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中出現了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商場空間設計!
 
「十分建築|王喆建築師事務所」與「本事空間製作所」此次共同合作設計勤美誠品新空間,不僅大膽選用鋁金屬為材,透過漫射暈光抽象轉譯綠園道上的樹影婆娑,更為了打造乾淨、簡練的空間感,實驗與挑戰既有鐵件處理工法。由內而外統整思考,雙方花了近兩年時間籌備、日以繼夜討論出數十種設計方案,把設計當創作在玩!
 
不過,一向以詩意把玩虛實元素的「十分建築」與擅長從故事發展設計 的「本事空間製作所」,是如何碰在一起合作(難道不會擦槍走火)?你知道看似單純的金屬擴張網天花其實大有玄機,而且超費工?此次 MOT TIMES 跟著「十分建築」創辦人王喆,以及「本事空間製作所」設計師陳敬儒,一同遊逛全新勤美誠品,不只聽他們細說設計靈感與手法,還首次揭開雙方對彼此的想法,幽默風趣的對談裡充滿建築人的獨到觀察!
Q:這是「十分建築」與「本事空間製作所」首次合作,你們是如何認識彼此、決定一起設計呢?
 
陳敬儒:我是王喆的學弟,大概十年前,在謝宗哲老師策展的《Little People Architects:住宅建築的寓言》展覽上認識,那時候就覺得王喆的《Live︱Borderless C House》(生活︱無邊界住宅)很有趣,他的作品就像本人一樣,永遠都很幽默。
 
王喆:嗯,我以為是詩意耶?(哈哈哈)我跟本事很有緣份,2001 年剛開始學建築時就認識了主理人洪和培。這次起初是受勤美邀約提案,確定拿到案子後就想找「本事」合作。因為我們希望做一個很簡潔的商場空間,那麼關鍵就是要把細節整理的很好,而「本事」處理金屬是一流的,大家都開玩笑說他們的金屬比木工還活!


「本事空間製作所」陳敬儒(左)、「十分建築」王喆(右)。(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Q:你們雙方這幾年來各有許多亮眼作品,想問王喆怎麼看「本事」的設計邏輯呢?
 
王喆:像我們在做設計,精細度上,通常建築低於室內裝修、室內裝修低於家具,木工再怎麼做也很難超越家具。我的想法是,他們用工業設計的方法在做室內設計,用物件的尺度來創造空間性,很細膩。
 
比方說,建築、室內設計都需要克服地心引力,但他們的金屬設計會讓你覺得有點擺脫重力,包含 OUTDOOR MAN 那艘「太空船」,端點的支柱收成一個極為細小的點,中間的金屬看似沒有連接起來的錯視,而上方竟然支撐著一整個大櫃子,這個不厲害還有什麼厲害!


本事空間製作所「台中 OUTDOOR MAN」。(Photo Credit:本事空間製作所)

王喆:那你怎麼看「十分建築」?不要只說幽默感喔(笑)
 
敬儒:王喆在《Little People Architects》展覽後就有很多不錯的作品,我覺得他大概是我見過數一數二有耐心的人,在簡單的事上,重複檢討幾次都不會累。像是「晴·禾之家」裡的每個線條,他都檢討過燈光、出風、傢俱、看與被看的關聯,有時候我會覺得已經可以過關的事,王喆可以把自己打磨到完全沒有破綻,那是我覺得「本事」還距離很遠的地方。


十分建築 2017 年完成的住宅作品「晴·禾之家」,為了保留空間的流動性,並同居家人彼此不互相干擾,建築設計了多個弧形天花板代替實牆,劃分居住空間同時也控制區域聲場。(Photo Credit:十分建築提供 Photography by 汪德範、Studio Millspace)
 
Q:請簡單與我們介紹一下此次在勤美誠品的新空間設計。

王喆:以前陳瑞憲老師用「大樹」概念設計勤美誠品,建築中央挑空出一面植生牆,上方是樹葉,下方是根基,剛開始我們就想延續「樹」的意象。一般人也許會選擇更新牆面木皮、改變樣式來呈現樹,但我們這次希望用「抽象」的方式,透過金屬擴張網、微反射塑鋁板,在室內呈現樹影婆娑的感覺。

十分建築起初由綠園道環境發想,希望用兩種材質呈現出樹影婆娑的狀態,簡約之中也有豐富表情。(Photo Credit:十分建築)

這次在建築立面上,其實我們也提出很多不同方案,不過這次尚未有機會嘗試。例如勤美誠品外觀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綠色植生牆,對我們來說「綠」應該是延伸下來,但如果把植物往下種就很遜(哈),因此我們也曾想過以塑鋁板為建築立面材料,映射出綠園道跟市民廣場之間的綠意。這次提案,光是外牆設計就至少有三十個方案,從建築核心的 P-Living Room、至第二圈的商場動線,到第三圈的外牆立面,整體思考設計。
十分建築初步設計手稿中,可看見他們整合思考核心植生牆區、商場空間、綠園道外部環境的整體意象。(Photo Credit:十分建築)

設計團隊為P-Living Room提出多種設計方案,甚至曾提案將這裡設計成「建築中的建築」,為各層樓設定不同的社群活動。(Photo Credit:十分建築)

商場正門口以燒杉為材料,由下而上將光線打在魚鱗板斷面,呈現出如縫隙內滲透出的迎賓光帶。地面則交錯配置照明,刻意呈現出左右躍動的趣味感。(Photo Credit:十分建築、勤美誠品綠園道)

一進入商場,微反射塑鋁板牆面微微折射著附近的光線,無需過多燈具就能使空間明亮。且一旁的色彩漫射到上方後,抽象的光暈效果,呈現轉譯後的樹影婆娑。(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在選用「微反射塑鋁板牆面」之前,團隊甚至自己先找鐵工鍍膜、選擇合金種類打樣,調整到自己要的質感後,再拿著樣本委託廠商製作,朦朧的光影都是團隊對於細節的堅持。(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王喆:其中特別的是,一般來說商場天花板不會做到這麼「全面」,通常都會有一條條外露的「設備帶」放置空調、消防灑水系統。
 
敬儒:這次我們花滿多心力把設備整理地乾淨簡練。比如說,消防灑水頭從圓形水盤外型縮減成點狀、藏在擴張網上,網面的方向也考量到冷氣輸風、觀看動線的角度安排。過程中施工團隊必須重拉管線,還要整合機電、消防、空調等所有技師一起作業,從想法到工程都要很密切的關注與合作才可以做到。


相較於一般商場留下一條條設備帶,十分建築與本事空間製作所選擇以金屬擴張網填滿整面天花板,整體更簡約、並延伸視覺空間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網面彎曲角度也經過設計,隨著觀者移動的過程,不同的視角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穿透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仔細一看,消防灑水頭縮減成點狀設計,藏於擴張網邊界,這就是設計的細節啊!但光是為了這個細節,就必須多方溝通協調,才有辦法完成,相當不容易!(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Q:過去你們對商場的印象是?希望旅人們走入這次重新設計的商場空間會有什麼感受呢?
 
敬儒:我覺得找東西的過程很麻煩,所以幾乎不太逛商場,對商場的印象比較模糊(笑)。不過商場裡的店家都有自己設計師,我們的工作其實就像在打造簡約的舞台,在執行面做到最少、最乾淨、資訊整合最清楚,讓商家能被看見。
 
王喆:我們以前在學「商場是什麼?」,就是動線要盡可能延長,增加消費者與商品接觸面的地方,並且必須發揮最大「坪效」,除了用餐或消費外,盡量不讓人坐下逗留。但這次勤美一開始出的題目就不是這個,他們反而在思考怎麼讓人願意在這裡停留、相聚,背後是對商場更高的期待,很難得!


室內燈光在地坪上暈染出多層次的光影韻律,消弭金屬面材銳利感,同時與室外入口處的活潑的燈光相互呼應。(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一體延續的金屬擴張網天花板,讓商場變得更加簡練舒適,如同美術館白盒子的概念,將焦點還給店家。(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Q:下個階段即將要動工的「P-Living Room」,就是這樣一個讓大家相聚的空間嗎?
 
王喆:沒錯,「P-Living Room」的功能就是讓人停留聚集,同時可以帶來展覽、交流、停留休憩,甚至是小型展演等多樣性質活動。
 
我們在綠色植生牆背景下,設計一個半穿透狀態的曲面,人在其中像被雲朵包圍,有種蓄勢待發的感受。曲面上特別做出開口,有的很理性,有的很感性。其中兩個理性的開口是避難動線,另外有些感性的開口,則是設定幾個角度,希望來到商場的人們搭乘手扶梯從B2向上至其他樓層時,可以看到在「P-Living Room」裡發生的事。


「P-Living Room」設定為人們日常交流的社群劇場,預計將舉辦各類展覽、課程、限定店、多元的沉浸體驗,跳脫商場只能購物的既定印象。(Photo Credit:勤美誠品綠園道)
 
Q:如同 P-Living Room 的開口方式,十分建築似乎一直以來都在探討觀看/被觀看、開放/封閉、虛/實之間的關係?
 
王喆:我們一直對這種簡單、但豐富有變化的事很感興趣。如同我的大學論文就開始研究中國山水的「白色」,對我來說「白色」並不是顏色的白,而是畫不出來的東西就是白色。西方的觀念上,無數的「時刻」組成了「時間」,但東方認為時刻與時刻之間並非空白,而是有「時距(span)」的存在,「白色」就像時刻和時刻之間「in between」的轉變。
 
在劃分空間的時候,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在A與B空間中間畫一條實線,但我都一直在嘗試用「虛線」來重新定義空間。那個(實線)對我們來講是過去,這個(虛線)是當代和未來。如同 P-Living Room 雖然是一個由弧形牆面圍塑的空間,但遊逛商場時望向其中,沖孔金屬材質使得空間有時候像煙霧瀰漫,仔細看又變得清晰明顯。

位在勤美誠品 B2 挑高五層樓的植生牆前,王喆以「雲朵」為概念設計「P-Living Room」,隱喻充滿想像力的自在空間,曲面使用沖孔金屬材質表現若隱若現的虛實感,並於曲面上開出大小不一的入口,民眾可以自由穿梭其中。未來挑高空間也將成為大型展件的舞台,讓人們在此不但可以休憩與活動,亦可延伸視線向上垂直觀看展覽。(Photo Credit:勤美誠品綠園道)
「十分建築」主理人王喆(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Q:除此之外,你從早期2014年入圍 ADA 新銳建築獎的「方間雲亭」,到近日即將完工的住宅作品「田田傢」,都經常在方體裡畫出很多「曲線」,這些線條的用意為何?
 
王喆:有些人會說「這是在玩造型嘛!」,但以「晴·禾之家」為例,它絕對有造型,不過這些弧線也控制了視覺與聲音,客廳的聲音傳不到廚房,形成空間連續、但聲音不連續的狀態。或如「田田傢」的開口設計,鄰馬路側的弧形開窗讓居住者可以從家裡望見天空,但卻不會被經過的路人看見;而在西側的弧形開窗,則可以一覽窗外的農地,卻又能阻擋西曬,這些造型其實也具有功能性。斜線相較於直線,本身就是更有變化性的阻隔,當它再變成弧線時,漸變性又再增加。


2014年入圍ADA新銳建築獎作品「方間雲亭」(延伸閱讀:【第二屆ADA新銳建築獎】專注探索建築「白色」之處——王喆專訪

十分建築即將落成的「田田傢」是位在台中郊區的住宅,三層樓高的建築以周遭環境為考量,優美的弧形開窗,將農田風景納入居家空間中,但外部經過的行人卻不易看見內部生活,同時保留居住者對於環境的感知與隱私。(Photo Credit:十分建築)

除了弧形開窗,「田田傢」的室內更與一般建築樓板設計不同,高低錯落的層次讓生活空間更具有流動性。(Photo Credit:十分建築)
 
Q:敬儒剛剛提到王喆建築的幽默,可否與我們進一步分享?
 
敬儒:我們都是東海建築系出身,老師會給予很多期待跟壓力(笑),所以常做出很認真的建築,但不管是那時候看「C House」或現在的勤美誠品,王喆最後總會多一筆,讓人會心一笑!
 

「本事空間製作所」設計師陳敬儒(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敬儒(續):勤美一樓圍繞外圈動線的金屬擴張網,一般設計通常會因施工效益而使用全直線,但你會經常發現某些不經意的圓弧曲線存在於此。這很其實考驗施工團隊,討論的過程是師傅說「不可能!」,我們說「那試試看!」,結果最後「欸,可以了!」,連師傅自己也很得意。其中的「幽默」,就是他很堅持一件事、做的很開心,也影響到一起做事、以及最後觀看使用的人。


在一樓的環形動線中,人群大多從西南角入口進入商場,工作人員則多由東北角的辦公空間外出,設計團隊將這兩個角落以圓弧收邊,整體視覺更加柔和。(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el Wu)
 
Q:這次在「擴張網」上製作曲面,其困難性為何?
 
敬儒:製作「擴張網」是以滾輪在上方壓出孔洞後再做拉張,擴張網並不是一張平面,你可以想像要在凹凸不平的紙板割出一條精準的線,其實就有困難性。
 
王喆:而且「擴張網」某些角度易彎曲,某些角度則幾乎難以彎動,這次就必須在難彎動的角度施作弧面。因為失敗率高,一般傳統鐵工師傅通常不願意接,最後我們反而是在勤美協助下找到製作風管的師傅幫我們做。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Q:商空有非常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從設計討論到現場施工,您們如何分工?
 
王喆:這個案子進行到現在大概 20 幾個月,我們其實每個細部都是一起討論,當週若發展十幾個方案,內部就開始篩選討論,每週二固定見面一個下午,挑出最好的幾個跟業主談。
 
儒:這個題目一方面是業主訂的很棒,一方面是王喆的材料出發點也是我們喜歡的,討論最多的就是怎麼做得更細緻、保持幽默感,有時候玩到自己也停不下來,除了見面之外,我們的 line 群幾乎沒有停過(笑)。
 
王喆:半夜三點還會收到訊息「欸!是不是像這樣?」(笑)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Q:上述提到許多材料選擇、設計細節,雙方都下了很多心力,你們覺得這次合作是否有挑戰到自己的新極限呢?
 
王喆:第一是「耐心」,我覺得過去商場沒那麼「素」卻又有豐富變化性的設計,光是要找到在預算範圍內、兼具質感的塑鋁板材料,過程中就找了很多人幫忙。第二,因為「本事」很強大家都知道,「十分」雖然開業比較晚,但我們也不差呀(笑),我本來也會擔心,但這次過程超順,成果也絕對比單一個事務所做得好。
 
敬儒:現在的挑戰就是為這個案子付出太多時間(笑),不管是下班後、睡前,這個案子變成是醒來就在做的事,已經超越單純工作狀態。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Q:設計方法上,有些人可能是從最上位的概念衍伸,有些人可能是從空間佈局、業主的需求、材質出發,你們的起點是什麼?
 
王喆:這次勤美是由綠園道的樹影、外部環境開始發想,接著思考這個環境如何影響佈局,最後有個抽象的目標,材料是執行的方式,一步一步慢慢呈現。但每個案子真的不太一樣。
 
敬儒:我自己覺得做設計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從形象敘寫感情,或是從感情描述形象。「本事」偏後者,如台中的冉冉茶室、OUTDOOR MAN,這些案子都是我們跟業主討論,給他一個「帶得走的故事」
 
比方說,設計 OUTDOOR MAN 時剛好疫情爆發,我們就提案打造一艘「末日方舟」,讓大家帶最好的裝備走。而「冉冉茶室」主理人藍大誠則是專業的茶師,對於水、茶都有深度研究,我們提議在空間裡呈現台灣的山,吧台上能展示品質茶葉。或是台南的 Paripari apt.,不同樓層以前有古物店、咖啡廳、住宿,我們想像古早年代時,一群人一起住在公寓,每層樓住戶不同,卻都很有生活品味的那種感覺。因為一個故事,空間就容易有畫面,可以依此創造場景。


本事空間製作所「冉冉茶室」。(Photo Credit:本事空間製作所)
 
敬儒(續):我們常常說「本事」很像建築的叛軍,因為我跟小又(謝欣曄)讀東海、和培是逢甲畢業,受過完整的建築訓練,但最後卻都選擇做室內設計。以前別人會說我們可能聽不太懂老師在講的東西,看漫畫、電影,覺得這個東西也可以是建築,溝通上比較不會用論述或脈絡,反而可能用有趣的梗或噱頭,想像把它們做成空間會如何?我們比較像在說一個故事。
 
Q:台中相較其他城市總是比較「新」,但十分建築與本事卻都選擇落腳於此,您們覺得台中最可貴的是什麼?
 
敬儒:台灣經歷過經濟倍速成長、追求效率與CP值最高的時期,不管是建築、室內設計,社會已有一個「符合經濟」的標準,但台中跟其他城市相比,這種包袱反而不會那麼重。
 
我們所設計台北的店家空間,有的一個月店租就要五十萬,但同樣的空間在台中也許月租不到五萬,包袱沒那麼大,不但討論設計的時間增長,業主願意投注在設計的成本也相對增加。而台南則是「時間」的包袱,像小又說的「在台南丟一顆石頭,搞不好都是幾百年前的石頭」,那邊的設計會更有情懷、溫柔,台中就剛好在這兩者之間。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王喆:以前中部最大城是鹿港、員林,台中是鐵路通了才開始發展,可說是「超新」的城市。以前這裡衛生條件很差,直到日治時代中區的城市由南北向改成斜 45 度角,讓太陽全年可以照在馬路上,接著蓋台中公園、台中火車站,這些事情對那個時代來說都是最新的。台中對我來說,一直都是想辦法當「最新的」,沒有包袱其實也就代表著,什麼東西在這裡出現都理所當然。
 
台中也是目前普立茲克獎建築師案子最多的地方,有伊東豊雄、安藤忠雄、Frank Gehry,接下來還有妹島和世的作品。
 
如果可以一直保持「新」的狀態面對也很好。像台中「水湳經貿園區」的概念也很新穎,如果說水湳機場遷移後又重新畫格子(棋盤式街廓),就會變第二個台中五期、七期,然而它選擇以綠地、文化、商業來規劃未來的都市,這是其他地方不曾出現過的願景。我覺得台中應該往這個方向思考。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 勤美誠品綠園道 
地址:台中市西區公益路68號
一樓商場、入口立面、P-Living Room 設計:
十分建築|王喆建築師事務所:www.facebook.com/verystudio/
本事空間製作所:www.facebook.com/SkilLability
 

採訪/彭永翔Josh、林沛伶;編輯/林沛伶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