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上週宣布,在法國與澳洲皆有據點的建築師事務所 Moreau Kusunoki 與墨西哥 Frida Escobedo Studio 合作拿下競圖,將執行預計斥資 2.8 億美元、2030 年完成的館舍翻新工程。主要設計團隊 Moreau Kusunoki 在尊重原始建築DNA為基礎上,提出四條設計軸線,希望創造一處比以往更促進人們相遇交流的開放空間,且更加模糊博物館、圖書館、表演與視覺藝術之間關係的自由場域。
與聖母院、羅浮宮相距不遠的法國龐畢度中心,由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及英國建築師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合作設計,並於 1977 年 1 月竣工啟用,這座革新意味濃厚的高技派(high-tech)建築屹立老城區中,裸露鋼骨結構、一目了然的透明玻璃、五顏六色的管道等特徵,曾一度受到評論譏諷,充滿實驗性的作風深受公眾喜愛。


巴黎龐畢度中心Brancusi’s Studio渲染圖。(Photo Credit:Moreau Kusunoki、Frida Escobedo Studio)
 
從決定創立之初,龐畢度中心就是為公眾而生,希望面向、容納所有民眾,而本次進行翻新計畫的首席設計團隊 Moreau Kusunoki、聯合設計團隊 Frida Escobedo Studio 也順著原始建築設計原則延伸提出四個核心概念,包括創造物理上、視覺上的通透性、讓動線更清晰暢通、活化並重新定義過往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間,以及最後一點是尊重既存環境,意即新設計要與現有建築對話,且並無任何額外的擴建與新建設,預計將部分建築群轉變為更容易親近的新藝文場所。

左起為 Frida Escobedo、Nicola Moreau、楠寬子(Hiroko Kusunoki)。(Photo Credit:Jair Lanes)
(Photo Credit:Moreau Kusunoki、Frida Escobedo Studio)
 

01 通透性


這一項概念旨在強化龐畢度中心最初成立時「面向大眾」的願景,Moreau Kusunoki 與 Frida Escobedo Studio 將在不同項目之間建立視覺上及物理上的連接,透過新設計元素連通彼此,並進一步與周圍環境、甚至是城市相扣;同時讓光線更有效地照進室內空間,並透過更具吸引力與號召力的設計凸顯進入龐畢度中心的途徑,簡言之就是要讓建築與城市的關係更緊密。

(Photo Credit:Moreau Kusunoki、Frida Escobedo Studio)
(Photo Credit:Moreau Kusunoki、Frida Escobedo Studio)
 

02 清晰性


設計團隊在提案中也提出要進一步簡化空間,以創造更清晰、可辨識的動線與空間佈局,方便所有參觀者、尤其是首次造訪者的逛遊體驗。Moreau Kusunoki  表示,在訊息過量、注意力碎片化的時代,人們被螢幕佔據形成某種社會孤立,而龐畢度中心則希望提供一個能夠調整人際互動關係以及沉浸體驗的空間,如此一來這個空間必須允許更大的自由度,且必須更加直觀、即時,以展現館方充滿活力的創意面向,吸引觀眾的眼球,提升傳遞藝術與知識的可能。

(Photo Credit:Moreau Kusunoki、Frida Escobedo Studio)
(Photo Credit:Moreau Kusunoki、Frida Escobedo Studio)
 

03 活化並重新定義


透過前兩項作法,自然能讓民眾輕鬆探索整個龐畢度中心,因此 Moreau Kusunoki 也希望活化過往未被充分利用的區域,並重新定義、解放潛力,而重點在於讓串連起每一項館內展覽與活動,有各式各樣排列佈局的彈性,讓不同類型的參觀者彼此交融等,他們希望透過一層一層銜接物理、視覺與知識等不同面向的關係幫助恢復龐畢度中心作為創意平台的特性。

(Photo Credit:Moreau Kusunoki、Frida Escobedo Studio)
(Photo Credit:Moreau Kusunoki、Frida Escobedo Studio)
 

04 與原始建築對話


Moreau Kusunoki 尊重既存建築,延續倫佐·皮亞諾及理查.羅傑斯的建築設計精神,也保留公眾、工作人員、研究人員、藝術家等不同角色與建築長年下來的珍貴關係。不大刀闊斧,他們刻意選擇低調、謹慎的變革方式,改以豐富的建築材料、多元的質地體現改變,協助龐畢度中心成為與時俱進的場所。

巴黎龐畢度中心南側廣場渲染圖。(Photo Credit:Moreau Kusunoki、Frida Escobedo Studio)

 


 

編輯/沈佩臻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