調二地居住的「流動創生」,這樣的型態,是否能為我們的未來帶出新的想像與可能?它與「地方創生」的不同之處又是什麼?MOT TIMES明日誌在此次「重回地方,望向明日城市」專題,特別向這幾年關注地方創生、體驗設計議題的林事務所執行長林承毅邀稿,一起探索這股趨勢演變下,所逐漸吹起並逐步擴散開來之「流動創生」潮。
這兩年,青年返鄉、地方創生浪潮似乎帶動一波地方再造運動。當青年人帶著熱情、想像力、新觀念與技術返回地方,衝擊之外,似乎也讓地方頓時引入的多道流動活水,轉動起一座座停歇多年的古老水車;反過來看,青年也找到戰場,得以安身立命,養兒育女,實踐夢想。
 
這樣看似完美的交換關係,背後也處處充滿著危機。首先,當人回流久了之後,會不會也因終日埋首工作,很快又回到停滯的固化局面,需要再透過不同機制進行新陳代謝;再來城鄉間的落差,似乎仍未有足夠的吸引力,得以引人移居。也許地方衰退,人口凋零的速度,讓一切緩不濟急。
 
二地居住x 關係人口-工作,居住,生活型態新可能
 
這也讓我們再度意識到「返鄉移居」的限制,且似乎應有更靈活及彈性的作法?尤其在面積尺度不大的台灣、交通及通訊皆相當方便的當代,我們似乎可以有更多不同的生活想像?


乘著高鐵讓二地居住成為未來的新生活型態。(Photo Credit:林承毅)

如果回到人的範疇,「地方」是否可能透過有形及無形的連結模式,與處於「住民未滿,旅人以上」的「關係人口」建立深刻的連結點?當一個地方能放心力在一地「關係人口」的經營與維繫上,就可以讓區域的概念無限延伸,而不會侷限於現地尺度及既有資源。
 
找回「關係人口」這個重要的利害關係人,在血緣,親緣,地緣的框架之外,找到新藍海,讓人的「流動」觸發「交流」的產生,如此觀念底下引發的創生新契機。
 
因此,如何透過「企劃力」引動對於地方的想像,透過不同執行模式促進彼此間的交流連結?這時真實、非此地不可的體驗內涵就會是最佳誘因;而不再是淺層的觀光及物產消費。唯有透過有溫度的人及故事,才能創造依戀,讓關係持續深化。

舉幾個日本近年的案例,在日本四十七都道府縣中,位屬後半端的高知縣以及島根縣,近期都努力用不同創意的企劃,來強化人氣及記憶點。「高知家」是高知縣的品牌,主打高知人的獨特人情味;而號稱全日本最不有名的島根縣,則透過KUSO反諷、調侃自己的方式,引起關注,從而引動人們的好奇並造訪。這些行動背後皆源自深刻的企劃力,藉此所轉動的整體動能,也讓頻繁造訪成為可能。流動的不再只是人,而更加全面,隨著鏈結加深,「二地居住」也成為一種可能。
 
也許曾貪心,但不敢想像,有這麼一天可以自在的在兩地居住並工作。可能是三天地方,四天城市、或是四天在家,三天新故鄉,隨著工作模式改變,自由工作者大幅增加,當然關鍵還是在於交通便利及價值觀改變,「二地居」似乎成為因應創生時代的一帖解藥。


老社區因為年輕團隊注入新觀念,而在美感內涵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圖為蘇澳朝陽社區)(Photo Credit:林承毅)

左圖:透過各式企劃活動把人帶回地方讓未來的可能性因而被找回(圖為蘇澳朝陽社區)(Photo Credit:林承毅)右圖:當想像力注入地方,許多「不可能」都變為「可能」,地方才能找回希望!(蘇澳朝陽社區)(Photo Credit:林承毅)

而透過創造「深度連結」解決問題的模式,其實一點都不新!回溯到二十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那時候幾處重災區及所處的學校,就是透過一對一認養的模式,在那個非常時期來建立彼此間的依靠感,透過讓兩地的人之間建立彼此的連結,創造深度的連結與交流,如此互補後所形成的生態系統,與其說是源自於一種互助,不如說是因交流,而建構一種新的彼此共同關係。
 
甚至因為你的緣故,故鄉開始不同。「返鄉」兩字,也不再是如此絕對二分城市與鄉村的生活,而是人生中的一種可能選項!因為只要一張高鐵票,你都回得去。從此城市不再遙遠,地方不再荒涼,這只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而流動創造了這樣的可能。
 
以交流為核心的「流動創生」
 
因此,所謂「流動創生」的概念,就是在如此以「交流」為核心,以「關係」為目的,並以「移動」為手段的情況下展開。
 
當我們強烈意識到,地方之所以走向蕭條並消滅,關鍵不在於沒有產業,而是在於沒有「被需要」並「關注」而已。因此如何創造更多流動的機會,讓人進來,讓訊息出去,挖掘出地方魅力,讓每一個看似沒有希望的地方,都能成為被討論、被需要,充滿希望之地。
 
而「流動」的目的,不僅是需要走出來被認識,而是要透過這樣的手段,找到真正在乎這塊土地的人,並打開在地人的想像力,透過交流激發出更為強烈的危機感,引動更多能有自發性的意識的一群人。往往許多時候,這樣的能量路徑,都來自於外來者的熱心行動,創造出拉力效應(Pull),而此現象散見於台灣各地的地方實踐案例之中,並隨著彼此間的交流日益頻繁,過去地方所存在的「在地閉鎖性」,都將隨著流動而一一被打破。處於這個開放的年代,地方更應敞開雙手讓愛他的人走進來,而不再堅持只接納土生土長的原生者,或既有親緣血緣地緣的三緣者。


地方如果沒有人還剩下什麼?旅人來時又為了什麼呢?(圖為馬祖)(Photo Credit:林承毅)

除此之外,「流動創生」在意的不是交流的量,因此觀光不應是主要,「交流的品質」更重要!尤其能否有「持續性」、「雙向性」、「開放性」及「正常化」。當然隨著人群流動的頻繁,必然會對「地方性」帶來威脅,也許地方就不再那麼純粹,不再那麼傳統,不再那麼在地,但這不就是一座移民島國四百年來在上演的歷程嗎?
 
在開放的本質下,讓地方與地方之間可以相互串連交流。人的移動、資訊的流動、關係的串連、知識的流動、將可打破地域,國界,甚至人跟人間無形的疆界,讓經驗移入,觀念撞擊,超越時空,讓想像力飛翔,「流動」終將成為創生的一帖強心劑及解藥。
 
讓流動驅動地方的新未來
 
一起來引動「交流」吧!當然在這之前,請好好梳理,並找到屬於你們被愛的理由及魅力,當懷抱著這樣的心念,創生才真正具有意義,那些好吃的物產,有意義的體驗,其實都是創造人與人交會的理由。「流動創生」看似是再尋常不過的概念,但背後我想要談的是,如何讓「流動」成為一種日常。在非常的年代,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引動交流產生的單點,串連地域的內容,成就一條內容魅力的線,最終,台灣才能成為一座有機共同的面。
 
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對2050年的台灣有所想像,我想像三十年後的台灣,城市與地方的疆界早已經倒下!在整個台灣島上會型塑成許多三十公里見方、半小時可移動交流的生活圈,而在這個範圍內,「流動」將成為大家共同的語言。當沒有一個人失去與他人的連結,當沒有一個空間被棄置閒置,當沒有一個地區不被珍惜重視,當沒有一場活動沒有掌聲歡呼,這就是「地方創生」這個名詞成為死語的一天,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林承毅參與MOT TIMES明日誌 X 學學合辦的PechaKucha Night Vol.41「 從地方創生,助攻城市未來」的分享,是不是超級一針見血!(Photo Credit:林承毅)

作者:林承毅
林事務所(HAYASHI office) 執行長&服務設計師,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講師,並身兼雜誌專欄作家,產業顧問以及政府青年及創生專案審查委員。2015年創立林事務所,倡導洞察力及企劃思維之重,多年來透過設計工作坊,文字論述,演講倡議及顧問輔導,以服務創新,人本設計方法,風格策略,協助生活型態產業轉型升級,近期積極協助台日地域活化專案,希望世界更美好。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