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臺灣野生原力」為命題的2023臺灣文博會,於9月22日至10月1日在舊空總、國家鐵道博物館、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與花博爭艷館等5大文化場域登場!其中位於空總未來廣場的工藝主題館「工藝生而自然」,由工藝中心攜手嶼山工坊的林聖峰建築師以及竹編工藝師徐暋盛,打造名為《鷂-飄浮的停機坪》的大型築構裝置,邀請民眾在鋼筋與竹材下探究台灣工藝三生的哲思。
2023臺灣文博會於9月22日至10月1日登場。(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像是一隻巨鷂在草地上歇息,今年文博會工藝展館建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戶外場域,林聖峰建築師與徐暋盛工藝師共同以竹材、鋼筋兩樣原始的材料,合創出具飄浮設計感的《鷂-飄浮的停機坪》工藝裝置,竹材與鋼筋挑戰戶外道法自然,風和雨在其中穿梭,灑落間隙的陽光形塑出具侘寂詩意的美感,在這帶有弧度的展場中,試圖探討工藝結合生存、生活、生命三生之哲理。
 

如雙翼展翅般、結合純粹工藝的展館

 
此次工藝館展場創新另類,整體外觀展現自然、生機、流體的樣態,劃出文明與自然交會的天際線。設計師運用風的線條及猛禽的飛行,呼應空總飛翔的意象;透過工藝編織的手法,用三塊弧形打造基底,勾勒出鳥類飛翔翅膀的動態的意象,這件以天然原始素材創造具實驗性和議題性的裝置,透過空間、光影、風與陽光灑落與人進行互動與對話。

展場以鋼筋與竹材為主要建材構成。(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從材料本身到將其解構,「工藝生而自然」展示工藝的三生

 
在呼應文博會主題「野生原力」的基礎下,工藝館的展覽分為「動物、植物、礦物、仿生、編、染、創造與再生」等7個小展區,策展內容由何忠堂設計師以「工藝生而自然」的概念,探究工藝三生的哲思。在原始時期先民順應四季更迭、天災地變、風雨雷電、洪水乾旱等,為求安全與生命延續,開始學習運用自然界中現有的物質,人類用雙手製造以簡單敲擊、打磨的燧石器物,呈現最原始生命力的用器;進而追求生活的便利舒適手腦並用以更精巧技藝及工序編、織、切削創造出生活用具。

展覽主視覺形象(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以山羊角結合木材製成的鉤具。(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超過80件的常民物件探討工藝的起源。(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礦物展區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以色列設計師Dov Ganchrow 燧石結合3D列印探討手斧的各種可能發展。(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運用仿生概念製成的龜甲笠。(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運用編織工法依照功能與需求創造。(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染展區。(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文明進化後追求生命價值,加入創新設計及藝術美感的哲思呈現平衡、共生與共榮的生態觀的當代設計產品。先求生存用有-溫飽繁衍、生活用好-使用便利、生命用無-體悟美的哲思無用乃是大用的生命境界。

以海廢出發創作的漆器作品。(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設計師賴亭安將沙子作為工藝材料探討再生的意義。(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再生展區展出一系列現代工藝材料的探索與研究。(Photo Credit:工藝中心)
 
「工藝生而自然」展在文博會期間將與觀者對話人、工藝、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並用工藝三生的概念貫通其間,透過系統性的展示,傳達工藝是如何幫助人們更好地適應和改造自然環境,滿足各種生活需求,喚起觀眾對工藝的重視,並促進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2023臺灣文博會-工藝展館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 177 號)
時間|09.22 (五)-10.01 (日) 10:00-20:00
 

編輯/Kura Yang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