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到「偶然設計」設計師曾令理,是在年初文博花蓮館。那時她說話輕緩、條理分明,不只是炯炯雙眸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身後石塊如山脈般隆起、四周聲響圍繞、空氣散發淡淡雨後氣息,更讓人驚艷不已,想不到曾令理一襲黑裝內斂低調,竟創造出如此包覆感官、宛若劇場的空間。為期不到十日的展覽一舉奪下 2021 紅點設計獎年度最大獎,將展覽提升到新一層境界。
 
建築出身的她,大學畢業後就前往攻讀前衛的庫柏聯盟、強烈實驗性的哈佛 GSD,後來又曾赴藝術鬼才團隊 Heatherwick Studio 擔任 Designer / Maker,建築養成沒有被現代主義的極簡風格與型隨機能綁架,一路一直在嘗試新的想法。從 2017 年在台灣的第一件作品北美館 X-site 計畫「供霧所」,到 2018 年回到台灣、與一起設計合作「高雄水水」,或近日在松菸男澡堂將上百顆茶樹匯集成一座森林的茶籽堂特展《大地癒所》,建築或展覽時常不順著一般敘事邏輯走,反而要大家先以身體直覺性的記住了環境感受,再細細引導你進入脈絡裡。

曾令理不說話時,沉著的面容帶有一種空靈的距離感,但走進家中才發現,原來她是個話語幽默又隨性的女子,家裡沒有太多裝潢、對物件不眷戀,於「家」的定義跟創作一樣都更重視「身體經驗」,讓人很直覺地感覺到內在那塊有點喜歡調皮實驗,但很認真的想觸動人心的本質。
 
她源源不絕的靈感從何而來?家對她的意義又是什麼?MOT TIMES「真實的家」系列,帶領大家一起走入創意人們的家,並與不同攝影師合作,從不同的攝影觀點,趨近記錄他們真實的家、真實的生活。
那天令理剛從學校回來,領著我們上樓,一開家門就在呼喚尋找貓孩子咪咪、胖胖出來見客(雖然還是埋頭躲起來),客廳播放著宮崎駿動畫鋼琴背景樂,架子上擺放夜市射氣球得來的玩偶與各種貓型小物,窗邊種植滿滿的綠色植物,還有一張每個人拜訪都要坐上搖一會兒的《Spun Chair》。家裡療癒溫馨,與身著一身黑的第一印象很是反差。

曾令理的家位在山坡上,採光良好,木質地板上是 Heatherwick Studio 經典的《Spun Chair》,窗邊則種滿了小天使蔓綠絨等,沒有被貓吃掉、成功存活的觀葉植物。(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窗邊空間留給綠色植物,有為了花蓮館而種的姑婆芋,為了讓《大地癒所》營造如《風之谷》娜烏西卡安地下室氛圍而種的孢子蕨類。(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搬家時記得帶貓就好,因為不論在哪裡,「家」最重要的是可以付出與投入的地方

 
令理跟很多建築人一樣,生活與工作一不小心就黏著再一起,但她也特別喜歡這種狀態,以前當學生時就常懶得回家,是睡在教室桌子下的系館魔人,所以一兩年前才選擇搬到了距離交大的工作室僅五分鐘腳程的家。
 
與室友們挑房間時,因為在暗處工作格外專注,特別選了早上沒有日照直射的房間。沒有太陽的提醒,生活作息有點不正常,常常忙到天亮才睡,不過這樣的屬性面對疫情倒是相當游刃有餘。(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她笑說自己其實是個標準宅女,因為從小在竹東山上長大,小時候白天會被帶出去爬山,四季都有不同的行程,而天暗了就是用電腦的時光,以至於現在放假時有點魚干傾向,可以一睡 12 小時不起床,整天抱著電腦追劇、看漫畫、打電動和玩貓。
 
害羞的咪咪與胖胖,是令理約在一年半前領養的貓孩子。從小爸媽在家裡就有養貓,讓她很習慣有貓兒陪伴的生活。但兩位貓孩相當害羞,只要有外人來馬上躲進她房間。(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物慾不高的她,家裡沒有特別裝潢,偶會留下一些過去手作模型,還有不小心手滑買入的藝術作品,最多的是生活裡慢慢自然堆積起的各樣書籍,從荷蘭建築團隊 Mecanoo 作品集,到《草間彌生わたし大好き》、《魁儡花》、《凝視瑪莉娜》......雜食性的啃食。
 
日本漫畫家山口飛翔作品《藍色時期》,講述一個男生要考美術班的故事,裡頭有許多與繪畫相關的想法與內容。但令理卻只拆了一本,其他包裝完好如初,「因為我在網路上看完了,這是蒐藏!宅宅都是這樣呀,哈哈哈!」(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令理特別喜歡密集的點點,草間彌生是她的最愛之一。(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風之谷》漫畫集也是令理的蒐藏,內容全是宮崎駿年輕時候畫的,動畫其實只是整個故事的一部分而已!高中身為漫研社一員,讀過無數漫畫,這次茶籽堂特展也從中汲取不少靈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周六到竹東夜市射氣球與撈魚是令理的小嗜好,家中很多小布偶都是夜市遊戲的戰利品,不過現在多數娃娃都已經送給姪女們了,圖中為她的貓玩具與在英國動物園可見的非洲動物「㺢㹢狓」。(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但這些物件卻不是構成「家」的必備元素,除了貓以外,搬家的時候大可全都不帶走。
 
大學畢業以後,就從新竹的家,接連搬到台北、紐約、波士頓、倫敦,平均每一兩年就搬家一次,朋友們四散世界各個角落,讓她對家的定義產生變化,「過去總覺得擁有家人陪伴與存在很久的物件,是構成『家』的必備要素,但如今只要一個可以穩定的用著電腦,讓我能與外界產生關連的環境,就已經構成部分家的一部分」。
 
她說,「家」不一定是有形的積累,也不只是一個放鬆的空間,更重要的是一處自己能付出與投入過程的地方,也許是每天等著餵飯的貓,日日都要澆水的植栽,跟室友之間互相的陪伴(但室友也不能太黏,就跟貓一樣!),這些關係、參與的過程都才構成了家的感覺。


這個可拆解的玩具是來自布魯克林的品牌 Locknester 的作品,令理說「他們3D列印完後就會上膠劑,讓表面有點像瓷器,這個系列好想全部都買!」(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左)令理家沙發,由胖胖與咪咪設計的「貓抓皮」。(右)以前為自己畫的自畫像,覺得掛起來奇怪,被塞在書桌旁的角落,像貓一樣只露出雙眼。(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在國外的那幾年,打開對建築的新想像

 
國外生活的那幾年,不只改變了她對於家的概念,也對創作有極大的影響。

過去就讀東海建築系時,對於建築的想像還是偏向務實的量體設計,到了著重藝術的庫柏聯盟(The Cooper Union),才開始發現空間性原來也可以用自然、材料的觀點表達,在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研究所(Harvard University GSD)又更深入研究裝置的變形設計,創作出自己的第一個研究結構的互動裝置《BLOOM》、將腦波轉化為實體空間形狀的《MIND.WALL》等有趣作品。這些裝置奇想,也讓她應徵上 Heatherwick Studio 當時正在規劃 Google 總部 Mountain View 設計案,參與建築頂棚裝置、內部可變性空間區隔的設計。
 


說到一半,她突然拿出一顆圓形玩具,瞬間拉張出巨大的球體,原來這是令理就讀哈佛時的指導老師 Chuck Hoberman 的作品「霍伯曼球」(Hoberman Sphere),他的設計小至玩具,大至建築裝置,在GSD便帶著學生們做各式各樣的折疊、延展結構探索。(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同樣為 Chuck Hoberman 的玩具設計「SWITCH PITCH TOY」,拋起的動力帶動結構旋轉,在黃、藍色面之間轉變。在哈佛GSD的經驗,讓令理現在也對物件的結構變形非常感興趣。(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從裝置尺度慢慢擴大到建築,用更創造性的觀點切入空間

 
特別的是,Thomas Heatherwick 並非建築出身,過去便是由小尺度的物件開始實驗,漸漸走向裝置、建築,因此建築設計經常跳脫尋常邏輯,從工藝、材料質地出發,「他先讓大家看到對工藝水平、對藝術形體的掌握後,再將尺度漸漸放大。讓他明明在做建築這項高度服務、配合性的行業,卻仍舊保有創造性。」

「這其實是我們以前建築系沒有被訓練到的事,我們很容易跳到一個建築裡,接著就要考慮業主、預算等等,弄得很辛苦,結果就都變成眼前這些方方的......啊,失禮失禮了!」令理幽默直爽的笑了起來,「總之,那時候我們花很多時間在做幾何探索、捏模型,跟一般建築師先做很多分析研究、接著才決策的方式不太一樣。」
 
令理在 Heatherwick Studio 工作時員購運回來的《Spun Chair》,是她無聊時晃晃的好位置。(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所以她對中小尺度的實驗裝置一直玩心很強,在客廳角落的「供霧所」模型,就是多年前與朋友們組成的雲端協作團隊「偶然設計」和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合作,所拿下 2017 第四屆北美館 X-Site 設計。

「供霧所」模型可以清楚看見 28 個單體霧椎、20 個布面掛衣,圍繞成一座人們可穿梭舞台。那時他們用細緻的水霧裝置,創造出一座水氣擴散時,瞬間被濃霧吞噬的中庭,觀者彷彿進入奇幻深山,看見平時無形的氣流,打開身體知覺,感受到周圍的濕度、溫度。(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背後Bauhaus的海報是室友蒐藏,令理現在更偏向探索身體感官經驗的裝置與建築。(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不需要用思緒理解的空間,身體已經記住了

 
仔細回溯這幾年的創作,會發現令理尤其迷戀身體的感受性。

小時候在新竹小鎮竹東長大,接觸到的建築、展覽都比較扁平,對一個小女孩而言當然一點也不有趣。但在國外讀書,看展幾乎是每個人的生活日常,記得有次不經意路過 MoMA,只是因為剛好看到有人群排隊,就跟著參一咖,想不到那次是 Random International 的《雨屋》(Rain Room)裝置,人們走進一個下雨的盒子,卻因為天花板感測器作用,像被圍繞著一層隱形防護罩不被淋濕,讓她大大驚奇。

或明明是參訪建築師 Philip Johnson 名作 Glass House ,卻意外遇上藝術家中谷芙二子的裝置藝術,當她和同學們正在認真的在聽建築結構的導覽,突然之間霧氣釋放,透明的玻璃屋外被一片白霧圍繞,大家有點驚喜又不知所措,「可是走出去的那一刻,霧好濃密冰涼,一直聽到聲音,但又看不清楚,剩下的感官讓整個身體都醒了過來。」曾令理至今都忘不了那時的感受。
 

曾令理拿出她也很喜歡英國藝術家 Antony Gormley 在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展出的大型裝置《Cave》,從平面圖看來就是將大型人體雕塑空間化,回憶起當時進到展中,仿若是遊走在它的血管裡。(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Antony Gormley 經常探索身為「人」這件事,令理的玻璃櫃中也擺放他所設計的各種明信片。(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他們的東西都給我一種感覺, 你好像不用完全懂,可是身體會記住。」

 
這種藝術性體驗、體感的震撼,比起曾看過各地名建築的設計,好像從此烙印在心理,一輩子都很難忘懷,所以現在只要有機會,就會想辦法在空間中植入感官體驗。比如策劃「花蓮館」時,他們花了很多時間理解當地,並且用更多的心力將所採集到的元素串連成視覺、嗅覺、聽覺、觸覺融合的整體氛圍。

【延伸閱讀:將六噸鵝卵石搬入2021文博會花蓮館!在「據說考古隊」壁畫傳說與地景中,體驗劇場般的震撼空間與在地故事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建築也可以是脫離日常、感動人心的媒介

 
回歸動物性知覺,讓身體先被感性包圍,再觸動理性思緒,或許是她身為建築人對於時代的反饋,當代建築空間應該不只是居住的機器,也是感動人心的載體。一如當時 Thomas Heatherwick 曾說過一段令她印象深刻的話:「建築作為人類世界最大的構築體,但怎麼會眼前的建築都這麼沒表情、沒有工藝的感動?」
 
她認為,早年建築很流行「裝飾是罪惡」概念,但如今已隨著科技進步發展出不同的脈絡,比方現在 3D 列印技術,複雜的鏤空設計製作時反而相較視覺平穩的實心更加有效率,「人類想裝飾是天性,我們只是回到本來想要的樣子」,不過說到這裡,她又理性的補充說「歷史就是一個不斷重複的輪迴,我們現在開始做出複雜的東西,也許後來有個時代又會都把它擦掉。」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但無論如何,那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細節,也許是聲音、也許是觸感,如果能多一點關於五感體驗的詮釋,在某些人心中留下了痕跡,「它會給你新的思緒邏輯,彷彿進到一種有點半真空的狀態,就如遊戲、看展、旅行,體驗都有點類似,讓你從日常裡被切分出來」作品也就才有了意義與影響。
 
令理的棕色雙眸又如同當時在花蓮館那樣閃閃發光。

 
設計師 曾令理
建築設計師與藝術家,畢業於紐約庫柏聯盟建築碩士、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科技設計碩士,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2016 年因參與 X-Site,發起的專案形式合作平台「偶然設計 Serendipity Studio」。致力於空間設計與裝置藝術,相信人們可以透過空間的身體經驗打開感知,其作品風格不限尺度多元富有玩性,屢獲國內外各種設計獎項與報導。
 
目前「偶然設計」仍維持雲端機動,尚無完整的實體工作室,有時群聚在令理家,有時在學校擠一下。沒有絕對領導角色,成員彼此平行討論沒有特定的風格設限,從彼此身上發掘出可能,在思辨對話中來回辯證。作品形式多元,涵蓋建築設計、裝置藝術、空間策展。
 
 
攝影師 簡子鑫
宜蘭二結人,對於真實與虛幻總是抱持著懷疑與好奇,喜歡陶藝、咖啡、植物、下廚、爵士鼓。出版過《numb》、《SIN》兩本獨立刊物。
同場加映:這是位在交大裡、離家五分鐘的工作空間。(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同場加映:大家不在時,終於可以自在散步的咪咪與胖胖。(Photo Credit:曾令理)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