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2012年的美國底特律藝文組織Library Street Collective(LSC),十多年間透過多元的展覽、社區活動和公共計畫,並積極與國際其他藝術單位交流,為底特律當地社區營造出充滿創意活力的藝文環境。
 
LSC除了坐落繁鬧下城區的藝廊總部,也在市中心往東約十分鐘車程的東村郊區展開「小村莊」(Little Village)計畫,試圖活化在地多座歷史建築和閒置空間,形塑出一個藝文廊帶,讓原本沒落的郊外村莊再次復興;其中一座紅磚造的百年羅馬式教堂,被翻新為容納多元功能的藝文中心「the Shepherd」,於今年5月開幕!
新生為藝文中心的「the Shepherd」將藝廊、表演劇場和圖書館空間整合至百年老教堂中。(Photo Credit:Library Street Collective)
 
曾於2013年破產的汽車之城底特律,近年來在多方的努力下,透過新建設、社區改造活化和多元規劃,在破產後被視為鬼城的城市逐漸復甦,高樓林立的下城區之外,原本因人口外流而景觀破敗的周遭城鎮也慢慢發展出嶄新樣貌。
 

振興沒落村莊的地方創生計畫

 
致力於透過藝術和文化活動促進在地社區活絡發展的Library Street Collective(LSC),在底特律郊區東村發起了「小村莊」(Little Village)計畫,聚焦於藝術、建築、景觀和水文等四項核心,並讓藝術成為媒介,串連人們和社區中的不同景觀空間,創造出充滿活力且具包容性的新藝文園區。

於底特律郊區東村展開的「小村莊」計畫將為當地帶來充滿活力的景觀。(Photo Credit:Library Street Collective)
 
橫跨東村數個街區的小村莊計畫,將包括改建自百年羅馬式天主教堂的藝文中心the Shepherd,由OMA改造20世紀麵包店而成的綜合藝術空間LANTERN、獻給美國藝術家Charles McGee的雕塑公園、在地畫廊Louis Buhl & Co.的新總部,以及餐飲和住宿設施等等。

OMA改造20世紀麵包店成多功能的藝術空間LANTERN,立面有上千個孔洞,在夜晚宛如一座燈籠。(Photo Credit:OMA)
 

百年羅馬式教堂新生成藝文中心

 
由布魯克林建築工作室Peterson Rich Office改造設計的多功能藝文中心「the Shepherd」,率先於5月開幕,建築本身是建於20世紀初、已有百年歷史的廢棄老教堂,設計團隊保留了建築原本的結構以彰顯其歷史價值,策略性地插入現代元素和新構造,如帶有弧形曲線的鋼構階梯,讓空間呈現、呼應原有結構之美的同時,也滿足設施層面的現代需求。

磚造的羅馬式教堂變身為當地的藝文中心。(Photo Credit:Library Street Collective)
結合現代材料和呼應建築形式的階梯設計。(Photo Credit:Library Street Collective)
夾層空間可近距離欣賞到上方的圓拱結構。(Photo Credit:Library Street Collective)
 
占地約1.4公頃的the Shepherd,內部除了規劃了兩個藝廊空間,還包括了創立黑人藝術圖書館( Black Art Library)的非裔藝術家Asmaa Walton所策劃的公共圖書館、表演藝術劇院和社區工作坊,未來the Shepherd將推出多檔計畫和展覽活動,打開藝廊、機構和社區藝術中心間的界限,讓人們能感受到多元的藝術、文化和生活體驗。

(Photo Credit:Library Street Collective)
圖書館區。(Photo Credit:Library Street Collective)

the Shepherd首檔展覽攜手底特律當代藝術博物館(MOCAD),推出以雕塑作品聞名的美國非裔藝術家Charles McGee之回顧特展《Time is Now》,展至7月20日。原本作為小城鎮宗教中心的教堂建築,在百年後,將新生成一座為當地復興帶來充滿可能的藝文中心。

(Photo Credit:Library Street Collective)
 

 

編輯/Kura Yang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