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羅拉多州境內著名高峰「派克峰」(Pikes Peak),看似難以親近的海拔14,000英呎高度,卻因交通便利、擁有恢宏山景,成為美國乃至全球最易造訪、最受歡迎的高峰之一;其原有遊客中心因動線狹窄混亂,且建造於永凍土上導致連年下陷等原因,走向改造一途。2018 年起,總部位於巴爾的摩的建築團隊 GWWO Architects 攜手當地建築團隊 RTA Architects 協力合作,重新創造一處回應山脈環境與旅客體驗的嶄新遊客中心,歷經高山極端氣候、全球疫情等因素延宕多時,耗費超過三年,終於在 2021 年 6 月正式對外開放。
(Photo Credit:Nic Lehoux)
 

19 世紀初,美國探險家 Zebulon Pike 在美國西部進行軍事探勘,發現了這座山峰的存在,此後便以他的名字來命名派克峰(Pikes Peak);1961年,派克峰被指定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同時擁有美國之山(Pikes Peak – America's Mountain)的稱號。
 
全美共有 96 座14ers(Fourteeners,海拔高於14,000英呎的高山),光是科羅拉多州就有58座,而派克峰海拔達 14,115 英尺(約 4,302 公尺),是北美遊客最多的山峰之一,這座美麗花崗岩山也是凱瑟琳.李.貝茨(Katharine Lee Bates)創作知名愛國歌曲〈美麗的美利堅〉其中一段歌詞「Purple mountain majesties」的靈感來源。

(Photo Credit:Nic Lehoux)
 
正因如此,GWWO 團隊抱持著「讓山成為主角」、「與山融為一體」的意念,朝天然環境、友善地球方向汲取靈感,並設定至少取得 LEED 銀級認證與生態建築挑戰(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為優先目標,同時又要吸引遊客目光、滿足不遠千里而來的旅客需求,展開派克峰遊客中心(Pikes Peak Visitor Center)全新建造計畫。
 
派克峰遊客中心佔地34,000平方英尺(約955坪),以嵌入嶙峋山腹的低矮建築樣貌,與周圍地貌達成簡約和諧的平衡,許多人朝建築走去、遠遠凝視,彷彿是從山頂東南側雕刻而成的作品,而實際靠近後才確定這是遊客中心。

(Photo Credit:Nic Lehoux)

GWWO 以派克峰的花崗岩質地為靈感,並呼應周遭峭壁與岩石形貌來構築空間,內外均運用當地材料或適合山區的材料建造,例如松樹、黃杉、石英砂岩與可抗風化的耐候鋼等;同時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團隊將建築建造於基岩上,將挖掘出來的永凍土運用於新鋪設的道路與停車場。他們希冀形塑出「建築物是山的一部分,而不只是山上的一棟建築」的外觀,以表達對山的敬意。
 
從峰頂進入遊客中心大廳,高達37英呎(約12公尺)、視角達180度的玻璃窗景,呈現令人神往的優美羅莎峰,事實上羅莎峰也是探險家 Zebulon Pike 當年在探險中攀登的山峰。GWWO 團隊將為了凸顯兩地之間的關係,將窗景看向莎羅峰,並將站在大廳台階頂部向下觀看風景的斜度視角,呼應屋頂向上爬升的 3.5 度,提供最大值的景觀體驗。

(Photo Credit:Nic Lehoux)
(Photo Credit:Nic Lehoux)
 
在經常處於嚴峻氣候的派克峰頂,室內設計採取質樸溫暖、簡約大器的木質大地色調,並融入無障礙步道設計;服務上,除了規劃旅客指南服務、餐飲空間、禮品店、洗手間,以減輕高海拔而來的疲憊、提供一處避風港,且短時間內要補給所有觀光與飲食需求之外,也透過展覽空間協助旅客更了解所在之地的歷史與其重要性。

(Photo Credit:Nic Lehoux)
(Photo Credit:Nic Lehoux)

對 GWWO 團隊而言,這項計畫除了是千載難逢的珍貴機會,其實也遭遇許多難題。像是派克峰頂的風速可達時速230英里(約370公里),加上空氣稀薄,許多工人在現場每工作30分鐘就要休息。同時,建造材料必須在山頂上經過嚴謹測試,尤其玻璃甚至需要達到防彈等級,以防被高速狂風捲起的岩石、礫石敲擊損壞,團隊也為此在建築其中三面玻璃上加裝可自由展開收起的保護網。此外,若隱若現線性紋理的玻璃設計,則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鳥類撞擊窗殺。

(Photo Credit:Nic Lehoux)
 
GWWO 指出,整體建築較原有空間減少能源消耗 45%、節約用水量 35萬加侖,並已經具備雨水收集設施,並逐步朝零能耗、零廢棄物前進。

(Photo Credit:Nic Lehoux)

編輯/沈佩臻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