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勁與柔和乍看分處光譜兩極,彼此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卻照亮了內湖尊彩藝術中心二樓天光流瀉的展廳。長期致力推廣台灣藝術家的尊彩藝術中心,在今年(2022)十月底邀請策展人翁淑英以「剛・柔俱現」為題,舉辦李再鈐、徐永旭兩位跨世代雕塑家的聯合展覽。

其中李再鈐高齡 95 歲仍創作不輟,持續以幾何造形、極簡低限的鋼雕作品,追求心中的極致藝境;今年 68 歲的徐永旭則以身體力量捏塑陶土,創造出充滿有機、曲線感的陶塑作品。而在展覽期間,MOT TIMES 也邀請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菁螢,分享自己與兩位藝術家的淵源,以及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讓觀眾從兩位跨世代且風格迥異的藝術家身上,看見哪些交迸出的靈光?

「剛・柔俱現—李再鈐鋼雕、徐永旭陶塑 聯合展覽」展場一隅。(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Q:尊彩藝術中心為何決定在邁向 30 週年之際,帶來一場雕塑展?又為何以聯合展覽的形式,展出李再鈐、徐永旭的鋼雕、陶塑作品呢?

陳菁螢(簡稱陳):長期關注台灣藝術界的人都知道,本土雕塑藝術家人數遠低於平面藝術家,畢竟雕塑家創作立體作品時需要更大的空間及成本,在養成上並不容易。儘管雕塑家人數不多,然而講到台灣雕塑家,多數民眾也只認識黃土水、朱銘,忽略了許多持續創作半個世紀以上,作品也極為精彩的藝術家。也因此,我特別希望在尊彩藝術中心 30 週年前夕,讓大家看見更多台灣雕塑家的作品。
 
至於這次與李再鈐、徐永旭的合作,其實源於我和兩位藝術家之間多年的交誼,以及這兩位藝術家之間的真摯友情。其實李再鈐、徐永旭透過展覽、畫廊結識後,成為非常好的朋友,有趣的是,這兩位好友的作品風格完全相悖:李再鈐的鋼雕完全沒有曲線,借助機器去除雜訊,表達出低限主義(minimalism);徐永旭的陶塑完全沒有直線,以身體創作,充滿了孔洞與紋理。


李再鈐(左)、徐永旭(右)兩位藝術家合影。(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儘管兩人風格大異其趣,他們對彼此卻都非常欣賞。徐永旭很佩服李再鈐多年來始終堅持自己創作理念;李再鈐老師很欣賞徐永旭的意志力以及作品的豐富性。他們兩位聚在一起時,李再鈐就像是一位親切長輩般,一直提醒徐永旭創作施力時,要如何保護身體;先前兩位藝術家一到展廳時也不約而同地先去看了對方的展品,良久之後再聚在一起,對彼此的創作充滿了讚嘆和好奇。我覺得這樣彼此欣賞、扶持的藝術家情誼非常動人,也想要透過聯合展覽表現這一點,同時讓觀眾看見,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如何雙雙達到極高的藝術境界。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左圖)徐永旭〈2020-22〉2020,高溫陶,H227×L143×W100cm。(右圖)徐永旭〈2022-18〉2022,高溫陶,H91×L75×W72cm。(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Q:以聯合展覽而非個展形式呈現時,曾經從哪些面向著手,表現兩位藝術家作品的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陳:我們這次邀請前鳳甲美術館館長、曾任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翁淑英擔任策展人。她對於兩位藝術家的風格非常熟悉,我們這次在選擇展品時也經過我、翁淑英、兩位藝術家共同討論,希望選出藝術家的代表作,同時讓彼此作品的創作時代、尺寸相互對應。另一個考量則是光線,由於二樓展廳有天光,所以我們在策展時特意將徐永旭的作品放在光線底下,讓陶瓷透光後產生許多邊緣光,與它充滿曲線、有機紋理的風格相呼應;李再鈐的作品則放在暗面,透過打燈表現出線條的銳利感。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Q:能否與我們分享在這次展覽中,您對於哪幾件作品特別有共鳴?
 
陳:這次展出的李再鈐作品中,有一件〈低限的無限〉原作。這件作品 1985 年時曾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卻因為被指稱「看似一顆紅星」而遭美術館漆成銀白色。後來李再鈐鍥而不捨地打了一年多官司,才得到他應得的尊重,也讓作品恢復本來顏色,並被國泰企業收藏。而在 40 年後,臺北市立美術館也在展覽中向國泰企業借件,將這件作品在原址重現。

從這件作品,我們可以看見北美館的開館歷史,也代表台灣從戒嚴到解嚴的文化開放。而當紅色的極限現代雕塑放置在 1983 年白色的美術館建築中,那由五塊體積相同的三角錐體在 60 度角處巧妙地連續相接,每塊單體位差 15 度,成為連續無限延伸的幾何造型,三點立足展開成無限視點的立體藝術,堪稱台灣現代雕塑藝術史上崇高的藝術成就。另一個〈鏡花緣〉系列則是老師今年為「剛・柔俱現—李再鈐鋼雕 ‧ 徐永旭陶塑聯合展覽」特別創作的作品,雖然說尺寸不大,卻很值得細細品味。


李再鈐〈低限的無限〉,不鏽鋼、噴漆,H58×L146×W61 cm,1983。由五塊體積相同的三角錐體在 60 度角處巧妙地連續相接,每塊單體位差 15 度,成為一連串感覺無限延伸的幾何造型,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即呈現不一樣的面貌。(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低限的無限〉於北美館展出。(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李再鈐〈鏡花緣〉系列。(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至於徐永旭創作時則完全沒有既定計畫,而是依循自己的身心狀態來表現,也因此作品達到近乎禪學的意境。其中我在〈2022-37〉、〈2021-17〉這幾件作品中,更能感受到一種安靜的狀態,而且技術性極高。畢竟作品在塑形時全無計畫,只能看自己的身體極限到達哪裡;到了燒製的過程中,也有可能一不小心便發生破裂、爆炸的問題。我很難想像他究竟失敗了多少次,才能得到如此完美的作品。


徐永旭〈2021-17〉。(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徐永旭作品受
 Art Basel HK 2022 遴選於「公共藝術展區」展出,更以半版幅度專文報導登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延伸閱讀】尊彩參展作品橫跨Art Basel HK 2022 三展區,歷年規模最大!藝術家徐永旭更躍登紐約時報半版專文
 
Q:您與兩位藝術家都不是第一次合作,在這次舉辦聯合展覽的過程中,您自己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或感觸?
 
陳:我跟兩位老師其實都認識蠻久的,但我始終認為,想要增進畫廊對藝術家作品的了解,其實辦展覽是最好的方法。畢竟我們在辦展過程中,會跟藝術家有更深入的交流,也能透過觀眾的想法和提問,產生不同的思考角度,進而促進對藝術家的理解。
 
而在「剛 ‧ 柔俱現—李再鈐鋼雕、徐永旭陶塑聯合展覽」中,可以發現藝術品並不完全是孤單的,而是有著對話的可能性。像是這次有觀眾跟我說,徐永旭的作品給他的感覺像是海裡面的貝殼,彷彿靠過去便能聽見海浪的聲音;也有人站在李再鈐的作品前,驚呼這真是太厲害了。因為李再鈐的作品中運用了很多數學觀念,像是〈低限的無限〉用數學觀點簡化了所有的情感,讓他的作品表現出平衡性,是一種數學的哲學。所以偏好理性的人,就會非常喜歡李再鈐的作品。而我也是在這些觀眾的回饋中,對於藝術作品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置身於內湖尊彩藝術中心二樓展廳,聽著陳菁螢總經理娓娓分享,左側那冷冽蒼勁的鋼雕,以及右側那溫潤質樸的陶塑,在觀者眼中便不再只是單純的光譜兩極,而是有著對於純粹藝境的共同追尋。或許也正因為有了這異中之同,讓光譜的兩極不是對立,而是兩位藝術家各自竭盡所能,虔誠地逼近藝術的極境,也在此過程中,撐出更多藝術的可能性。


(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柔俱現—李再鈐鋼雕、徐永旭陶塑 聯合展覽
展期|2022.10.29-2023.01.18
地點|尊彩藝術中心(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66號)
時間|週二~週日 11:00~18:00

編輯/張譯云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