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憶裡的鶯歌長什麼樣子?老一輩人說以前滿佈煙囪的鶯歌,天空總是灰的、陰陰又膏膏,他們用煤炭在陶窯裡燒出一個小鎮的繁榮。但後來,大家到了這裡不再想起遍佈的小窯廠,有的店家為了求生存轉而販售來自國外的次級陶瓷,那段日子,鶯歌就像被細小的灰塵,慢慢的、淡淡的覆蓋,總是隱約感覺的到這裡的脈搏,卻看不見本來的光澤。
 
但近兩年來,不只是公部門領頭的「T22 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鶯歌藝術城鎮計畫」逐漸發酵,地方也開始出現許多個人工作室,這些藝術家們在鶯歌的日常不只是關於陶瓷,創作之間透露著一種相對城市更慢、更聆聽內在的生活態度,讓小鎮漸漸長出不一樣的鶯歌個性。
 
繼上次拜訪禪意的「夥房」,這次我們來到近期越來越多藝術工作者進駐的永昌街,鑽進這條街上長大的藝術家郭詩謙與好友們一手打造的「鶯歌小房子」,在茶席上,煮了幾回適合夏令的梨山綠茶與湖南天尖,慢下來說這裡的故事。
尖山埔路二段一帶過去為眷村「正義新村」,鄰近的永昌街則是許多小型陶工廠聚集之處,不過隨著代工產業沒落及眷村民國 95 年遷村後,多數紅磚牆、水泥瓦的老房舍都已拆除,昔日眷戶們串門子、做手工熱鬧的氛圍不再,街區一時沉寂下來,永昌街上僅剩幾座老磚屋、每到春季開滿白花的苦楝樹還隱約透露著過往痕跡。但近年,這裡卻開始有越來越多個人藝術工作室,或如釉藥堂、果仁手作烘焙坊等特色小店選擇落腳於此。
這一切,都要從眷村第三代囝仔、人稱「小郭」的陶藝家郭詩謙,以及他與朋友們改造眷村老宅的「小房子」說起!


永昌街上的「小房子」是座老宅的邊間,過去曾經作為私人資源回收空間與車庫,老宅亦經過多次整修,建築裡甚至看得到多層擴建的痕跡。(Photo Credit:郭詩謙)
 
永昌街上侘寂感的「小房子」,一個不為人知的藝術家聚會場
 
現在到了放學時段,鶯歌國小的孩子們就會跑到果仁手作烘焙坊來買麵包,而在它的對面那座木色立面建築就是「小房子」。臨街面外觀沒有窗與招牌,但每當郭詩謙打開老屋的小門,室內亮起一抹微光時,附近的藝術家朋友們路過看見,都會不約而同進來坐坐,可說是這群藝術朋友們的小客廳。


在小房子的側邊,郭詩謙特別敞開一面窗讓空間透入陽光。(Photo Credit:郭詩謙)
 
撥開門簾低頭走入,樸質的擺設與寧靜的氣息,自然掃去在城市生活裡的浮躁。斑駁的門窗、桌椅、木梯、燈具,多是一旁空地上居民們棄置的家具,朋友手中無處可去的舊物,郭詩謙總能從中發現優美的搭配方式,整個空間除了請來工班師傅牽電路、製作玻璃窗之外,就在這些老物的排列組合,以及他所創作的陶器之間,構築出一股安靜樸實的侘寂氛圍。


窗前即是舒適自在的茶席,開始一日工作之前,郭詩謙都會在這裡靜心打禪。(Photo Credit:郭詩謙)

郭詩謙創作的茶具。(Photo Credit:郭詩謙)

小房子裡經常可看見小佛像,不起眼的角落也散發禪意。(Photo Credit:郭詩謙)

小房子的閣樓空間(Photo Credit:郭詩謙)
小房子的閣樓空間(Photo Credit:郭詩謙)
 
把老宅變成一個茶空間、藝術交流平台
 
郭詩謙從復興美工畢業、當兵退伍後就回到鶯歌,在老街巷弄裡創立陶藝教室「大謙陶坊」(現名為「大謙堂」,展售個人創作),而「小房子」其實原是 2015 年郭詩謙在永昌街上另闢的個人工作室(現麵包店的位置,如今大謙堂的工作室已遷至石門山)對面的車庫。

曾經於國外展出、獲獎無數的他,當時正經歷人生中的一段低潮,除了面對父親離世,身體也因工作時間日夜顛倒跟著出狀況,決定賣了送貨的車後暫做休息,空下來的車庫於是成了閒置之所,他與幾個要好的朋友同時也感覺到,這樣的老屋在鶯歌逐漸消失,尤其建築帶有眷村房舍過去的樣貌,十分珍貴難得,便提議好好照顧這乘載著數十年生活痕跡的地方,打造成彼此聚會的小空間。

當時郭詩謙與好友們親手整理老屋天花板處腐朽的木板、陳破的黑油布,裝上新木板。大家在閒暇之餘,前後花了兩年的時間修繕。(Photo Credit:郭詩謙)
 
「從事創作的陶藝家,其實很少有時間可以坐下來聊天交流,因為做陶的節奏很重要,一次就必須做到成型,所有工廠、工作室大家都是拉下鐵門很有定性專注的在做,是個自律性很高的工作。」郭詩謙笑說,有了這個地方之後,到了傍晚大家工作告一段落,就會自動自發進來泡茶,一開始有點彼此取暖的意味,但後來這群在鶯歌生活的藝術家就開始想著,是不是有可能打造一個像木柵「岸汐職人聚落」性質的小組織或平台,讓未來想到這裡來創作的年輕人,可以藉此交換彼此的資源。


這次訪問我們拜訪了郭詩謙與母親在永昌街的老家,一邊沖茶,一邊聊這裡的故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鶯歌陶藝家郭詩謙。(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目前他們還在嘗試企劃一些小型活動,不過這幾年已經不知不覺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來到永昌街,不只可見勝昌陶瓷第三代陳祖豪為老廠打造的新品牌「陶聚」、陶藝創作者呂景輝與蔡美如一起開設的「釉藥堂」敞開店鋪迎接客人,其實也有許多藝術家的工作是藏在民居之中,包含南藝大出身、強調觀念藝術的創作者林龍杰、陶藝家余華宇老師,以及目前嘗試各種釉色創新的老陶藝師老郭......等等。
 

夏令時節,高溫沖煮的梨山綠茶,大口徑茶壺避免茶葉受熱氣悶而澀,清爽清甜。(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郭詩謙手製的茶壺與杯器帶有大地厚實的質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永昌街過去是鶯歌代工產業盛行時許多小型陶工廠、家庭工作室的所在地,狹長的空間本就很適合製陶作業,但原本僅僅閉門造車的陶藝工作,如今卻是走在街上,大家騎車不期而遇都會停下來彼此招呼、分享近況,有時候串串門子互虧玩笑「怎麼做成這樣!」,或是遇到製作的問題可以馬上跑去釉藥堂討論,原本平凡的街區,好像又回到了舊時眷村裡才有的凝聚感。
 

小房子茶几上的茶具時常有所不同。(Photo Credit:郭詩謙)

小房子一角。(Photo Credit:郭詩謙)
 
在快速變化的鶯歌,創作者更需要回歸內在的平和
 
對郭詩謙來說,「小房子」也是一種表達不同生活方式的嘗試,如今每天早上工作之前,他都會在這裡煮一席茶、靜心打坐,讓自己回歸內在平和。而這也是他認為現在鶯歌所缺乏的。


小房子空間內的老物件大部分皆可以移動,可以因應來的人、用途而改變。(Photo Credit:郭詩謙)
茶席前方是日本陶藝家山下部正和送給郭詩謙與其妻子詹昕穎的觀音畫像,原本是郭詩謙工作室拉胚機旁的掛件,搬來這裡後祥和的神情漸漸成為這裡溫暖的存在。(Photo Credit:MOT TIMES)
 
十多年前開始鶯歌就一直希望做出屬於地方的「鶯歌燒」,然而普遍而言,鶯歌的陶藝家生產、銷售生活陶都較其他地區容易,經常市場出現何種需求就一窩蜂的湧上製作,比如舊時的鶯歌並無柴燒,郭詩謙回憶他約在 15 年前初學柴燒時,人們逐漸開始喜歡其自然有機的質地,一時需求大增,生產力極強的鶯歌也因此在業界出現許多複製品,「不管各國、各產地的窯質都出自於大自然,這跟了解一個地方的土壤適合什麼樣的農作物、人如何生活的道理是一樣的,需要非常久的過程與時間慢慢孵育,但不只是鶯歌,台灣的文化藝術大部分都像茶樹扦插,橫生的細根多,主根卻紮得少,到一個循環後會出現問題,但沒有人去種這個種子。」
 
他比喻,鶯歌的陶瓷產業就像便利商店環境,隨著潮流很快推陳出新,但創作者如何從中索取所需,回歸到更深的文化本質,甚至是了解自己、由內而外的創作,也相對來講更有挑戰性。


陶藝家郭詩謙。(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將陶器創作過程的無我與平靜,化為空間氛圍
 
很難想像,現在能在「小房子」裡煮茶、繪畫,由白晝至黑夜隨著心流專注定性的郭詩謙,過去也曾是個心浮氣躁的少年,拉胚時要一邊抽煙、聽重節拍音樂,作品亟欲展現自我和技法,「那時候我不喜歡傳統、喜歡創新,現在我覺得長遠流傳下來的某種框架,是自律,也才是真正的自由。我回來做傳統的茶具形體,可是再從中慢慢衍生、變化。」
 
這中間的轉換,與他偶然接觸到茶道有深刻淵源,在茶席儀軌、品茗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平靜,心上碎雜的念頭與自我彷彿不存在,平常有很多鬼點子、熱情活潑的他,說起內在靈感有點不好意思,「但我開始深入之後,打開了很多東西,做藝術重要的不外乎是敏感度,這些東西本來就在,可是大家都在忙,沒有辦法內觀,但我覺得我們這代陶藝家跟上一輩不同的地方,或許我們應該更享受自己所做的事,真的在生活。」創作生活陶器亦同,他不再追求表現性的外型,反而深入研究茶種,試著呈現不同茶種的喉韻、味道,了解自己最想要的事,便不再如失根浮木飄忽不定。


郭詩謙創作的茶壺經常融入自然元素,木質手柄宛若書法畫過的倉勁,呈現自然的力量。(Photo Credit:郭詩謙)

(Photo Credit:郭詩謙)

郭詩謙引了一句禪宗六祖惠能之語:「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正因為曾經低潮茫然,更能體會與自己對話的重要,「小房子」就像是郭詩謙透過空間氛圍,與身旁朋友們分享這種難以言說的感覺體驗的存在。這裡現在除了成為藝術好友們的相聚場,也與同住在永昌街的好友蘇夏儀合作,讓重視身心靈的「心咲旅修」利用這個小空間進行藥草浴等課程。(若你也想來小房子感受空間帶來的內在平靜,也可以到他們網站預約課程!)
 
永昌街上許多有韻味的老建築,然而產權複雜,未來也可能面臨拆除命運,不過郭詩謙仍然希望之後有機會留下這些眷村記憶的老宅,可以成為結合展覽、共享設備的共作空間,為鶯歌藝術家們提供更多交流的空間,覺知地走在藝術路上。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 鶯歌小房子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永昌街49號
相關連結:大謙堂 facebook心咲旅修官網

編輯/林沛伶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